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结合数数任务和情绪flanker任务,探究不同认知负载条件下,高低趋近动机对情绪刺激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高负载组中,高趋近动机条件下,对积极目标刺激的反应显著快于消极目标刺激;低趋近动机条件下,对消极目标刺激的反应显著快于积极目标刺激。且高负载组中,各条件下的反应大多都显著慢于低负载组。低负载组中没有发现各条件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高负载条件下,高趋近动机促进了积极情绪刺激的加工,低趋近动机促进了消极情绪刺激的加工,高负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情绪刺激的加工。  相似文献   
22.
肿瘤疫苗治疗肿瘤的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肿瘤疫苗的发展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了自体肿瘤疫苗的研究.使肿瘤疫苗(主动性免疫治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肿瘤治疗方法.肿瘤疫苗作为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在临床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开始尝试利用多种方法制备肿瘤疫苗并利用其促进机体免疫应答,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调控机体对肿瘤的免疫.目前肿瘤疫苗的研制已取得很大进展,给人类战胜肿瘤提供很大希望.  相似文献   
23.
张丽  辛自强 《心理科学》2007,30(1):120-122
Zelazo等人提出的认知复杂性和控制理论、意识水平模型认为可在问题解决框架内理解执行功能,且执行功能的变化可根据儿童形成和使用的最大规则复杂性的变化来描述,而规则复杂性的变化可根据儿童意识水平的变化来解释。Zelazo的理论提出后受到不少研究者的关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24.
张丽 《天风》2011,(10):46-47
中国社会发展了,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了,但贫穷还没有消除。在城市的街边,在旅游景点的附近,在教堂的门口,我们常常看到躺在或是跪在地上、站在那里手拿破碗向人乞讨的人。社会新闻上常常出现,路边躺着一个看似重病的,旁边一个不断磕头的,向路人求钱治病,结果到了没人的时候就两人起身收工的骗局,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于是,面对每主日都在...  相似文献   
25.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不仅要有物质支持,更需要文化保障。乡村文化是不可忽视的软实力,凝聚着乡村人的希望和寄托,所以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皈依,能够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精神引领和资源凝聚。针对目前乡村文化面临的困境,我们应当多措并举,找到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26.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心的人不能做班主任,有爱心是一名班主任的最基本素质。 上一届我班有个女孩子叫高宁,四年级转入我班。上课没有一分钟能坐住,要么做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提不起一点儿学习的兴趣;老师提醒、批评她,她一幅爱理不理的样子,甚至跟老师顶撞;经常忘记带语文、数学等上课需要用的书;作业也不按时完成……于是,我试着找她谈话,希望他能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争取做一名好学生,可收效甚微。可在一篇周记她这样写道: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要生下我?难道生下我就是为了听你们天天吵架吗?难道你们就可以随意打骂我吗?在学校,我没有朋友;在家,我没有温暖和关爱;在这个世界,我真的想不起来还有什么可以留念的……看完整篇日记,我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同时也深感自己作为她的新班主任身上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27.
为考察自然联结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中部地区6所高校四个年级共7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自然联结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抑郁;(2)生命意义感在自然联结与抑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然联结对大学生抑郁的直接效应和生命意义感的中介效应均受到了感恩的调节,且这两种效应均在感恩水平较高时更为显著。在前半路径中,感恩增强了自然联结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在直接路径中,自然联结对抑郁的影响在感恩水平较高时更强。研究结果对于预防大学生抑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
张丽 《天风》2011,(10)
中国社会发展了,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了,但贫穷还没有消除。在城市的街边,在旅游景点的附近,在教堂的门口,我们常常看到躺在或是跪在地上、站在那里手拿破碗向人乞讨的人。社会新闻上常常出现,路边躺着一个看似重病的,旁边一个不断磕头的,向路人求钱治病,结果到了没人的时候就两人起身收工的骗局,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于是,面对每主日都在教堂门口乞讨者的基督徒们,  相似文献   
29.
Karmiloff-Smith提出的表征重述理论认为表征重述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为探讨练习是否能够提供表征重述的机会从而促进表征水平的变化,对2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进行数字分解组合任务的研究。结果表明:(1)练习背景下约有半数儿童的表征从内隐水平发展到外显水平,但其他儿童的表征水平没有发生任何变化;(2)练习背景下儿童表征变化的路线并不完全像Karmiloff-Smith设想的那样经由程序阶段到元程序阶段再到概念化阶段,而是存在其他多种可能的发展路线;(3)练习背景下儿童获得的表征的灵活性是有限的,即可以推广到近迁移问题上,而难以推广到远迁移问题上  相似文献   
30.
父母教育方式、社会支持对盲童孤独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娟  张丽芳  李永在 《心理科学》2002,25(4):493-494,505
盲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逐渐引起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盲童是视力残疾最为严重者。根据我国视力残疾的标准,视力残疾包括盲和低视力两大类,但由于习惯上称视力残疾教育为盲教育,其教育对象也就统称为盲童。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大陆现有视力残疾者755万,其中0—14岁的有18.1万人,其中有49.2%为盲童,6—14岁学龄阶段的盲童有7.81万人。在容易产生的心理缺陷中,孤独感是盲童非常典型的心理特点。由于与外界交往较少,容易形成内向性格、自卑心理及消极生活态度,但是国内盲童研究却较少注意盲童的情绪、情感问题,对盲童的孤独感缺乏深入的探索。因此,盲童孤独感应该作为心理学界的重要课题加以探讨,这对我国的盲童教育工作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