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 毫秒
11.
王彦 《学海》2011,(2):166-171
15世纪犹太教教条思想的基本特征是重新强调律法的中心地位。由迈蒙尼德开始的宗教理性主义强调对上帝的信仰,使犹太教的律法传统受到伤害,并带来了严重的现实后果。为了纠正理性主义的偏颇,杜安、克莱斯卡和阿尔伯批评了迈蒙尼德提出的13条基本原则,但这种批评不是基于科学的客观立场,其目的也不是从逻辑意义上找出最基本的犹太教原则,而是为了强调律法对信仰的优先地位,回归犹太教的律法传统。  相似文献   
12.
评价发生骨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在接受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入选107例发生骨转移的NSCLC患者分别接受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结果唑来膦酸在延迟SRE发生方面疗效优于帕米膦酸二钠,伊班膦酸钠未见明显优势;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在延长总生存时间方面优于帕米膦酸二钠,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疼痛控制方面三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3.
2~5岁儿童愿望理解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愿望理解是儿童心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选取2~5岁的儿童79名,使用简单愿望推理任务、愿望形成理解任务、冲突愿望理解任务、对自己过去愿望理解任务以及对他人愿望理解任务,系统地探讨愿望理解的层次性.实验结果表明,儿童在对自己过去愿望理解任务中的成绩比简单愿望推理、愿望形成理解和冲突愿望理解中的成绩要好,在冲突愿望理解任务中的成绩比对他人愿望理解的任务要差.说明儿童的愿望理解能力包含着多个方面,其发展步调并不一致,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考察6~8岁儿童在由观察者预期造成的对模糊信息有多样解释上的理解.操纵影响观察者预期的因素,包括知觉经验、知识水平、先前经历和偏见,要求儿童预测观察者对局限视野图形或两可动作信息的解释.结果表明,6岁儿童仅对观察者偏见影响其对行动者行为的解释拥有部分理解,他们还不能理解知觉经验和知识水平会影响观察者对视觉刺激的解释,以及先前经历会影响观察者对行动者行为的解释.7岁儿童除了知识水平外,其它三方面的理解都已发展起来.8岁儿童可以理解多种观察者预期造成的解释差异,解释性心理理论比较稳定,但离完全成熟的理解还有一段距离.  相似文献   
15.
主观幸福感的干预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彦  王岩 《心理科学》2008,31(6):1441-1442,1440
适应和设定点理论质疑主观幸福感能否改变,但研究证明一些干预措施可以增强主观幸福感.持续幸福模型总结了影响幸福感的三类因素,建议利用意向性活动改变幸福感.另有其它可行的干预方法.已有研究在方法和理论等方面存在局限,且缺少跨文化比较.  相似文献   
16.
在动物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中,迷宫是很常用的一种仪器。文章介绍了迷宫的发展历史、类型以及应用的研究领域,并讨论了未来迷宫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