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7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药房工作是医院医疗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药剂师在落实医院人文服务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分别就药剂师在门诊药房、中心药房以及患者用药后的随访工作三方面进行阐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和实施办法.强调在与患者的交流中,药剂师不仅要告知患者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还要为患者提供充满人文关怀的服务.  相似文献   
52.
为了探讨生涯适应力与择业焦虑的关系及内部的认知加工过程。采用点探测范式测量注意偏向,问卷法调查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归因和择业焦虑。结果发现:(1)生涯适应力既能直接负向预测择业焦虑,又能通过积极事件归因方式、及注意偏向和积极事件归因方式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择业焦虑。(2)在生涯适应力与择业焦虑的关系中受到消极事件归因方式的调节作用:只有消极事件积极归因时,生涯适应力才会影响择业焦虑。研究结果揭示了择业焦虑的内部作用过程,丰富了生涯适应力通过注意偏向和积极事件归因方式影响择业焦虑的解释视角,为通过归因和注意偏向的调整缓解不同生涯适应力个体择业焦虑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3.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具有宗教信仰与哲学思想相结合的默契性,与社会制度相融的紧密性,对历史传统的继承性和对伦理道德的规范性等特点。因此,伊斯兰教不仅仅是一种宗教,而且是一种社会制度,一种思想体系,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仅规范着穆斯林的言谈举止,而且主导着穆斯林的社会生活。历史的发展经历太多的沧桑与无奈,而伊斯兰教在走过沧桑之后则更具魅力,它已渗入阿拉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所以学者们对伊斯兰教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研究比较多,本文只想在前者的启发下,谈谈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文学艺术的互动…  相似文献   
54.
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或个人修身的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成就一个最理想的人格——“圣人”。正如儒家的其它许多观念在不断变化着的“历史境遇”中获得了新的现实性一样,儒家的“圣火”观念,也在变迁着的时空中展现着自己的不同风貌。一、儒家“圣人”观念的诞生及其形态在考察儒家“圣人”观念之前,适当地往前追溯一下“圣”、“圣人”这两个符号的起源,是必要的。尽管在儒家思想及其演变中,“圣”、“圣人”这两个语言符号,往往不加区分地被使用着,基本上都是表达相同的最理想的人格或人格境界。但是,从这两个符号的起源上…  相似文献   
55.
关于传统文化是否具备现代转换的基础这个问题,似乎已被归结到传统文化是否具有“人文”精神这一点上来。正因为此,近年来有关这个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认为传统文化富有“人文精神”的观点相当流行。这些观点尽管见仁见智,有褒有贬,但均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人、重人事、追求道德理性的文化,是现代“转换”或“开新”的出发点。笔者以为,这种观点明显避开中国古代的社会现实,只抓住元典的某些“开明”言论进行主观诠释,因而有较大的片面性。故拟探源溯流,在总体把握古代社会性质的基础上考察所谓“人文”的来龙去脉及其本质,以期…  相似文献   
56.
明万历以前,黔中临济禅宗零星散布,即使如梵净山佛教,虽派属临济,其承恩寺之妙玄和尚亦系临济传人,但其灯系因史缺记载,难以卒考,故万历前黔中临济禅宗几无可述。万历之后,中原临济禅宗高僧辈出,密云、雪峤、天隐,各阐宗风,遂使临济禅宗呈复兴之象,流风所被,...  相似文献   
57.
人的素质问题是当前我国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当我们开始讨论这一问题的时候,指出以下两点是有必要的:第一,中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相应地,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也必然随之发生深刻的嬗变;第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国家之间以经济科技为主线的竞争正取代以政治军事为主线的对抗。显然,我们是在国内与国际社会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中来研究人的素质问题的。本文选取现代国际竞争及其主要特征为切入点来研讨这一问题。一现代国际竞争是…  相似文献   
58.
医学伪科学产生的宗教学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以气功、人体科学名义出现的医学伪科学是一种宗教现象或准宗教,其组织形式为膜拜教团,教主与信徒之间是欺骗与被欺骗的关系。医学伪科学的产生有一定的文化学背景,对文化的过高评价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超科学假象。虽非真正的宗教,医学伪科学却可以填补宗教的空缺发挥替代作用,这是医学伪科学得以出现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9.
现代复苏的药物应用现状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了复苏药物应用研究的现状,运用创新思维的科学方法对现代复苏药物临床应用研究中的医学和伦理难题进行了理性分析,阐明了理论,逻辑思维,哲学思考对临床实践和医学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0.
采用问卷法对60岁以上的老年夫妻进行间隔两年的重复测量,探讨在夫妻关系内负性事件发生时个体使用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情绪适应性特点及其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共收集两次数据,第一期有效被试为615名,平均年龄67.48岁(SD=5.08);第二期数据在两年之后收集,共追踪到有效被试352名,平均年龄66.88岁(SD=4.95)。采用第一期数据分析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的情绪适应性特点,回归分析显示接受、灾难化、沉思和理性分析策略的使用能显著正向预测抑郁和焦虑情绪。采用两期的追踪数据做交叉滞后分析,结果显示前期的婚姻满意度可以预测随后两年间他责、沉思策略的使用,婚姻满意度越高的个体在随后两年中会更少使用他责和沉思策略,而前期的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对两年后的婚姻满意度无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