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宗教伦理视野中的生态大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动态活性大系统。它不仅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 ,任何生命体均只是地球生命圈中的一部分 ,而且各部分与其他部分处于有机联系的伦理关系网络之中。这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和谐发展不仅是宗教生态伦理的内在要求 ,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创建人类理想家园、人类新文明的进程中 ,宗教生态伦理思想 ,将愈益显示其不可忽视的强大内力  相似文献   

2.
鲁道夫·奥伊肯(Rudolf Eucken)是德国生命哲学的代表人物。他重视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意义,并在价值评判上与以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产生了分歧。他通过对康德哲学真理观的批判,反对认识主体与道德主体的分裂;通过分析黑格尔哲学的伦理观,反对国家伦理对个体价值的压制。他肯定了儒家伦理中的整体性与超越性,在后启蒙的视野中对儒家伦理提出了新的思考角度和追问方式。  相似文献   

3.
论伦理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存的伦理关系是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的历史性统一,伦理关系本质上是现实合理性秩序中的关系,是有主体精神渗透其中并通过道德、法律、习俗等规则体系维系的关系,它的首要问题是秩序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研究伦理秩序应把道德和伦理两个概念加以区分;伦理秩序的顺畅和谐在于道德的有效调节,也在于法律的有效控制。伦理秩序在社会变革中经过必然与自由的辩证运动,使矛盾化解,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和谐社会应当是以公正支撑的合理的伦理秩序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我国医疗行业的医学道德教育效果一直欠佳,其原因与我们对医学道德本质的认识存在误区有关.我们应当承认道德的价值是在协调利益关系时维护公平互利性,在处理医患利益关系时也应当建立一种相互平等、公平互利的医德实践理念和机制.  相似文献   

5.
否定普遍伦理存在的主要理论是道德相对主义。对道德相对主义的批判已经在诸多层面上展开 ,但是对这一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人们仍然缺乏深刻的认识 ,这极大地影响了我们对道德相对主义的深刻分析和对普遍伦理的深入理解。一、道德相对主义的方法论基础是什么 ?在现代 ,人们大多认为 ,道德相对主义是建立在非理性的基础上的 ;在它看来 ,信奉任何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都是没有充分理由的 ,也是不需要理由的。相反 ,人们认为 ,启蒙运动以来的道德普遍主义则是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 ,康德和启蒙运动思想家所追求的是“普遍理性主义伦理”。但是 ,如果…  相似文献   

6.
当代道德生活中底线伦理问题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学科基础。对于底线伦理问题的考察,必须把它纳入到关于整个社会道德生活的理论框架中去。底线伦理确立社会制度的基本道德和个人行为的基本规范,成为解决重大道德问题的共同信念的伦理基础,又受到在根基和多元互动中的终极关怀的支撑和超越,有机地形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结构。作为个人行为规范的底线伦理的保障,主要有待于文化生态的完善;至于作为社会制度道德的底线伦理的保障,则呈现出更复杂的状态:以合理界定国家和公民之间相互性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为核心,处理好和平、自由和正义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城市社区伦理的本质就是社区各主体在交往实践中相互对待的关系原理。城市社区作为一个伦理实体,其伦理的本质蕴含于其内在的伦理关系、伦理规定、伦理秩序和价值指向中。交互主体性的伦理关系是城市社区这一伦理实体的本质内容,也是社区生活得以合理展开的伦理基础;相互承认、相互尊重的伦理规定是城市社区这一伦理实体的精神,也是合理的社区秩序得以建构的价值尺度;普遍向善的道德共同体是城市社区这一伦理实体的灵魂和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8.
韩承敏 《学海》2006,(6):76-79
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城市伦理是站在城市的伦理纬度,来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研究在城市生活、城市发展、城市管理中所遇到的社会道德问题。城市居民的公德意识和道德水平是处理公共领域事务的重要因素,市民公德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城市现代公共领域、有利于城市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有利于城市市民个体与城市共同体良性互动,有利于城市文化底蕴充分发挥作用,使城市独具特色。城市伦理视野中市民公德建设的五个途径是:提炼城市公共主流伦理、加强城市道德立法、突显城市器物与精神情境、优化城市舆论教育手段、使社区成为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开展的载体。  相似文献   

9.
正义和善是政治和伦理最基本的概念,伦理与政治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在黑格尔看来,政治本质上是伦理性的,政府是自身反思的、现实的精神,是普遍性的人格化,体现了善的本质;国家即为伦理实体,是伦理理念的现实.此外,黑格尔从当时现实政治问题出发,还对公共权力和财富的"精神"性本质作了规定.黑格尔的政治理论不仅为理解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而且为我们走出现代政治困境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0.
钱焕琦教授的新作<教育伦理学>在以往研究和积累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教育伦理状况和道德呼唤作了全面而又细致的分析和阐述. 首先,创新了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钱焕琦教授认为,教育伦理学应当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将一切与教育相关的伦理关系摄入自己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女性伦理与礼仪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女性伦理与礼仪内容庞杂,糟粕精华并存。现代女性伦理与礼仪建设应当摒弃其中维护男性特权,束缚女性人身自由的非人道性的糟粕,承继其中具有现代价值的精华,从而建立人道、文明、科学的现代女性伦理与礼仪新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医德教育对现代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德医风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特殊职业要求医务工作者应具有高尚的医德,而高尚医德的培养应从医学生教育阶段开始,努力提高医学生的医德素养。我国传统的医德教育方法,如医学生人品的选拔,老师言传身教,徒弟满师传统等等对于培养现代医学生关爱病人、救死扶伤的医德风范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学存在自身缺陷的依据、原因、现象及其后果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 探讨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存在的自身缺陷、根本原因和现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后果。方法 明确指出现代医学的理论主体就是实验医学,指出现代医学理论体系所存在的自身缺陷是由于过于依赖实验医学的研究方法而造成的,通过对世界医学发展史上医学与哲学之间关系上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全面阐述了现代医学在对人体研究上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指出现代医学理论之所以存在自身缺陷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科学地认识实验医学和经验医学各自的优点并加以合理地利用,列举了现代医学理论存在自身缺陷在基础与临床方面的具体现象及其后果。结论 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存在着难以自我完善的自身缺陷,并使其发展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4.
医学哲学是临床医学创新的不竭动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受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现代医学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有自身的局限与不足.医学哲学是医学精神的精华.哲学的本质是批判,是创新,是全面地、发展地认识问题,促进事物前进、发展.哲学是医学创新的不竭动力,确定医学的历史方位,引导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是解决当代医学前沿中难点、热点问题的钥匙,促进临床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和"以健康为中心"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5.
传教士在中国近代的医疗活动促进了西医的传播和发展,培养了医学人才;借鉴了国外管理体制,提供了医学教育模式;发扬了医生职业道德,解除了人民疾苦;建立了乡村医疗网,揭开了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序幕。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学应当融入现代医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医药目前生存状态堪忧。中医药由于缺乏吸纳一切科学成就、校正自身差错的结构体制,缺乏坚持实证主义科学精神的价值取向,缺乏将经验认识转变为科学认识的线路,因而使其远远落后于现代医学。中医药只有融入现代医学才有出路。  相似文献   

17.
人文精神是医学科学的旗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是医学科学的旗帜,主导和把握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方向。在现代社会各种复杂的因素影响下,医学与人文的关系受到严峻挑战,出现了医学脱离人文的倾向。纠正这种倾向,重新建立医学与人文之间和谐互动的关系,实现人文对医学的引领和把握,是现代医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传染病防治中传统的医患关系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无论是医方还是患方都体现出强烈超医学性和社会性,在社会大防治的概念下医患之间出现一定的界限模糊甚至角色重叠。现代传染病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审视医患关系的新视角,引发人们关于医学发展、社会道德的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医学方法是医学理论发展的显著标志。随着医学方法由自然观察、科学实验到循证医学的依次演进,医学也由古代医学、近代实验医学日益提升为现代循证医学。客观、辩证地认识医学方法的演变过程,对于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先进的循证医学法,促进人类医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中医患沟通视野下的医学涵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派生出许多新生事物,对医学与医疗影响深远。其中,医患沟通作为当今中国医学界高度重视的新概念与新行为,与现代医学模式相吻合,引发出医患双方的共同目标——健康生存,进而推导出现代医学内涵及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