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田锐 《心理学探新》2021,(6):490-495
心理弹性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其研究趋势正向老子守柔的观点靠近。“韧”是“柔”最基本的语义,守柔是一种温和的韧性,带有弹性特征,是以积极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予以动态调控和适应,体现了在坚韧中渗透、在温和中顺从、在容纳中消融、在去欲中致静、在处下中利他、在统合中促和的心理弹性内涵。基于此,守柔式家庭教育的弹性策略可以是:认知上的弹性预设,即以家长的理性引导而促进孩子的适应性; 情绪上的弹性传递,即以家长的积极心态而诱发孩子的积极性; 沟通上的弹性拓展,即以家长的易接触性而增强孩子的可塑性; 动力上的弹性支持,即以家长的柔性操作而提升孩子的抗压性。  相似文献   
122.
晒太阳     
正深秋时节,阳光温柔地洒向大地,公寓里的老人们懒洋洋地倚着北墙的靠背椅,依稀进入了梦乡,好是惬意。这让我有些羡慕,想到了生命进程中休息的实在意义。不远处有一位老人,异常清醒地仰头望着天上的白云。我走过去与之攀谈,得知他重病初愈正在调养。他儿子服侍他已经有些日子了,如今与我说及,就如叙述往事一般娓娓道来,语气中不乏甜蜜与骄傲,好似畅游在美好的天边,既是幸福的回忆,又微微有几分惋惜。  相似文献   
123.
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偏重于本体论的研究,到偏重认识论的研究,再到本体论与认识论统一性的研究。目前,哲学不仅已从自然和历史中驱逐出去,而且已从思维的领域中被驱逐出去,剩下的只有一个纯粹的方法论领域。这个领域的核心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是对一切直接知识的反恩,即是对认识的认识,是探求认识发展道路的。因此,所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严格说来,应该是作为思维的思维与作为存在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4.
我的科研选题过程──辩证思维在科研选题中的作用广州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广州510282)邵明导师田时雨偏头痛是一种伴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的头痛,其发病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目前主要存在血管源学说和神经源学说。血管源学说起源于...  相似文献   
125.
哲学对医学导向作用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的科学体系。医学是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科学体系和实践活动。二者都具有很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医学和哲学的关系是特殊与普通的关系。医学为哲学理论的建构奠定了科学基础,而哲学为医学的发展提供导向作用。为了使21世纪的医学再创辉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提供的客观性原则、方法论原则、社会价值性原则作为切入点,发挥其导向作用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6.
律宗是以研习和修持戒律为主的中国佛教宗派。其实际创始人是唐代高僧道宣。因道宣常住终南山,因而此宗又称南山律宗,或南山宗。又因此宗所依之律为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故亦称四分律宗。  相似文献   
127.
找枪的猴子     
一只猴子在猎人遗弃的木屋里发现了一支老旧破烂的猎枪。猴子知道这种能够喷火的玩意儿很厉害,凶猛的老虎、残忍的狼和力大无比的熊都怕它。于是,猴子欣喜若狂地把枪扛在了肩上。  相似文献   
128.
由田 《道德与文明》2017,(6):108-113
当代美国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艾伦·布坎南在《马克思与正义》一书中认为,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正义"问题。一般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是实现正义的理论,这是用黑格尔的正义观来理解马克思,因而是不成立的。因为黑格尔正义观的前提是私有制,即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法权意义上的正义观。而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正义观进行了批判,认为共产主义消灭了私有制,因而"正义"不再是私有制下的法权概念,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正义"问题。其实并不像布坎南所理解的那样,共产主义虽然不包含法权意义上的正义观,但并非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没有正义问题。在非法权的意义上,"符合社会性的人"是马克思正义观的基本规定。  相似文献   
129.
130.
儒学是有利于世界和谐的文化思想,但是外国人却并不能够理解儒学的精神,究其根源,乃在于中国人并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儒学解释清楚,亦即缺乏让儒学跨文化的能力。西方语言、概念、话语原本承载和叙述的是个"一多二元"故事,与之比照,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则是以"一多不分"为体。儒学的精神是"和",是"一多不分"的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中西比较哲学阐释给予我们一个启示,就是对于西方人来说,儒学乃至整个中华文化的可读性不是靠翻译成西方语言完成的,而是靠对中西哲学基本范畴和结构的比照阐释实现的。因此,要让儒学插上自己的翅膀,跨文化地飞起来,就必须重视利用中西比较哲学的阐释话语,即在西方自由主义"一多二元"和中华文化"一多不分"的"不和"与"和"的比较阐释中,实现儒学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