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张奇勇  卢家楣 《心理学报》2015,47(6):797-806
从以往意识性情绪感染的研究中可以推断出, 情绪感染可以被后继的“观念”所调节, 这种观念可以被无意识提取, 那么情绪感染能不能被“先入观念”所调节呢, 即观念先于情绪感染而存在并对情绪感染的最终效果产生影响。实验情境以教学活动为例, 采用被试内设计, 通过实验前的指导语引导学生树立两种教师评价--“权威”教师(积极的先入观念)和“新手”教师(消极的先入观念), 然后给学生播放两位教师的三类教学视频--中性情绪、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的朗诵视频, 使用BioNeuro八通道生物反馈仪记录学生在观看视频时的生理指标, 每段视频播放后, 要求学生完成《教师课堂情绪感染力评价问卷(学生用)》。实验结果表明, 学生在观看“权威”教师视频时, 其注意力水平不受教师情绪效价的影响, 学生对“权威”教师均能保持较高的“专注”状态, 从而提高了“权威”教师的积极情绪感染力(易感性调节), 而对“新手”教师的“专注”程度较低, 从而削弱了“新手”教师的积极情绪感染力(免疫性调节)。“新手”教师的消极情绪感染力(倦怠)比“权威”教师的消极情绪感染力更强, 这与学生对“权威”教师的消极情绪进行“合理化”解释有关, 从而免疫了“权威”教师的消极情绪感染力。问卷调查结果也表明, 学生对“权威”教师的情绪感染力评价(无论是中性、积极或消极视频)要极其显著好于对“新手”教师的评价。由此说明, 先入观念对情绪感染的调节方式有两种:“专注”和“合理化”, 调节的结果也有两种:“易感性”与“免疫性”。  相似文献   
92.
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p)与胃黏膜炎症,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癌等关系密切。然而,坳感染的治疗应根据细菌本身的致病能力及肠黏膜免疫保护能力确定,对于有致病毒力的坳感染应及时有效地根除,而部分情况下胃黏膜内坳感染参与了黏膜免疫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93.
现行法律、法规规定,无过错输血感染的法律责任采取过错责任归责原则,意味着当医患双方均无过错而又造成输血感染的损害后果时,完全由患者承担损害后果,这种规定无法体现公平、公正的法律精神。无过错输血感染法律责任应当规定为公平责任,这样才能更好地既保护医方利益又保护患方利益。  相似文献   
94.
图中这位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荣誉证书的人就是199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史坦利·布鲁希纳(Stanley Prusiner)教授。他的功绩是发现了蛋白感染素(朊蛋白),成为解释感染的一种新的生物学理论,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研究引起人类脑神经退化而成痴呆的古兹菲德一雅各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的,在寻找病原体的过程中发现了朊蛋白(PRION即普里昂),从而在其致病机理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95.
应用WHONET5.3软件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检出的1749株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院内感染病原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革兰阴性菌检出率61.8%,革兰阳性菌的检出率33%,真菌检出率为5.2%。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属的ESBLs阳性率分别为34.4%和48.9%,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40.8%和36.4%。大多数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性。由此可见,由于临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病原菌不断变迁且其耐药性逐渐上升,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有效控制细菌感染和耐药性播散。  相似文献   
96.
全身性感染是由感染所致的临床综合征,Toll样受体(TLR)导致的体内信号传导,使炎症反应级联放大,以及诱发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致使机体对病原体清除效率降低。因此,阻断TLR传导通路可能会抑制全身性感染发生和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97.
应用WHONET5.3软件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检出的1 749株病原菌种类、分布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院内感染病原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革兰阴性菌检出率61.8%,革兰阳性菌的检出率33%,真菌检出率为5.2%.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属的ESBLs阳性率分别为34.4%和48.9%.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40.8%和36.4%.大多数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多重耐药性.由此可见,由于临床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病原菌不断变迁且其耐药性逐渐上升,应加强耐药性监测及合理使用抗生素,以有效控制细菌感染和耐药性播散.  相似文献   
98.
探讨B型尿钠肽前体N末端(NT-proBNP)在全身性感染患者预后评价方面的价值,及其与APACHEⅡ评分在全身性感染患者的相关性.选取全身性感染患者32例.以28天随访结果,根据其转归分为存活组24例和死亡组8例.分别在确诊后Oh、72h采血行NT-proBNP检测,并采集数据进行APACHE Ⅱ评分.结果显示死亡组NT-proBNP(Oh)[(5 463.75±4 152.3)ng/L]明显高于存活组[(839.45±1 132.0)ng/L](P=0.016),72h后死亡组NT-proBNP[(5 676.1±3 937.4)ng/L]依然高于存活组[(843.5±866.3)ng/L](P=0.017).NT-proBNP(Oh)、NT-proBNP(72h)(P<0.05)是病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经过对数转换的NT-proBNP(Oh)与APACHEⅡ评分明显相关(r=0.73,P<0.001).由此可见,NT-proBNP与病死率及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可以作为一种常规临床检测指标来判断全身性感染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9.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影响妇女健康的常见病,针对其发病的诱因,预防PID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加强性教育,减少性传播疾病;(2)积极做好妇女的卫生保健指导工作;(3)重视筛查、早期诊断及一次性根治下生殖道感染;(4)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技术,避免医源性感染;(5)持续正确选择避孕措施;(6)避免阴道冲洗.此外,长期放置宫内节育器不会增加PID的风险;口服避孕药对PID无明显预防作用,而仅仅与减轻其严重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00.
<正>1.专心思考,胜过慢跑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这样一个奇怪现象,很多爱钻研思考的人并不经常锻炼身体,但他们平时却也很少感冒发烧,和那些经常喜欢锻炼的人差不多。难道说锻炼对人的健康是多余的吗?还是思考问题可以强身健体?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对这个谜题进行了专门研究。他们邀请149名同龄健康志愿者参与了一项对比实验。研究对象被分为三组。一组除了正常的饮食起居外,白天主要从事研究思考工作;一组是除了正常的饮食起居外,每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