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4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4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本文主要从分析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的著作和讲演入手,分析马哈蒂尔对伊斯兰教的现代诠释:强调伊斯兰是进步、与时俱进和充满活力的宗教,强调学习所有知识,与现代化相适应;认为伊斯兰价值观与繁荣、进步,发展或资本主义没有冲突,追求财富是符合伊斯兰教的;指出伊斯兰是宽容和温和的;强调伊斯兰鼓励努力工作、勤奋、节俭.马哈蒂尔还通过提倡"新马来人"、"正确的"伊斯兰和伊斯兰教国,来应对种族问题、政党斗争和极端主义,协调伊斯兰与现代化,促进马来西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92.
高绩效工作系统是一系列以提升组织绩效为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集合或捆绑。已有研究发现高绩效工作系统也可能对员工产生负面影响。针对此问题, 本文首先澄清了高绩效工作系统的概念, 从管理理念分析其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厘清了高绩效工作系统对组织和员工带来的不同效果, 从多元论的视角分析其负面影响的来源。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自我决定理论、归因理论和过犹不及效应, 阐释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负面影响的内在机制。并进一步从个人和组织层面分析高绩效工作系统产生负面影响的边界条件。最后, 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3.
抑郁反刍是指个体把注意力集中在抑郁症状以及这些症状含意的行为和想法, 包含反复思虑抑郁症状、抑郁的可能原因、以及抑郁可能引起的后果。抑郁反刍主要表现出对负性信息过度关注、认知控制缺陷以及非适应性的自我参照加工等认知特点。基于这些特点, 近期脑成像研究发现, 抑郁反刍主要与杏仁核、前额叶以及默认网络等脑区或神经网络有关。未来应在不同亚型抑郁反刍的神经机制、基因以及开发有效的干预技术与方法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4.
在文献分析和专家评定的基础上,从重塑的对象与方式出发,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编制了初始的中小学教师工作重塑问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初始问卷进行修订,最终形成的正式问卷包含五个维度:任务重塑、角色重塑、关系重塑、技能重塑和认知重塑。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工作重塑问卷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以及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该问卷的心理测量学指标良好,可以作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重塑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995.
马珂  田喜洲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10):1636-1646
组织中的高质量联结(HQC)指工作中短期的积极互动关系。它能使交往双方体验到活力、积极关照与相互交融, 并具有高情感承载力、关系张力与联结力三个特征。目前, HQC已成为积极组织行为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它不仅对个体生理健康、工作态度、学习行为具有积极影响, 还能通过组织过程、高管团队的决策与张力、团队创新力作用于组织。而认知、情感和行为机制是构建与强化HQC的重要方法。未来HQC研究需要对其影响因素、构建与强化机制间关系做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996.
交叉影响还是直接影响?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勉  李海  魏钧  杨百寅 《心理学报》2011,43(5):573-588
考察了带有方向性的两个工作-家庭冲突变量(工作对家庭的冲突、家庭对工作的冲突)对一些常见的结果变量的影响, 检验了交叉影响模型和直接影响模型在中国样本中的适用性。以工作优先行为规范为基础, 在来自中国企业的管理人员的两个样本中发现:家庭对工作的冲突对工作相关结果(工作满意感、留职意向、组织承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而工作对家庭的冲突则没有显著影响; 工作对家庭的冲突对生活满意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的发现表明交叉影响模型可以作为解释中国管理人员工作-家庭冲突影响机制的理论, 而直接影响模型不能推广到中国样本中。  相似文献   
997.
组织中的情绪情感研究逐渐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热点, 情感事件理论的出现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一个整合的框架。情感事件理论认为员工在工作中的情感反应由特定的工作事件引发, 这些情感反应会进一步影响员工的态度与行为。该理论区分了情感反应与工作满意度的差异, 并在对工作满意度解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情感驱动型和判断驱动型两类不同性质的行为。情感事件理论对研究组织成员情感反应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另一方面它也需考虑团体层次情感机制及测量方法等因素, 在更加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相似文献   
998.
陈坚  连榕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1):1692-1701
代际工作价值观的发展归结于社会文化的变迁。对代际工作价值观发展的研究契合了当前工作场所员工代际差异和冲突的研究趋势, 同时也有助于人们把握特定国家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这类研究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作为划分“代”的主要标准, 以社会文化属性作为研究探讨的主要内容。目前, 多数西方的代际工作价值观研究发现, 西方国家的员工在工作中心化、利他观、内在工作价值观和外在工作价值观等方面呈现不同的发展规律。而我国由于社会历史文化的不同, 其发展趋势必然呈现不一样的特点。为此, 下一步的研究应在严格区别社会文化独特性的前提下, 采取合适的研究方法和“代”的划分标准, 重点研究工作价值观的“代单位”发展规律, 并拓展研究内容深度,特别是加强中国本土化研究力度, 这对于中国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当代北京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研究旨在考察当代北京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研究使用作者自编的调查问卷调查了北京4所大学的350名学生。调查结果揭示,当代大学生看重的工作价值观呈现4因子的结构模型,分别是:经济报酬与工作环境,个人成长与发展,组织文化与管理方式,社会地位与企业发展。与10年前的大学生需要结构相比,当代北京大学生已经从绝对个体观念转为集体中的个体观念,能够更加全方位地考虑个人的工作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00.
《法音》2003,(1):34-35
人民日报北京一月十二日讯记者郑宏范报道:国务院总理朱基十日在国家宗教事务局考察时强调,宗教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宗教工作。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定不移地落实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切实做好新时期的宗教工作,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王忠禹一同参加了考察。上午九时三十分,朱基一行来到国家宗教事务局,参观了办公新址,看望了干部职工,并与正在出席全国宗教厅局长会议暨宗教工作理论务虚会的代表进行了座谈。朱基在听取国家宗教事务局工作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