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穆斯林走过了130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先辈们非常了不起,他们气度恢宏,目光远大,智慧超群,既自信又包容,经历了多少朝代的更替和时代的变迁,适应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东方大国一代又一代传承着伊斯兰,如今穆斯林遍天下,全国的每个县都有他们的身影和声音,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还有数以万计的风格迥异的清真寺,遍布天南海北。  相似文献   
992.
"宗教中国化"可谓一个弥久且常新的重要课题。关于这一课题,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历史考察,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力图展开义理探讨。在笔者看来,"宗教中国化"主要内含三重义理,即真正融入"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这里指出的"三重融入",其理论内涵就是国际学术界在全球化时代所深切关注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就这"三个认同"的逻辑关系而论,"文化认同"又被视为"根本的认同"。因此,本文着眼于"宗教中国化"的三重义理,注重作为根本原则的"文化认同",致力于论证两个基本命题:"宗教中国化"既是符合世界宗教史的发展规律的,更是合乎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的。  相似文献   
993.
三年级开始,我告别了村校,到镇里上学。这意味着我无法每天吃到母亲做的新鲜菜。我和那些已经在镇里读书的伙伴们一样,靠梅干菜下饭。  相似文献   
994.
作为宋明易学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张载论"易之四象",既承继前人,又有自己的创新,这尤为表现在他提出的第三种"四象"说上。张载的"象"范畴承担了沟通形而上下的使命,他并将"四象"说纳入到气象理一体的气本论哲学体系之中,重点贯彻了本体与变化相关联而突出变化通达的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995.
蓄奴蚁,是产于美洲的一种特殊蚁类。周遭的蚁穴是它们侵略的目标,它们性情残暴,总是掠夺邻近巢穴的食物。不愿凭借自己劳动过生活的蓄奴蚁,以俘虏蚁奴为生,以攻击蚁巢为乐。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蓄奴蚁每一次出击,总是懂得留下数量惊人的雌雄蚁奴,令它们持续繁衍后代,  相似文献   
996.
如何界定"文本解释与哲学史论述的实在性"?这是一个令当今学界无所适从却又挥之不去的棘手问题。学术史研究内在地要求"忠于历史实情",而任何学术研究又都以"洞见"乃至"创新"为其最高旨趣。究竟该如何打理二者间的关系呢?陈少明教授在简评《性善与治教》之际,宣示了"思想史研究"与"建构式的观念史论述"二分的设想:前者盖致力于分析、复述历史上的思想实情,后者则侧重依托思想史资源进行成系统的创造性阐发。这种为学理念上的"二分"设想,在当今汉语学界颇有市场。然而,即便分析、复述也都是具体研究者的分析、复述,都有着特定的立场、视角、思路、方案,且须在大大小小的尺度上遵循学术论述的"无矛盾"原则,故而内在地具有"建构"性与"系统"性。因此,严格来讲,流行的"二分"理念并不成立。充分正视"分析者—复述者"同时也是"生存者—判断者"这一基本事实,自觉置身于"‘文本—研究者自己—所有其他读者’三方互动"的格局之中,通过一轮又一轮的"立场、视角、思路遴选"与"具体解释方案调试"的张力运动,不断体察并通过高质量的系统性论述去表现"文本的可阅读理解性",恐怕才是"文本解释与哲学史论述的实在性"问题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997.
图片新闻     
《中国穆斯林》2015,(4):F0002-F0002
<正>~~  相似文献   
998.
乐爱国与庹永在《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2期撰文指出,道教及其思想对于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通过天道论、宗教神学以及修道成仙论,对伦理道德作了宗教的诠释,使之得到强化;其二,  相似文献   
999.
第一条: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并进行登记的宫观,可接收信奉道教的弟子(居士)。第二条:道教宫观收俗徒、居士,必须经客堂领报监院或方丈同意,并根据师承授于道号、三代宗派及戒律条规,也可由住持指派某一道长或由造诣相当的老道长接收。第三条:要到宫观信奉道教者,年龄须在十八岁以上,应是具足正信,志心学道的男女信众。  相似文献   
1000.
最近,在《小学教学》上读到李文广老师的一篇文章《简,是为了丰》.文章讲他从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给予树》一课中发现了于老师的教学内核——简单.真巧,很有幸,我聆听、欣赏过于老师执教的这节语文课——《给予树》(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