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最近,中梵关系的讨论成为热门话题,政界、学界、教界及媒体都对之注目。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今年两会期间回答记者询问中梵何时建交时笑着反问"你着急啦?"其蕴涵神秘的妙答即刻就带来了人们的各种猜测。近期这一问题在不断升温,因此刘金光博士的新著《主教任命制的历史嬗变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刚一出版就引起了普遍关注。尽管问题敏感复杂,这部分量颇重的新著却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极为大胆地直接论及对中梵关系的全新理  相似文献   
12.
赵紫宸与中西神学之结合卓新平20世纪以来,如何构建中国教会自己的神学,走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基督教思想发展道路,已是中国基督徒所关注和努力以求的重要问题。中国基督教神学的创立,既包括基督教在中国文化氛围中的适应、认同和本色化过程,也不可缺少中华民族对基...  相似文献   
13.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基督教神学的创建,以及宗教号中国当代社会的关系,这些问题受到中国星舀教养、宗教并和知识养的睾遍关注。了主教这部文集的出版,M我们深入探究这些问题和找寻这些问题和找寻理想的解答提供了重要后边和思路。我们从事宗教研究尤真是基督教研究的学者,对这本文集的出版感到非常高兴,对能够系统读到了主教的真知灼见也感到棍外兴秦。从学术探究的角度采蕾,基督教因其在华传播上的特殊经历而使真“中国化”Z路走得极为艰辛。基督教在中国到中国星自教的发展,标志着基督教的音世性导地方性即本主性的有机结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基督宗教以基督“非以役人 ,乃役于人 ,为人赎价”的精神而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事业。中国教会曾有过基督徒在中国现代社会中究竟应为“先知”还是应为“仆人”的讨论。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国教会历史的回顾和分析 ,中国基督徒所达到的基本共识是 :在信徒仍作为少数“信仰群体”的中国现代社会中 ,其使命首先并不是以“先知”之姿去君临、而应以“仆人”身份去服务于社会 ,即以服务精神来发挥光和盐的作用 ,体现基督徒的人生质量和意义。当代中国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 ,其社会结构及体制正在改组、重构 ,作为这一社会细胞的人也因此而…  相似文献   
15.
卓新平 《天风》2017,(8):4-5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对世界文化尤其是西方文明的发展曾起到决定性作用。基督教最早形成于亚洲,具有东方文化的色彩和信仰特点,只是当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国教化以后,才逐渐演化为西方人的精神支柱和信仰形态。而在基督教的扩展发展中,基督教一方面在全球传播,不再只是西方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中宗教对话的困境与希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对话”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世界宗教界最流行的口号,其主旨也与整个现代社会中“对话”思潮及发展相吻合。在现代文明的氛围中,不同政治之间的相互沟通、各种文明之间的相互调适、宗教内外的相互对话,体现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其目的在于,既使彼此之间不能达到“求同”和“共识”,也要力求一种最大可能的“共在”和“共存”。因此,“宗教对话”在世界现代文明仍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状况下是通往文化共融、避免社会冲突、使人类真正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桥梁。它既体现出宗教信仰之本真,也反映了人类文明之睿智。 一、宗教对话面临的困…  相似文献   
17.
以往研究表明幼儿不能有效地整合利用路标等非几何信息,主要依赖几何信息进行再定向。即使能利用路标信息,也只是建立了靶物体与路标之间的直接联结,而不是用于空间再定向。本研究在矩形房间的四角设置颜色不同的档板作为路标线索,以平均年龄为3.5岁的幼儿为被试,结果发现,在几何信息与路标信息同时存在的情形下,幼儿可以整合利用空间中的几何信息与路标信息;即使只有路标信息,幼儿也能依赖路标信息结合左右方位感准确地再定向,这些结果表明幼儿能够充分利用空间中的路标信息以重新确定自己的方位。  相似文献   
18.
卓新平 《天风》2010,(10):20-23
<正>论及基督宗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基督宗教如何参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由于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基督宗教与中国社会在相互理解和接纳上仍存有一定的障碍或问题。"全球化"发展使基督宗教与中国社会的关系再次拉近,在这  相似文献   
19.
拥挤是环境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其内涵是对密度和空间限制的主观体验。拥挤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物理、社会、个人因素,拥挤可导致过度生理唤醒、负面社会行为和"失动机"。现有拥挤理论从环境刺激和个体行为反应等多个角度对拥挤进行了阐释。文章最后提出了中国文化背景下拥挤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正>郑筱筠: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讨论日益成为热门话题,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研究员、国家宗教局一司裴飚副司长、中央党校龚学增教授来"学术空间",讨论这个非常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