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幼儿社会行为各维度的内部及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对12个小、中、大班共435名幼儿的社会行为各维度内部及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积极行为内部和消极行为内部均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间则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但两者间的关系并非必然和绝对,幼儿积极和消极行为间存在着四种主要关系类型;在不同活动中,幼儿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间的关系不同.  相似文献   
32.
日本成文法律目前尚无关于安乐死的明确规定,但是一些典型的判例已经对安乐死合法的条件做出了界定.日本社会和民众绝大多数能够接受消极安乐死,但是强烈反对积极安乐死.积极安乐死属于日本刑法上的杀人罪行为,但是量刑较轻.  相似文献   
33.
杨眉  石林 《应用心理学》2006,12(3):226-231
本研究通过对537位工作者的调查,探讨工作压力反应的类型及其与领导方式的关系,结果显示:工作压力反应存在四种类型,分别是积极压力反应类型、高压力反应类型、低压力反应类型以及消极压力反应类型。直接领导的不同领导方式与个体不同的工作压力反应类型存在关联。混合式领导方式下的个体积极压力反应最高,消极压力反应最低。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下的个体积极压力反应和消极压力反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4.
儿童同伴关系对孤独感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571名小学三、四、五、六年级的儿童为被试,考察了儿童社会喜好、友谊质量、消极退缩、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检验了不同水平同伴关系变量对孤独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儿童的同伴关系(同伴接纳、友谊质量、社交自我知觉)能显著预测其孤独感体验,其中,处于同伴关系个体水平的社交自我知觉对孤独感的预测作用最大,其次分别为双向关系水平的友谊质量和群体接纳水平的同伴接纳,而处于人际交互水平的消极退缩在控制了其他水平同伴关系变量的影响下,并不能显著预测其孤独感体验。  相似文献   
35.
时间压力是决策的重要因素.研究引入时间压力变量(高时间压力、非时间压力),探索了时间压力对风险决策的框架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1)时间压力弱化了风险决策的框架效应;(2)时间压力情境下的框架效应是一个精细加工的过程.  相似文献   
36.
对188名大学生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情感量表测量主观幸福感,运用与Linville相近的方式测量自我复杂性,并探讨两者的关系。研究发现:(1)积极自我复杂性与消极自我复杂性相互独立。(2)积极自我复杂性和消极自我复杂性与主观幸福感有着不同的关系。(3)自我复杂性测量时积极词汇与消极词汇的比例以及幸福感测量工具的不同都可能使两者关系出现不同结果。  相似文献   
37.
在高不确定,高度竞争,高度挑战的任务情景下,领导力在团队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变革型领导力与交易型领导力又是如何预测团队任务绩效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该研究对130名学生被试,31个团队,用ERP沙盘模拟游戏来进行模拟实验。通过高度模拟现实中企业经营的情景,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外部效度。实验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力与交易型领导力都能够积极地预测团队任务绩效,消极领导力与任务绩效呈负相关,虽然并没有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但研究结果的方向都支持了实验假设。  相似文献   
38.
张楠  罗峥 《心理学探新》2009,29(4):88-92
心理治疗中长期存在两种倾向:力图减少消极情绪、认为这样可以自动增加积极情绪。该文分析并总结了有关积极与消极情绪的关系及作用的实证研究和综述,主要得出三个结论:1)积极与消极情绪有三种关系:负相关、相互独立、部分重合,具体表现出哪种关系要视实际情况而定。2)过多的积极情绪对认知、行为、健康有消极作用。3)适当的消极情绪对认知、行为、健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进行心理治疗或研究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对象并选择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39.
国外关于测试效应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效应的研究表明,“学习”并非只发生在编码阶段,测试或提取练习除了可评估知识掌握程度之外,在某些情况下它比再次学习能更好地促进长时记忆保持。文章从如下方面概述了国外关于测试效应的研究:(1)在自由回忆、配对联想学习、再认和模拟教育情境等不同性质的实验任务下测试对学习的积极作用;(2)测试可能导致的消极作用,介绍有关提取导致遗忘,测试的消极暗示效应,测试与错误记忆等方面的研究;(3)介绍信息额外呈现理论,过度学习理论,提取努力理论,必要难度理论,迁移适当加工理论等测试效应的有关理论及其发展沿革。最后,结合研究中的争议及教学应用做了思考,并指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
运用问卷法,对北京612名中小学生及其父母分别进行了儿童孤独退缩行为、自我概念及父母情感关爱行为测试,运用LISEREL软件对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父母情感关爱行为通过儿童自我概念的完全中介作用,对儿童的孤独退缩行为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父母情感关爱行为和儿童学业成就之间,儿童的学业自我概念也起到了明显的完全中介效果.从而支持了儿童自我概念在父母情感关爱与儿童发展间的完全中介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