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外科疾病的发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热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症状,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只有找到发热的原因才能做出正确的处理。启动临床思维必须掌握充分的临床资料,然后进行周密的鉴别诊断思维程序,首先排除引起发热的其他科疾病,再考虑外科原因。感染是外科发热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是手术病人,特别应该想到和手术有关的各种感染问题。思维惯性、思维顺性和思维惰性的误导是误诊的思维原因。  相似文献   
52.
手术野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D是外科手术的并发症之一,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可减少SSI发生率,但使用的目的与作用仅仅是在手术过程中,一旦手术结束这一作用也就结束.对于创伤较小清洁手术可以不用预防性抗生素;轻度污染手术创伤不大,也可以不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只有患者存在高危因素时才考虑应用.麻醉诱导期使用最为合理的.对不同的手术部位和不同的创伤程度,应选择不同的抗生素即个体化给药原则.  相似文献   
5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构成人类严重的疾病负担。随着医学的进步,近50年COPD的概念不断演化,病因机制得到进一步的揭示,其中感染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趋向性地认为COPD是一种多脏器的疾病,涉及肌肉功能障碍、营养不良、能量代谢异常等,同时也涉及严重的心理的紊乱。  相似文献   
54.
王艳芝  姚唐  卢宏亮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11):1915-1927
冲动性购买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也是消费者行为研究的重要子领域。围绕单人购物情境下的冲动购买研究成果较多, 而对结伴购物情境下的冲动购买行为研究明显不足。聚焦结伴购物情境下消费者的冲动购买现象, 基于“欲望-意志力”模型, 在情绪感染理论、归因理论等理论基础之上, 采用焦点访谈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从欲望和意志力两个方面, 深入探讨结伴购物消费者冲动购买行为发生的内部决策机理。研究结论将丰富现有结伴购物情境下的冲动购买行为研究内容, 也为企业营销实践、个人冲动购买行为管理以及政府部门开展消费者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5.
为了评估利奈唑胺治疗ICU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回顾性分析了我院中心ICU接受利奈唑胺治疗的28例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21/2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73.33%(11/15),表皮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66.67%(4/6),屎肠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80%(4/5),溶血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100%(2/2),人葡萄球菌感染患者有效率100%(2/2)。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无需停药。故得出结论,利奈唑胺是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有效、安全的药物,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56.
盆腔炎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念珠菌、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等.结合临床检测及文献报道,发现年轻女性盆腔炎解脲脲原体感染率较高,是盆腔炎的高发人群.解脲脲原体感染患者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情况相当严重.对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病原生物检测,对于预防和有效治疗盆腔炎感染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7.
王爱娟  汪玲 《心理科学进展》2009,17(6):1257-1263
目标感染是动机领域新近出现的一个概念(Aarts等,2004),所谓目标感染指的是个体可以自动的从他人行为信息中推测其目标并无意识的追求这一目标。目标感染在激活对象、复杂程度等方面不同于单纯的行为模仿,在行为性质、意识水平等方面又区别于观察学习。目标状态可及性、目标情感效价等因素会影响目标感染现象的发生。已有研究中通常采用目标相关词汇、社会信息两种方式进行目标的激活。作为对有意识目标追求的补充,目标感染的研究促进了我们对个体行为的理解。未来研究尚可就观察者特征、目标熟悉程度、被观察者数量等因素对目标感染的影响开展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8.
首因效应可能通过对他人情绪真实性判断的影响间接作用于情绪感染的效果。研究采用两因素混合设计。首先向两组被试散布有关教师的“正面信息”或“负面信息”,然后通过观看该教师的朗诵视频来测量教师的情绪感染力以及教师的情绪真实性。所不同的是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使用了不同的信息散布方式,实验组采用情境引导,对照组采用抽签引导。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成功建立了关于教师的第一印象,并对情绪真实性判断和情绪感染产生影响,出现首因效应。而对照组未成功建立第一印象,因此没有出现情绪感染的首因效应。路径分析表明,首因效应通过情绪真实性判断对情绪感染产生完全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9.
医院感染学作为一门新兴独立学科已经形成,对医院感染的定义、内涵、外延都作了详尽界定,但在构成因素的概念方面还与传染病之间存在着混用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对比瓣析,提出了使用“医院感染源、医院感染途径、医院人群”三个概念来区别于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建议。  相似文献   
60.
一、家庭的心理氛围和心理健康的定义 家庭的心理氛围是指:在家庭这个特殊环境中,以父母的情绪感染为核心。通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家庭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文化素养等反映出来的由家庭成员的感情、兴趣、爱好、态度、言行等综合而成的心理时空,表现为个性化的家庭情调和气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