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4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过去时间的心理结构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黄希庭  胡维芳 《心理科学》1998,21(1):1-4,16
408名大学生被试用秒、分、小时、日、星期、年和月7个时间单位和模糊统计试验方法对40个不定的过去时间修饰词作经验赋值,结果显示:(1)过去时间和未来时间在心理结构上是对称的,分为三个心理时间段,即以秒和分为计时单位的“较近的过去”和“较近的未来”,以小时、日和月为计时单位的“近的过去”和“近的未来”,和以年为计时单位的“远的过去”和“远的未来”。(2)随着时间修饰词的词义离现在由近至远,其词义地  相似文献   
22.
吕厚超  黄希庭 《心理学动态》2000,8(1):6-11,,17,
系列顺序短时记忆主要有三种理论:联结理论、顺序理论及位置理论。该文对这三种理论作一述评,并详细介绍了Henson最近提出的序列记忆的新模型:起止模型。  相似文献   
23.
陈传锋  黄希庭  余华 《心理科学》2000,23(3):265-268
运用词素启动作业,进一步考察了结构对称性汉语成语的识别过程.结果发现(1)无论是用成语的前二个字还是后二个字启动,在成语识别过程中都存在明显的词素结构对称效应,即结构对称成语中的词素启动效应明显大于非对称成语中的词素启动效应.(2)成语的结构对称性、熟悉度和启动词素位置之间存在显著的三阶相互作用.简单效应的分析表明无论成语前二个字还是后二个字启动,词素的结构对称效应均只在低熟悉度成语的识别过程中显著;在前二个字启动时,非对称成语的识别还存在熟悉度效应.  相似文献   
24.
关于反事实思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事实思维是个体对过去事件加以心理否定并构建出一种假设可能的思维活动。该文讨论了反事实思维的分类、反事实思维产生过程的两阶段模型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反事实思维对于个体生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大学生与内地企业员工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余华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0,23(6):739-740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标提供充分的理由。近二十年来,研究者对大中学生、社会青年、企业员工等群体的调查表明,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青年的择业标准也在不断地变化。  相似文献   
26.
5至8岁儿童时间知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儿童的时间知觉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特点?经历哪些主要阶段?这是发展心理学要研究的课题之一。在国外,斯迈思,戈德斯通(E.J.Smythe,1957, S.Gold-stone,1958)等人曾研究过6—14岁儿童对以秒计的主动时间估计和被动时间估计,认为8—14岁儿童对短时间的估计比较准确,时间观念已渐趋稳定,并能利用有关的参考  相似文献   
27.
采用2(情绪效价:负性、中性)×2(延迟设置:无延迟、有延迟)的实验设计,探究负性情绪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干扰效应。结果显示在无延迟条件下,负性情绪组的前瞻记忆成绩差于中性情绪组,负性情绪组的总时间监控次数和监控后期的时间监控次数均少于中性情绪组;在有延迟条件下,负性情绪组的前瞻记忆成绩和监控后期的时间监控次数与中性情绪组均无差异。结果说明负性情绪会干扰时间性前瞻记忆,而延迟可以消除这种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28.
时距认知分段性指不同长度时距加工机制和表征方式不同。以往研究对1s范围时距认知分段性仍存在分歧,为此在规避以往研究局限基础上设计实验1和实验2。实验1和实验2分别采用双任务范式探讨心算任务对100ms和1000ms听、视时距比较的选择性干扰,结果表明,心算任务影响了1000ms听、视时距比较的75%差别阈限,心算加工负荷越大,75%差别阈限越大,但对100ms听、视时距比较的75%差别阈限没有影响。两项实验支持了1s范围视、听时距认知均具有分段性。  相似文献   
29.
积极共情指个体对他人积极情绪状态的理解和间接分享过程。虽然它与消极共情在产生过程中都依赖于镜像神经系统和心理理论系统的活动, 但是两者在产生难度上不同。对于积极共情情感如何在大脑中表征的, 不同的研究者观点各异:一些认为与消极共情一致, 都集中在脑岛及其相关脑区; 而另一些则认为是大脑的愉悦系统。关于积极共情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共情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方面。今后需要进一步了解积极共情在产生机制和情感表征上的特点, 拓展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展开对特质积极共情神经基础的探讨。  相似文献   
30.
采用双任务实验范式,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自我损耗的通道效应。实验1考察了完成视听工作记忆任务对执行手柄任务(非视听任务)的影响,结果发现,完成视觉损耗任务导致手柄任务的成绩显著地变差,完成听觉损耗任务、视听非损耗任务均对手柄任务的成绩没有影响。实验2考察了完成视听工作记忆任务对执行Stroop任务(视觉任务)的影响,结果发现,完成视觉损耗任务导致Stroop任务的成绩显著地变差,完成听觉损耗任务、视听非损耗任务对Stroop任务的成绩没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同一自我控制任务通过视听通道完成对随后另一自我控制任务的影响不同,证实了自我损耗的视听通道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