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化哲学:当代人类思想的主流汇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哲学:当代人类思想的主流汇聚李燕一、文化哲学的兴起及其历史必然性人与人的世界的关系问题(即人与环境、人与人的创造物、人与人化自然,人与文化传统,以及人与历史、人与人的社会等的关系之总称),在现时代,已突现为人为认识与实践中的根本性问题。它对人类既有的文明和理论观念以严峻挑战。对于人类来说,这个问题的突现及其对它的觉悟正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解决现今关于社会进步,人类自我认识、设计和实现,以及环境的改造等等任务,无一例外地有赖于对这一问题的真理性回答。对人与人的世界的关系的回答,正是20世纪文化哲学的根本性任务。所谓"人的世界",是指由人创造的、人为的世界。在现时代,人们已愈益普遍地认识到,人类正是生活于、实践于由自己的创造物积聚而成的环境中,正是这个世界决定着人的生成和发展,并能够作为主体从事各种创造性活动。这种情形既使人们充满信心,又使人们产生担扰和困惑。有鉴于此,思想家们从不同方面进行探寻,企图创造出一种正确的方法和健全的理论,以有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处理和改造生存环境,改变把世界看作在人之外的、与人对立并相互抗争的陈腐观念。这是我们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前提条件,也是文化哲学兴起  相似文献   
22.
采用纵向的研究设计,对上海市两所公办幼儿园192名学前儿童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追踪调查,探讨了家庭功能与学前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依恋回避和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功能、依恋回避、社交焦虑和儿童行为问题之间存在两两相关;(2)家庭功能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儿童行为问题;(3)依恋回避和社交焦虑分别在家庭功能和行为问题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4)依恋回避和社交焦虑在家庭功能和行为问题之间起序列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家庭功能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3.
李燕 《心理科学》2000,23(3):311-314
本研究用推理法范式研究5岁儿童在不同条件下,对生长、生病、进食、呼吸和排泄等生物特征的限制于生物类别的限制性推理.结果表明,以人为例引入特征及对特征给予生机论的解释,都能提高儿童的限制性类别推理.儿童对生物特征的认识中,存在拟人化的推理模式和生机论的因果关系解释系统.儿童对动物和植物的认识发展是不均衡的,对动物的认识优先发展;对动植物共有的特征已有所认识,但对各个特征的认识发展是不均衡的.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已引起民众较为强烈的收入不公平感,而导致收入不公平感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自己收入所得不如他人的相对比较。本项目基于预期理论价值函数的参照依赖和损失规避双视角,对当前民众收入不公平感的形成机制与管理对策进行系列实证研究;采用心理测量、实验室实验和干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并借助神经电生理的ERP技术和心理生理学的多导生理记录仪(SCR),以检验民众收入不公平感的自我-他人参照、单参照点-多参照点比较的整合性参照依赖框架;探索损失规避对多得不均等和少得不均等的非对称不公平感的根源性作用和神经生理机制;选取社区居民,操纵参照对象、参照点和得失框架,进行多轮次和多变量的干预研究,以探索减少民众收入不公平感的应对策略,并据此提出切实有效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5.
通过RT-PCR争Western blotting来检测45例官颈鳞癌组织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RL-3的表达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显示宫颈鳞癌组织中PRL3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PRL-3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及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0.05).因此PRL-3可能参与了人类官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并与宫颈鳞癌的部分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将可能作为宫颈鳞癌靶向治疗的一个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26.
评述早期儿童认知发展的神经科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月增  李丹  李燕 《心理科学》2006,29(3):649-653
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神经科学新的研究手段的广泛运用,使得神经科学在儿童早期认知发展的神经机制研究中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主要涉及神经发育中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关键期,以及知觉、注意、记忆和空间认知等认知发展诸多方面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27.
为探讨婚姻冲突在母亲感知的共同教养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儿童心理韧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选取上海市2所幼儿园170名5岁儿童及母亲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结果发现:(1)母亲感知的共同教养与婚姻冲突、儿童行为问题呈显著负相关;(2)婚姻冲突在母亲感知的共同教养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起中介作用;(3)儿童心理韧性在婚姻冲突影响儿童行为问题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即儿童心理韧性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后半段路径。上述结果表明,母亲感知的共同教养会通过婚姻冲突影响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儿童拥有较高的心理韧性能够缓冲父母婚姻冲突对儿童行为问题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8.
为了探讨母亲正念与幼儿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正念养育和亲子关系在其中的作用,本研究对480名4-6岁幼儿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由母亲填写正念注意知觉量表、正念养育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和幼儿困难与长处问卷。结果发现:(1)母亲正念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幼儿问题行为;(2)正念养育在母亲正念和幼儿问题行为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3)亲子冲突在母亲正念和幼儿问题行为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4)正念养育、亲子关系(亲子冲突和亲子亲密)在母亲正念和幼儿问题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母亲正念对幼儿问题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9.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56名直属主管和274名下属的配对数据为样本,考察了多层次的领导–部属交换对个体和团队层次上的帮助行为的影响及作用过程。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1)个体层次的人际公平中介了个体和团队层次的领导–部属交换对员工帮助行为的影响;(2)团队层次的人际公平氛围中介了团队平均领导–部属交换对个体和团队层次的帮助行为的影响;(3)领导–部属交换关系差异化对个体和团队层次的领导–部属交换与帮助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均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即相对于较高的领导–部属交换关系差异化,较低的领导–部属交换关系差异化强化了个体和团队层次的领导–部属交换对帮助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在矫正成瘾行为的研究中,正念禅修作为一种更为有益的尝试,受到研究者们日益广泛的关注。正念禅修指个体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于体验其思想、情绪和身体感觉上,并以觉察、接纳和非批判的态度关注于当下体验的训练方式。目前,研究者主要就正念禅修在成瘾行为矫正中的积极作用、渴望与压力在其中所扮演的作用以及从神经机制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由于当前的研究大多是初步性的,未来可从研究方法学、解释机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