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1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41.
徐弢 《宗教学研究》2004,(2):142-146
托马斯·阿奎那虽然不是第一位以"自由抉择"为题来讨论人的自由的经院哲学家,但是在基督教哲学史上,他对这一概念的阐释最为全面和完整,对后世的影响也最大.通过对这一概念的意义拓展和创造性发挥,他不仅有效地调和了当时经院哲学内部的意志主义与理智主义之争,而且成功地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论中引申出自由的判断与自由的选择相结合的"理性意欲说",从而使人的自由"在内容上成为意志的行为,在形式上成为理智的行为".  相似文献   
942.
2010年12月22日,国家宗教事务局发言人就梵蒂冈发表声明指责中国天主教第八次代表会议一事发表谈话。发言人说,12月17日,梵蒂冈新闻室公开发表声明,指责前不久召开的中国天主教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攻击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梵蒂冈的这一行为不仅非常冒失,而且十分无理。  相似文献   
943.
一、走出世俗化思潮的迷雾二十世纪,当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从西方拿来了许多有益的东西。就精神文化层面而言,倡道科学与民主,尊重个人权利和自由(包括选择宗教信仰的自由),都曾对传统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社会起到过积极的作用。G  相似文献   
944.
当代西方天主教自然法学派在驳斥决定论的错误的基础上,提出了其自由选择论.他们考察了各种自由的具体含义,特别分析了作为自我决定的自由选择的含义及其特点.他们指出自由选择与人的信仰紧密相关,它是人的尊严的最重要标志,是判断人的道德责任的前提之一,也是一个生存性的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945.
释心澄 《法音》2022,(1):10-1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也是江苏省佛教协会成立四十周年。此次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更显意义非凡。江苏省佛教协会成立四十年来,在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江苏佛教界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坚持"人间佛教"思想和佛教中国化方向,凝心聚力、团结协作、砥砺奋进、不断开拓,推动江苏佛教从恢复振兴走向健康传承,创造了一段光辉的历史。  相似文献   
946.
一、重视培养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刚入幼儿园的幼儿不习惯有组织的集体生活,他们往往凭自已的兴趣自由活动。大多数幼儿还处于涂鸦阶段的后期,从教育的角度讲,在尚未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求幼儿进行较高水平的小肌肉协调活动,不仅事倍功半,而且还会产生负面效应。因而,教师应采用游戏方法使幼儿逐渐对绘画发生兴趣。如在认识简单的红、黄、蓝三种颜色时可在班级投放三种花,  相似文献   
947.
一笛卡尔与康德不同:康德把知识与自由意志区分开,认为自由意志超越了人的理解能力。这是康德哲学的最杰出的思想,也是他超出笛卡尔哲学的最关键之处。笛卡尔则并没有像康德那样在思想内部清晰地划定理解与自由意志之间的界限,更没有从自由意志方面来理解康德所说的“自在之物”。后一个思路引出了叔本华和尼采,乃至现当代的欧洲大陆哲学。  相似文献   
948.
《中国宗教》1995,(3):28-29
南方部分城市宗教工作第五次谈会综述本刊编辑部南方部分城市宗教工作第五次座谈会于1995年9月23日至26日在武汉市召开。南方12个城市(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广州、深圳、福州、南京、杭州、南昌、长沙、武汉)宗教工作部门的负责同志23人参加了会议。国...  相似文献   
949.
张君劢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也是中国现代新儒学思潮的重要倡导者。半个世纪以来,他“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自称“不因哲学忘政治,不因政治忘哲学”,在为其政治实践而颠踬奔波的同时,也写下了大量的哲学著述。从这些著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张君劢的思想比较典型的显示了现代新儒家哲学的一些基本特征,因此,研究他的思想发展的历程、实质和特点,对于正确了解他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对于深入把握传统儒家哲学现代化的背景、途径及其发展趋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0.
宗教是什么?在陈述我下述的真实感受之的,我愿毕恭毕敬地向所有善良正信的人们敬白一声:对于诸位来说,“宗教大市场”一类的说法是万分冒昧甚至有亵渎之嫌的,为此我得真诚地请求诸位鉴谅。对“宗教是什么”这个问题,众所周知,答案甚多。别的就暂且不提也罢,“宗教是一种文化”——这个在八十年代中由赵朴初暨钱学森二先生首倡的视点,乃是我和我的同事们迄今坚持的一个出发点,虽然这个“顽固不化”的立场越来越有被先进讥为“只有文化没有宗教”之类的危险,但此“文化”非彼“丈化”,我心自明,此“文化”二字有泰山之重,不容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