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儿童英汉口语词汇知识与英语语音意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霞  陶沙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6(3):223-228,240
以120名母语为汉语的四、五年级小学儿壹为被试.探讨英语和母语口语词汇知识与英语语音意识的关系.结果表明: (1)英语和母语口语词汇知识与英语语音意识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2)英语口语词汇产生对英语音节、首音一韵脚和音位意识具有显著的独立预测作用,英语口语词汇理解对英语语音意识的独立贡献性不显著. (3)汉语口语词汇产生对英语音节意识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汉语口语词汇理解对英语音位意识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汉语口语词汇产生既可以直接作用于英语音节意识,也可以通过汉语语音意识的中介发挥间接作用:汉语口语词汇理解则完全通过汉语语音意识和英语口语词汇产生的中介间接作用于英语旨位意识.  相似文献   
32.
采用整班联系、自愿参与的方式对1350名北京市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学业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群体幸福感的影响,以及流动儿童对所在群体的情感认同、认知认同和内群体地位感在这一过程中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学业领域的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群体幸福感具有非常显著的消极影响;(2)社会生活领域的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群体幸福感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其影响效应相对较弱;(3)学业领域的歧视知觉主要通过降低流动儿童对其群体的情感认同和内群体地位感,间接降低其群体幸福感,不存在直接的影响效应;(4)社会生活领域的歧视知觉主要通过内群体地位感的中介效应间接地影响流动儿童的群体幸福感,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直接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33.
青少年是自伤的高危人群,这与自伤的情绪管理功能密切相关。基于情绪管理视角,生物社会模型、回避体验模型和情绪管理模型分别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情绪管理在自伤发生中的核心地位。综合目前关于自伤的心理学及跨学科研究成果发现,青少年自伤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基因与脑等生物学因素、家庭与学校环境中的人际因素,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其中,基因、脑与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自伤的影响尤为关键。今后应在纵向研究、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以及脑成像技术融合等方面对自伤进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4.
压力和应对策略在女性大学生负性情绪产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霞  陶沙 《心理学报》2005,37(5):637-649
通过对239名女性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压力和应对策略在负性情绪产生中的作用及其特点。结果表明:(1)压力和应对策略作用于负性情绪的过程模型既存在差异性又存在一致性。学业压力可以直接作用于负性情绪,也可通过消极解决问题策略的中介间接作用于负性情绪;经济压力主要通过消极解决问题和寻求支持策略的中介间接作用于负性情绪;人际压力对负性情绪的产生具有直接作用,也通过消极解决问题和寻求支持策略的中介间接作用于负性情绪;(2)在三种压力情境下,消极解决问题和寻求支持策略对负性情绪的产生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计时指判断时距的长短, 计数指辨别刺激呈现数目的多少。研究者发现计时和计数具有相似性, 表现在类似的基本原理, 对时间和数目的记忆都受到时间延迟的影响, 跨通道效应类似, 而且药物对它们的影响一致。模式控制模型认为计时和计数共享同一机制, 量值理论的观点是时间和数目等不同维度具有部分重叠的同一表征形式。计时和计数都激活了前额、顶叶、小脑等区域, 但两者在行为结果和激活的脑区上也有部分差异。计时和计数具有同一表征还是两者独立加工, 只在对比反应阶段存在共同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6.
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问题行为问卷对112名初中留守儿童和132名对照组儿童进行测查,探讨初中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问题行为的基本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初中留守儿童的支持利用度低于对照组儿童,其违法和违纪行为则高于对照组儿童。(2)在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中,主观支持对于初中留守儿童的违法、欺骗和违纪行为均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支持利用度则对危害健康的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3)与较低社会支持水平下的初中留守儿童相比,较高社会支持水平下的留守儿童的四种问题行为相对较少;无论社会支持水平高低,初中留守男生均比留守女生存在更多的危害健康的行为。  相似文献   
37.
以424名农村儿童为被试,基于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的比较,在同伴关系的背景下探讨了亲子亲合与个体逆境信念对儿童攻击、学业违纪与孤独感的作用。结果表明:(1)同伴拒绝能显著增加儿童的攻击、学业违纪与孤独感,同伴接纳则显著降低儿童的学业违纪与孤独感,亲子亲合、积极的逆境信念能够显著降低儿童的孤独感;(2)亲子亲合对同伴拒绝与儿童攻击、学业违纪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在双亲外出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群体中存在差异:高亲合条件下,同伴拒绝与非留守儿童的攻击、学业违纪之间存在显著关联,但是在双亲外出儿童中,这些关联不再显著;(3)亲子亲合能够调节同伴接纳与儿童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在低亲合条件下,同伴接纳能够显著降低儿童的孤独感,但是二者在高亲合条件下不再存在关联。结果提示,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间的紧密情感联结对于促进其心理适应具有保护作用,同伴接纳对儿童的亲情缺失具有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38.
记叙文时间转换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冷英  莫雷  韩迎春  黄浩 《心理学报》2004,36(1):9-14
采用实时窗口阅读技术和再认探测技术,探讨了间断性时间短语与场景跨度的关系对时间转换的影响,对Zwaan提出的强印象假设与Anderson提出的场景模型进行检验。实验1探讨在与Zwaan实验材料相似长度的场景中人们是否会忽略对较短的非连续性时间标记的处理;实验2探讨在时间跨度较大的场景中,与Zwaan实验材料相似长度的间断性时间标记是否会引起时间的转换。结果表明时间信息的间断性只是产生时间转换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不是充分条件;读者在处理间断性的时间短语进行时间转换时还会参照时间短语的跨度与场景跨度的比例。  相似文献   
39.
以1008名初中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在压力背景下探讨亲子关系和朋友支持对流动儿童不同情绪适应(孤独感、社交焦虑)和行为适应结果(问题行为、亲社会行为)的保护作用,并揭示二者保护作用的适用领域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亲子关系显著预测行为适应,朋友支持显著预测情绪适应和亲社会行为。(2)亲子关系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消极作用。(3)朋友支持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流动儿童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消极作用。(4)尽管亲子关系和朋友支持都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消极作用,但压力事件较少时二者的保护效应更强。这提示流动儿童与父母和朋友的紧密情感联结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其情绪和行为适应的消极作用:父母是缓解行为适应问题的保护因素,朋友是缓解情绪适应问题的保护因素;积极行为适应能够同时获益于父母和朋友支持。  相似文献   
40.
通过两个子研究分别考察累积环境风险与大学生自伤行为间的关系模式,并探讨注意分散与认知重评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对高风险大学生自伤意图的缓解作用。研究1在1066名大学生中采用问卷调查,探索累积环境风险对大学生自伤行为的作用及模式。基于研究1的结果,研究2选取符合高风险背景的62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实验室实验对两种情绪调节策略的作用予以考察。本研究结果表明:累积环境风险对男女大学生自伤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均符合非线性“正加速模式”,但男生群体随累积风险数量增加而引发的自伤行为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女生。对于高环境风险背景下的大学生,注意分散和认知重评两种策略均能降低其自伤倾向性与自伤认同,但不能降低其自伤意念。这提示应重视对经历了高环境风险的大学生进行情绪调节策略等方面的干预,以减少其采取自伤行为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