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百年文献学研究历程中,德国MEGA2编辑专家英·陶伯特的编辑与研究工作可谓至关重要。正是陶伯特首创了MEGA2试编卷中“费尔巴哈”章的编排架构,构想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完整版框架,并最终正式提出了时间顺序版“费尔巴哈”章。值得一提的是,陶伯特所构想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完整版是理解MEGA2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重要中介,它为我们在比较视域下编排中文二版《德意志意识形态》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德意志意识形态》最初的汉译本是1938年由上海言行出版社出版的郭沫若译本,关于郭译本的翻译时期问题,学界存在争论,笔者对比了《译者弁言》《郭沫若年谱》与1947年群益版《序》的记述,推测郭老1931年在日本千叶县的家中译完了此书。通过实例考察郭译本的译注、翻译术语与误译,发现郭译本的翻译底本非郭老在《译者弁言》中所称的梁赞诺夫版德文本,而是栉田民蔵与森户辰男翻译的,1930年作为《我等丛书》第4册出版的日译本,并提出中日学者在《费尔巴哈》章编译史研究中应共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理解,哲学界有多种不同的观点,诸如"实践唯物主义"、"人学"、"辩证唯物主义"、"实践人学"、"历史唯物主义"、"生存论"、"生活哲学",等等。笔者认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本中,马克思、恩格斯从揭示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真实关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边注",言简意赅,包含大量重要思想信息。注有"费尔巴哈"字样的"边注",其所注的正文部分告诉我们:马克思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批评,所指主要是费尔巴哈看不到自然界是劳动实践活动的产物,因而不懂得劳动实践活动在历史观方面的重要意义;由于费尔巴哈不懂得劳动实践活动的意义,使他看不到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把历史置于自己的视野之外;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针对的不是自然观问题,而是历史观中的唯心主义。其中,"边注2"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价值,表现为:它全面概括了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的思想历程;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人的类本质(即生产劳动活动)作了论证;进而揭示了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5.
广松版《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资本论》形成史上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阐发唯物史观的重要文本。这种历史观主要体现在共同体论、对比论、原始积累理论,这三者在逻辑上是相互联系的。然而涩谷版和陶伯特版都完全无视了的这种关联,割断了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在编辑原则上都是不合理的。而广松版则把这三者有机统一在一起,真正呈现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内涵,这恰恰证明了广松版的编辑原则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在广松看来,马克思哲学的发展在本质上就是从异化理论到物象化理论的范式转化,而《德意志意识形态》恰恰就为这种物象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形成史上具有的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主要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的主要部分形成于1845年至1846年之间,1846年其主要部分曾送交出版社,但因故没有出版。全文第一篇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没有完成,加上手稿的部分佚失和损坏,马克思和恩格斯去世以后,各种版本各持己见对此进行了不同的编辑。我们在此发表两篇《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讨论的文章,以纪念其主要手稿形成160周年。  相似文献   

7.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科学的空间正义思想形成的标志性著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通过对城乡关系、全球化、资本扩张、殖民地、住宅、"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空间问题的非正义性的批判和揭示,隐性表达了空间正义思想,并从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实行共产主义革命和建立真正的共同体三个方面对如何克服空间发展的非正义性,实现空间正义做了解答。阐释马恩当年形成的空间正义思想对推进空间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对解决我国当前发展实践中的空间不平衡性问题具有极强的理论效应。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年鉴2003>(2004)刊载了由陶伯特主持编辑的暂定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I.费尔巴哈"章新版编辑样稿,这一编辑思路也许在各个手稿的文献学分析上获得了成功,但在全书结构却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新世界观的内在有机联系.此版的编者们执迷于所谓的"去意识形态"的文献学解体,这最终将对整个<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学术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和马克思分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誊清稿上,插入了一句对动物是否对他者具有"关系"的断言。马克思和恩格斯语境中的"关系",不是泛指对个体事物的单纯超出和在概念中对诸个体的共同把握,而是注重事物对事物所施加的行为和影响。"关系"的这种行为施加的含义,具有施-受的方向性。关于这种狭义的"关系",马克思还将意识纳入其中,将意识视作一种特殊的行为,当作特定的"关系"。恩格斯则更加严格地界定"关系",并不纳入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表述分歧,是在对事情具有基本共识的前提下,带有个人色彩的言说方式的差异,并且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草创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10.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排序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克俭 《哲学动态》2006,3(2):13-16
主要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的主要部分形成于1845年至1846年之间,1846年其主要部分曾送交出版社,但因故没有出版。全文第一篇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没有完成,加上手稿的部分佚失和损坏,马克思和恩格斯去世以后,各种版本各持己见对此进行了不同的编辑。我们在此发表两篇《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讨论的文章,以纪念其主要手稿形成160周年。  相似文献   

11.
张伟 《四川心理科学》2014,(18):209-209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标志唯物史观形成的重要著作,文中阐述的许多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都已是初具成熟形态,尤其是对有关社会分工问题的诠释更为系统、全面,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分工的本质、社会分工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作用的认识进入了新的阶段。在全球化视野下,系统梳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分工思想,有助于我们正确分析和解决国际国内的矛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施蒂纳发表攻击费尔巴哈关于人和类的观点的著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在施蒂纳看来,人或类这个概念是自由主义即共产主义的哲学基础。他主张个人的解放,反对个人在国家中的政治异化、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的社会的异化和在人或类(前两者的基础)中的“宗教的异化”。马克思批判了施蒂纳的“自由主义的”主张,指出了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和通过何种现实的革命运动,才能实现个人的解放。但是,仅仅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革命观时谈到了个人解放这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德意志意识形态>创作160周年和广松涉逝世10周年,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南京大学中日文化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研究及其当代价值暨第二届广松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4月23~24日在古城南京举行.中日学者70余人与会,大家围绕<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创立过程中的作用、广松版<德意志意识形态>及其当代争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4.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标志唯物史观诞生的重要著作。遗憾的是,这部著作在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并未出版。因此,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作的有关"两厚册八开本"未能在威斯特伐里亚出版的说明就成为困扰学界的历史之谜。本文通过对MEGA~2第Ⅲ部分即书信部分,特别是对他人在1845—1847年写给马克思恩格斯的书信的考证研究,基本重建了那段历史,从而揭开了这一历史之谜。这有助于学人更深刻地体会《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珍贵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圣麦克斯"部分和《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为文本支撑,通过对马克思、施蒂纳、费尔巴哈三人思想关系的细致考察,指出:其一、正是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批判,使马克思意识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危险所在,即马克思既要反驳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又要防止自己陷入施蒂纳的极端个人主义;其二、正是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批判迫使马克思改变自己的哲学立场,最后使马克思转而批判了费尔巴哈也批判了施蒂纳本人。  相似文献   

16.
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新历史考证版的有关资料看,卢格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年黑格尔派成员中,卢格与其他成员思想上的不同主要在三个问题上体现出来:宗教批判与政治批判的关系、对黑格尔纯粹理论立场的批判、民主主义的政治立场。因此卢格不能简单地被等同于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中的那些德意志意识形态家。  相似文献   

17.
160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写出了划时代的标志性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正是在这本书中,马克思承接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创新性成果,并将其进一步深化和升华,系统地提出和论证了“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最终完成了自《手稿》开始的哲学革命变革。实践唯物主义作为“新唯物主义”的表现形态,其根本特征是强调实践,凸显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它实际上是马克思对传统人学思想的革命性的改造和提升,是深刻体现了划时代哲学革命变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复杂内涵的理解的角度考量,甄别和辨析“马克思一恩格斯思想关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方面有助于改变过去国内学界存在的过于宏观和笼统的毛病,提升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专业化水准,另一方面有助于矫正西方学界有的学者过于纠缠细节和个案而出现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形,注重实证,但又不“唯实证论”。就《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看,马克思是其核心思想的主导者和首创者,恩格斯参与了这项理论建构工作,是绝大多数文稿的誊写者、修改者,二人在思想的容量、视野的扩展、思维的推进、逻辑的力量和思考的深刻等方面存在一致性,但又有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孙乐强 《学海》2011,(2):146-150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这两个文本中,马克思打破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单向模式,详细分析了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的反作用,进一步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看到,无产阶级并不像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预言的那样,彻底摆脱了资产阶级国家意识形态的束缚,成为共产主义革命的真正代言人,相反,他们却陷入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金钱拜物教的漩涡之中。但马克思认为,这种束缚是暂时的,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工人必然会冲破意识形态和拜物教的牢笼,上升为自为的革命阶级。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相比,这两个文本无疑在主体向度上深化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0.
《德意志意识形态》“圣麦克斯”章旨在批判施蒂纳所著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在批判的语境中,马克思、恩格斯开启了他们关于宗教的阐释,具体关涉到“宗教根源”“宗教本质”“宗教史观”以及“宗教消亡”等议题。在此章中,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点对点”地批判了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宗教叙事,同时也对整个德国“现代哲学”普遍信仰“批判”力量的做法作出了必要的回应。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批判,彰显了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独具的价值和魅力,从中可以感知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形成时期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以及批判性、非体系性、开创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