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对个体情绪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使用内隐联结测验,序列递减任务以及中国情绪图片系统(CAPS)中的情绪图片为实验材料,比较了负性情绪诱发情境下,不同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个体的情绪体验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对情绪调节持积极内隐态度的个体,在负性情绪诱发情境下,会自动化的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对情绪调节持消极内隐态度的个体,则未对自已的情绪进行自动化的控制和调节.  相似文献   
32.
汉语词汇语义记忆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前一项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汉语词汇的语义提取问题。结果表明,事例的典型性影响语义提取的时间,再一次证实语义层次网络模式没有普遍意义。汉语中下位词包含上位词这一特殊的组词方式和汉字中含有表意的偏旁部首这一特殊的字形结构,对被试熟悉的词汇语义提取时间没有影响,但它们有助于被试确定罕见词的语义内容。  相似文献   
33.
人际情绪调节指的是个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对自己或他人情绪进行调节的社会加工过程,对人际互动和社会关系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人际情绪调节社会互动的视角,首先探讨了人际情绪调节的概念;其次简要介绍了人际情绪调节的测量方法及其优缺点,包括主观评价法,实验室法和动态评估法等;最后分别从沟通理论和过程理论两方面梳理了人际情绪调节的研究,并针对这两方面的理论取向,提出相应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4.
教育神经科学:探究人类认知与学习的一条整合式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谊  桑标 《心理科学》2010,33(3):514
教育神经科学是第二代认知科学对人的具身认知进行认识深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不同层面研究以整合态势来研究教育情境中人的认知过程及其发展的当然结果。在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已有的良好沟通下,教育神经科学就是要通过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等的合力,借助多种技术(包括脑成像技术),多视角、多层面地分析人的心理活动,以求最终达到科学改进教育理论及其做法的目的。不可否认,本研究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但这并不会就此阻止教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加快合作与融合的步伐。  相似文献   
35.
社会退缩行为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儿童不参与社会互动并频繁表现出独自消遣的行为。社会退缩有多种亚类型,其中社交淡漠指儿童仅仅喜欢一个人独处,对社会互动没有兴趣。有趣的是,社交淡漠的适应功能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社交淡漠行为在个人主义文化中较少产生适应困难,在心理与情绪适应方面尤为明显;但其在集体主义文化里却会引起多方面的适应困难。这种差异可能与文化价值观的内涵有关,也可能与特定国情有关。未来的研究亟需提高研究方法的多面性,关注年龄与文化的交互作用,进行直接的跨文化比较,探索与文化相关的风险与保护因子,以及关注互联网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近二十年,使用认知神经科学手段探讨情绪调节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晚期正成分(Late Positive Potential,LPP)是情绪调节脑电研究中的一个典型成分,在不同的时间窗中分析LPP的波幅的变化及其优势激活脑区的迁移能够反映情绪调节加工过程中个体由对情绪刺激的感知到相应的认知调控过程的转变。LPP的时间-空间迁移模式被应用于情绪调节的发展研究,揭示从童年到青少年再到成年期个体情绪的潜在神经机制。研究者关注幼儿期、童年期、青少期、成人期个体在情绪调节加工过程中LPP波幅的变化及其时间-空间迁移模式特征,把不同年龄段个体情绪调节的发展特点与其大脑关键脑区(主要是前额叶)发育状况进行联系,为儿童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主题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对LPP在异常发展研究中应用,关注大脑发育与激素变化对LPP变化的影响,并加强对LPP调节效应的个体差异等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37.
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理解直接指令、常规性间接指令、非常规性间接指令的年龄特点。用包含三种指令形式的六种语言情景对4、5、6岁共72名儿童作了测试,结果表明:儿童对三种指令的理解水平都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对间接指令的理解要难于对直接指令的理解,6岁儿童对这三类指令一般都已能作出正确的理解与反应。作者据此分析了影响儿童理解各种指令的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38.
王玲凤  桑标 《心理科学》2008,31(3):562-566
用设置故事情境的方法研究了儿童对愿望-规则冲突情境下他人情绪的理解.结果表明,在愿望和规则冲突情境故事条件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更多地作出对他人的愿望和情绪不匹配的情绪预测,7岁儿童已达到成人水平;7岁相对于4、5、6岁儿童更多地提供混合情绪预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越来越能认识到规则、预期的结果对他人情绪的影响.规则的来源影响儿童对他人情绪的理解,相对于内部规则,4、5岁儿童更多地将消极情绪归于违背外部规则的人,7岁和成人更多地将消极情绪归于遵守外部规则的人.  相似文献   
39.
以52名3~5岁幼儿为被试,考查了母亲处理亲子冲突的方式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儿童的母亲,其处理亲子冲突的方式有所差异,隔离处理方式与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文章从冲突表征呈现的角度对上述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40.
为了考察小学生内疚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特点,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两类成人(99名教师和278名家长)对小学生内疚情绪产生情景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访谈的方法探究小学生内疚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结果发现:(1)相对于人际交往情景而言,小学生在学业情景中表现出更高的内疚理解能力;(2)在学业情景中,1年级到3年级是小学生内疚理解能力快速增长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