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5,(8):28-29
若我们思念宇宙的浩瀚、河山的壮丽、生物的繁多、人类的奇妙,我们会赞美造物主的伟大。《尼西亚信经》宣认,我们所相信的上帝既是“全能的父”,也是“天与地和有形无形万有的创造主”,整个世界(天与地)和其中的万有,无论是看得见的(有形)和看不见的(无形),部是上帝所创造的。上帝与世界万有的关系,就是创造主与受造物的关系。有关创造的教义,主要目的不是要描述上帝在亿万年前的工作,也不牵涉科学可否证明上帝的创造,而是要阐述上帝与世界的关系,从而让我们更认识、更敬爱、更信靠这位创造主,而他是我们的帮助(诗121:2;124:8;耶32:17)。  相似文献   
12.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5,(10):30-31
《尼西亚信经》第二段宣认“我们信独一主耶稣基督”之后,随即以较长的篇幅形容耶稣基督为“上帝的独生子;在万世之前为父所生,从光出来的光,从真神出来的真神;受生的,不是被造的,与父本体相同……”一般信徒对于“上帝的独生子”这句话不会感到太陌生,因为“独生子”是约翰著作对耶稣基督的其中一个重要称号(约1:14,18;3:16,18;约壹4:9),但随后的文字看起来不容易理解。  相似文献   
13.
全能的父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5,(7):26-27
《尼西亚信经》以“我们信独一上帝”开始,随即以“全能的父”形容这位独一上帝。我们所信靠的上帝,既是大有能力的主宰,也是慈爱的天父。  相似文献   
14.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5,(9):24-25
这个专栏过去三期探讨了《尼西亚信经》的第一段落,谈论了我们对天父上帝的信仰。今期开始我们进入了《尼西亚信经》的第二段落,这段落论及我们对主耶稣基督的信仰。相比起其它段落,第二段落篇幅明显最长。这个不难理解,因为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就在于对耶稣基督的信仰;这是我们信仰的独特性。我们基督徒不只是“信上帝”的人,更是“信耶稣”的人,是基督的  相似文献   
15.
卢龙光  关瑞文 《天风》2008,(6):38-40
引言 "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 (罗8:24).究竟盼望与得救如何相关?人是在盼望中得救,还是因为盼望而得救,抑或因得救而产生了盼望?这里所谈的"得救",到底是指终末的救恩,还是也包括从现世困苦中得到释放之意?不同的释经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解.虽然如此,他们都几乎一致认为,盼望是人面对困苦时的良药,而在困苦仍可以忍受的力量,乃是最终必获拯救的盼望.  相似文献   
16.
牧养忧郁者     
卢龙光  关瑞文 《天风》2008,(10):28-29
引言 “我的心灵消耗,我的日子灭尽;坟墓为我预备好了……我的眼睛因忧愁昏花,我的百体好像影儿……我的日子已经过了:我的谋算、我心所想望的已经断绝。(伯17:1—11)。昔日的约伯,虽然仍是充满着为自己伸辩的激情,但看他的言词,倘若他是现代人,恐怕已被认定是罹患了忧郁。在教会传统里,不乏类近忧郁的描述。斯通指出,基督教神秘主义者所形容的“心灵黑夜”,虽然并非与忧郁一样,但其状况不无类似。人处身于心灵黑夜,会感觉被上主离弃,亦对宗教仪式充满疑惑,感觉宗教仪式失去意义,这些都与抑郁的很多症状类似。他又发现七宗罪之一的懒惰,被埃及沙漠修士理解为一种习惯性的忧郁。懒惰影响人与上主的关系,经常使修士回避克己禁欲的操练,使他们感到一种使人失去心力的怠倦,或终日昏睡,或最终逃避社群,有的时候甚至逃避教会。  相似文献   
17.
18.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6,(10):30-31
“他为我们世人并为我们的拯救,从天降临”对于很多基督徒来说,耶稣基督最重要的身份,就是我们的救主。他降生为人,在十字架上为我们的罪受难受死,让我们得着拯救。可是,《尼西亚信经》第二段首先谈及的,却不是主耶稣基督的救赎工作,而是他与圣父上帝的关系;其中用了不少篇幅以不同角度(由“在万世之前为父所生”到“万有都是藉着他造成的”)肯定他是与圣父本体相同的上帝的独生子,有着与圣父上帝完全相同的神  相似文献   
19.
规范精神科护士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知情同意的告知程序.结合精神专科特点,参考有关文献,征得精神科医疗护理专家的意见并审定,确立了分阶段告知的程序.采用的告知方式有口头告知、书面告知、健康教育、咨询与答疑、个体化讨论与指导.多样化的告知方式增加了告知力度,彰显了人文关怀.分段告知程序显示了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对精神科护士履行告知义务具有指导性、实用性及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20.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7,(14):30-32
我们盼望死人复活,并来世的生命。阿们。我们在上一期看过了《尼西亚信经》谈洗礼的意义。洗礼的其中一个意义是与基督一同埋葬,一同复活:“你们既受洗与他一同埋葬,也就在此与他一同复活,都因信那叫他从死里复活上帝的功用。”(西2:12)因此,《尼西亚信经》接着宣信:“我们盼望死人复活,并来世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