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涂丽萍 《天风》2016,(8):16-18
正2016年5月8日至11日,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率团出席由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与德国基督教会(Evangelische Kirche in Deutschland,简称EKD)、德国基督教宣教机构(Das Evangelische Missionswerk in Deut schland,简称EMW)联合举办的"德中跨宗教会晤——宗教的和平共处及其对公民社会的贡献"。代表团由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等21人组成。德方出席人员有来自政界、教界(基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学界等  相似文献   
72.
随着青年团契在各地教会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上这种形式多样化,融信仰、知识和生命于一体的聚会。然而,虽然青年团契的人数逐年呈递增趋势,但也出现了若于问题,应引起教会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3.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求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开展精细化社会治理, 而在多元主体共商共治的过程中出现了群体决策质量无法得到有效评估的问题。群体决策“过程-结果模型”认为应该从“双过程” (信息加工过程和人际互动过程)和“双结果” (客观结果和主观感受)两个方面综合评估群体决策质量。基于该模型建构的群体决策质量问卷自评法和录像他评法被应用于大学生和社区居民一些真实问题解决的群体决策质量评估。研究结果显示群体决策质量自评问卷效度良好, 适合作为群体决策质量的自评工具; 录像他评法与问卷自评法结果相互印证能够全面地反映群体决策质量, 可应用于更广阔的社会治理领域中。  相似文献   
74.
上师范的时候,我是个丝毫不引人注意的女孩。我没有漂亮的脸蛋,美丽的衣服,没有女孩子们引以自豪的任何一个条件。我只会默默地坐在角落里看书,默默地在那儿发呆做自己的白日梦。当别人高谈阔论地话题远到美国总统的竞选费用、近到中国的改革开放,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时,我的心早已不知飞往哪个天国神游了。在脑中胡思乱想多了,我就会信笔涂鸦,把一片片  相似文献   
75.
重担     
记得小时候,一位老爷爷曾出了一道谜语:“世上有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黄昏时三条腿走路。它是什么?”当时,没有人能猜中。他就笑呵呵地说:“你们看我手上拿的是什么?”“拐杖。”“对了。拐杖现在已经成了我的第三条腿。人出生后不久只能爬着走(四条腿)——人生的早晨;长大了用两条腿走路——人生的中午;随着人生担子年复一年的增添,到了老年——人生的黄昏,就步履  相似文献   
76.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一些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77.
本论文借助于标准化开放式访谈法对社会转型时期民众的基督教信仰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压力或危机事件的触发是现阶段民众接受基督教信仰的内在动力,社会网络的示范和导引是民众接受和皈依基督教信仰的中介因素,“神迹”或“特殊的感应”对民众皈依基督教信仰具有催化作用,教义与礼仪通过对信仰者人格的转换逐步实现其信仰的内在化。本研究认为,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系统的非平衡状态会使宗教成为替代或补偿性因素而为更多的人选择,但宗教徒的信仰内容中所包涵的不仅是神秘的宗教经验,而且集结着许多世俗生活的需求和渴望,需要理性客观地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78.
Karmiloff-Smith提出的表征重述理论认为表征重述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为探讨练习是否能够提供表征重述的机会从而促进表征水平的变化,对2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进行数字分解组合任务的研究。结果表明:(1)练习背景下约有半数儿童的表征从内隐水平发展到外显水平,但其他儿童的表征水平没有发生任何变化;(2)练习背景下儿童表征变化的路线并不完全像Karmiloff-Smith设想的那样经由程序阶段到元程序阶段再到概念化阶段,而是存在其他多种可能的发展路线;(3)练习背景下儿童获得的表征的灵活性是有限的,即可以推广到近迁移问题上,而难以推广到远迁移问题上  相似文献   
79.
21世纪是人才和全民素质竞争的新世纪。素质教育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的核心。本文从美术教育在完善人格,表达个性,陶冶情操,提高全民审美情趣以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独特性。  相似文献   
80.
在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基督教向中国的突进大致有四次,形成了三次峰谷,而从基督教的第三次来华才与中国文化开始了碰撞与交流.而思想的契合、学术的切入和伦理的示范是耶稣会将基督教信仰融入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有效途径.耶稣会来华传教的成功亦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只要沟通和传播手段恰当,不同类型的文化之间完全可以进行平等的对话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