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问题发现过程认知阶段划分的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建构认知模型法探索问题发现过程认知阶段的存在性及顺序性问题。基于已有研究,提出问题发现过程可划分为信息搜寻、现状表征、寻求目标、建立联系、提出问题、评价和修正问题等六个阶段的基本假设。用出声思维和秩次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高低能力组共40名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阶段性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六个阶段中有两对阶段出现位置非常接近,可将其进行整合,构成现状搜寻与表征、目标探索、提出问题、评价和修正问题等四个阶段。在不同问题领域与不同能力被试群体中,各认知阶段的顺序性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62.
认知操作和认知方式与生态文化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雪  陈中永 《心理学报》1995,28(2):152-158
采用认识测试、查阅人类学资料、现场调查和谈话等多种方法探讨了我国不同生产方式、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460名成人的分析综合的认知操作和认知方式及其与生态文化因素的关系.认知测试分数的8×2×3的ANOVA协方差分析表明,在分析操作水平上存在着显著的组间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协变量(现代化影响)的效应;在综合操作上,存在着显著的组间差异、年龄差异和协变量效应;在认知方式上,存在着显著的组间差异和协变量效应.Ste-pwise方法的多重回归分析表明,生态环境艰难程度、生产方式所决定的食物贮存程度、社会结构的紧密性、社会化的倾向性和现代化影响是预测被试认知操作和认知方式的有效因素.研究结果与“中国人认知操作和认知方式与生态文化关系”的理论模式所提出的预测基本一致,即研究结果支持了该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63.
外资企业员工群体间应激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测量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了广东外资企业中的三类员工 (即内地员工、港澳员工和本地员工 )共 2 2 7名被试和内地国营企业员工共96名被试的应激及其相关因素。被试应激水平的组间比较表明 :外资企业员工的应激水平均显著高于国营企业员工 ;外资企业各类员工之间在应激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外资企业员工的进厂时间与被试的应激水平呈倒 U型曲线关系 ,而员工的学业与应激水平呈 U型曲线关系。回归分析表明 :外资企业中各类员工的应激有共同的相关因素 ,也有各自特殊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64.
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量表法对中国大陆、香港和美国三个地区的大学生被试的主观幸福感(SWB)进行了比较。差异检验表明,在总体SWB水平上,三个地区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但在生活满意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维度上差异都显著。分层回归的结果发现,经济状况、社会关系和外在价值变量对三个地区大学生的生活满意感和积极情感都作出了增值贡献;外在准则变量对三个地区的消极情感作出了增值贡献。  相似文献   
65.
文化融入与中国留学生的适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两个维度 (主族和客族文化认同 )、四种方式 (整合、分离、同化和边缘 )及其与中国留学生适应的关系。采用一套问卷测验 (包括文化融入指数、社会文化适应问题及主观幸福感等测验量表 )调查了在澳大利亚的 1 57名中国留学生。结果表明在调查的中国留学生中 ,整合者占40 1 % ,分离者占 42 7% ,同化者占 8 3% ,而边缘者占 8 9% ,中国留学生的主族和客族文化认同指标均与心理适应指标有显著的正相关 ;在心理适应方面 ,整合者最好 ,其次为同化者和分离者 ,最差为边缘者。对于留学生出国前的选拔和培训 ,出国后的教育与学习 ,有关部门和学校应重视其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入方式等因素 ,以便更好地帮助留学生适应新的环境 ,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66.
中学生人格特点和发展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聂衍刚  郑雪 《心理科学》2004,27(4):1019-1022
本研究以《中学生个性测验》为研究工具,以广东省五所不同类型中学的2816名初高中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状况和特点。研究发现:中学生人格发展状况不甚乐观,检出率较高;中学生人格发展状况在男女生之间、初高中之间和各类型学校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建议要有针对性的加强中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67.
SWB和PWB:两种幸福感研究取向的分野与整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严标宾  郑雪  邱林 《心理科学》2004,27(4):836-838
文章分析了幸福感研究的两种取向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和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lng.PWB)。文章探讨了SWB和PWB的不同特点.并对两者的相互关系作出了探讨:两者概念上是相关的,但在经验上却是分离的,它们的结合与不同的人口统计学和人格变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它们已经表现出一种相互整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68.
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向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岑延远  郑雪 《心理科学》2004,27(5):1184-1186
随着认识心理学的发展,人们从认知的角度对自尊进行了拓展性的研究。主要揭示不同自尊水平对认知加工偏向的影响,找出低自尊水平的认知加工特点并期望通过选择性训练来提升个体的自尊水平。关于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向的心理机制主要是心境一致性效应和特质一致性效应。虽然这一取向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但是还没有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69.
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工作倦怠量表对广州市425名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核心自我评价对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核心自我评价对小学教师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应对方式在核心自我评价对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其作用路径为:核心自我评价直接和通过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间接影响情感耗竭,核心自我评价通过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间接影响人格解体,核心自我评价直接和通过积极应对间接影响成就感降低.  相似文献   
70.
陈丽君  郑雪 《心理学报》2014,46(3):367-384
在潜藏式与矛盾式两类问题发现情境中, 以眼动仪为研究工具, 问题发现能力高与低的大学生各20名为被试, 探讨大学生在问题发现总体和4个兴趣区中的眼动特征及其与发现问题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不同能力大学生在不同情境及其兴趣区中的问题发现差异, 能够体现在眼动指标上。回视是反映问题发现能力的敏感指标。回视次数和发现问题数量与质量之间的正相关, 以及在高能力组学生上的优势, 体现了信息的联系和整合性加工在问题发现中具有积极意义。(2)潜藏式问题发现中, 个体平均注视时间更长, 反映其认知加工难度更大。在提供重要信息的区域, 被试会投入更多精力, 表现为在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和瞳孔直径大小等指标的上升。(3)眼睛注视区域与发现问题区域间存在对应关系, 显示出“眼随心动”现象。在问题发现的最初和最终阶段, 被试都会出现跨区信息搜寻行为, 分别代表了对问题线索的寻找和最后的检查评估。高能力被试在每个稳定注视阶段的注视时间更短, 这种信息转换的灵活性体现出其信息加工上的优势。动态眼动轨迹分析揭示了单个静态指标难以反映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