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以8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损耗,非损耗)×2(强说服信息,弱说服信息)的实验设计,让被试完成损耗或非损耗任务后,阅读与其已有观念相反的或强或弱的说服信息,再测查其态度及认知反应,考察自我损耗对说服后态度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认知反应在自我损耗与说服后态度关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损耗组比非损耗组更容易顺从说服信息;(2)自我损耗及说服信息质量对说服后态度的交互作用边缘显著:在非损耗的情况下,个体阅读强、弱不同质量信息产生的态度有显著差异,在损耗情况下,个体阅读强、弱不同质量信息产生的态度差异不显著;阅读强说服信息,损耗组和非损耗组的态度差异不显著,阅读弱说服信息,损耗组的态度显著高于非损耗组;(3)自我损耗不影响个体的总体想法数量,但影响其思维偏好,自我损耗后个体更容易产生与说服信息一致的想法,中介分析表明自我损耗对说服后态度的影响是以思维偏好为中介的。  相似文献   
92.
以友谊质量问卷和儿童抑郁量表为研究工具,对小学3到4年级847名儿童进行了18个月的追踪研究,采用交叉滞后的研究设计,考察了童年中晚期友谊质量与抑郁的关系。结果表明:(1)同一时间点的友谊质量和抑郁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2)早期的友谊质量可以显著预测随后的抑郁,早期的抑郁也可以显著预测随后的友谊质量,且相对于友谊质量对抑郁的积极作用,抑郁对儿童友谊质量的瓦解作用更为突出;(3)童年中晚期友谊质量与抑郁的双向作用关系具有跨性别稳定性。  相似文献   
93.
该研究在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纵向研究与多轮横向研究考察原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因子及题目与心理健康指标的关系,修订出了3维度12因子共36道题的简明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健康版),包括元认知、目的性和开放性3因子的认知品质分量表,自信性、自控性和乐观性3因子的个性品质分量表,以及职业适应、社会适应、人际适应、情绪适应、学习适应和生理适应6因子的适应性(能力)分量表。修订后的量表与原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为0.939,其它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等结果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4.
网络文明和网络伦理建设是与网络化、信息化共生的时代课题,其目的和意义在于保障和维护网络空间信息生产、社会生活以及社会交往的优良秩序和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网络文明和网络伦理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厘清其价值指向与价值诉求的问题。由于网络空间中的一切活动都是现实的人在虚拟空间中的活动,所以人格尊严保护就逻辑地成为网络文明和网络伦理建设的价值内核和价值诉求。事实上,在实践中,尤其在法律实践中,保护人格尊严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立法理念与法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逐步向网络空间虚拟化延伸的趋势。因此,加强网络空间人格尊严的法律保护,建设文明的具有伦理秩序的网络社会,尊重和保护网络空间中每一个公民的"虚拟人格尊严",对于构建和谐的网络空间氛围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5.
儿童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突发性强,危害严重,往往使儿童产生思维不清、意志失控、情感紊乱等心理危机,如果不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儿童可能长期沉浸在痛苦中难以自拔,身心健康受到影响,最终酿成精神疾病,影响其一生。通过概括疏理7种常用儿童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以期为灾后儿童心理危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
刘胜江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07,30(2):462-464
以军校青年教师、部队青年专业技术干部、基层部队青年干部、军校生长干部学员、基层部队战士为被试,采用访谈法,研究被试的生活目标价值观,结果发现:被试无论是对价值观、生活目标价值观概念的理解,还是对生活目标价值观影响因素等问题的解释,都呈现出多元发散的趋势,在青年军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个人应当拥有什么样的生活目标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但青年军人的生活目标价值观从总体上看是积极向上的。  相似文献   
97.
概述和音乐对认知负荷和多媒体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让学生学习多媒体呈现的有关移动通讯基础知识的材料,采用2(概述:概述vs.无概述)×2(背景音乐:有音乐vs.无音乐)的被试间设计,考察两因素对自评认知负荷、记忆和迁移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因素无交互作用;概述组的认知负荷显著低于无概述组,迁移成绩显著高于无概述组,两组记忆成绩没有显著差异;有背景音乐组的记忆成绩显著低于无音乐组,两组认知负荷和迁移成绩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8.
99.
1 引育 气质特质指行为的倾向性,涉及个人反应或行为方式,受遗传影响大,内控性强,较稳定,不易改变,在个体适应环境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职业气质研究表明,个体气质不仅影响其职业选择,还直接影响其在职业中以何种方式、格调或节奏来从事与适应工作,从而影响具体工作的成败。因而气  相似文献   
100.
研究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了1570名中学生,通过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来测量其心理素质,并对被试进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评估和学业成绩考察。结果表明:(1)除中学生家庭SES与学业成绩相关不显著外,其余变量呈两两正相关;(2)整体心理素质在中学生家庭SES和学业成绩间中介作用显著。(3)认知特性和适应能力在家庭SES和学业成绩间存在多重中介作用,但两者存在抵消抑制作用。据此得出结论,高家庭SES对中学生学业成绩的积极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其认知特性的提升来实现的,而同时适应能力的增强则对学业成绩的上升有抑制作用。这一发现不仅拓展了对家庭投资理论和家庭压力模型的认识,还为进一步深化心理素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该结论表明应为低家庭SES的学生提供补偿性教育,重视其认知特性的培养和提高,从而有助于提升其学业成绩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