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圣诞节我们纪念耶稣降生成人,住在我们中间,为人典范的奥迹。复活节我们纪念耶稣受苦受难,死后埋葬,第三天从死中复活获得新生命的逾越奥迹。而他战胜死亡所用的武器就是十字架,他用十字圣架救赎了普世,使所有的人在耶稣内都是新的受造物(格后5:17)。藉着他洒在十字架上的血,天主缔造了天上与地下的和平,天主愿一切与他重新和好(哥1:20)。为此十字架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工具,促进人与神、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融。  相似文献   

2.
张有奎 《现代哲学》2015,(3):1-7,24
拜物教是马克思学说的重要范畴。物、物化和物象化概念是一组与拜物教密切相关的概念群。拜物教之"物"有两重意蕴:一是物与物的关系掩盖着人与人的关系,人在观念和行为方面认同物的逻辑;二是物与物的关系隐藏的人与人的关系不是泛泛之论,而是特指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拜物教之"物"的社会表征主要有四个方面:人役于物;抽象化、形式化;合理化、算计和效率;流动性。物之解读的意义在于,既看到当今物之时代强调规则、秩序、能力、形式的必然性和进步性,避免简单化的道德批判,又看到它的局限性和现实超越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3.
夏新穗 《天风》2008,(5):5-7
十字架本是古代罗马帝国处死犯人的极刑,是羞辱的记号,但却因为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的被钉,成为神救赎的标志.对耶稣基督钉十字架持什么样的态度,是检验一个人信仰的试金石.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家的形成与祭祀的集中密切相关--或者说,通过对祭祀对象的掌握而掌握对不同民族的权力,这是中国国家形成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人与神的关系既体现为人与祭祀对象的关系,也体现为人与神的代言人-巫师集团的关系,它使中国的王权与神权一直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这在中国商代有着鲜明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内容与形式不断变化的哲学的主题是人与人生存的世界的关系。深入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必然导致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人似乎处于无可回避的逻辑“悖论”之中。一方面,人是有限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人必须作为主体而有所作为。总之,就能力、时空而言,人是有限的;但是,人必须像无限者一样去行动。人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贯穿于哲学一切领域之中,是哲学世界观最根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崇助 《天风》2006,(10):37
使徒保罗对哥林多教会说:“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并非保罗其它的不知道,而是对保罗来说,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是他传福音的重点。耶稣基督钉十字架就是除去和好的障碍(罪),使神人和好、人人和睦、人与万物和谐。十字架的福音是和好的福音。十字架“一竖”开通了神人之间的路。“一横”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十字架使人与神,人与人和好。神藉主耶稣在十字架上钉死,来作成这救赎的大工。“和谐”、“和睦”、“和好”是十字架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7.
刘美纯 《天风》2018,(10):32-32
对于基督徒来说,十字架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但却不仅仅是一个标志。主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参可8:34,和合本2010)跟从耶稣的人,必须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他。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跟从耶稣所走的是一条十字架的路。旧约记载,十字架是羞辱和诅咒的象征。"人若犯了死罪被处死,你把他挂在木头上……被挂的人是神所诅咒的。"  相似文献   

8.
在希伯来圣经中,《约伯记》颇具特色,其文本中对立的激烈程度和意义的含混,令读者印象深刻。笔者从《约伯记》的文本入手,认为该经卷突出呈现出一种张力(Tension)关系,这种张力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两种思维逻辑间的张力、信仰与怀疑的张力以及人的界限与神的意图间的张力;张力关系的三个方面又分别与《约伯记》成书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神学观念和哲学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对《约伯记》的张力考察,笔者在阐明《约伯记》所具有的文本特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该经卷所蕴含的丰富的神学、哲学观念。  相似文献   

9.
陈永涛 《天风》2018,(4):25-25
不可否认,基督教是以神为本的,尽管其也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可以说,基督教既是以神为中心,又是以人为中心的。或者说,是在对三一上帝信仰的框架下,体现出对人和世界的关注。希伯来圣经特别强调,一个蒙福的人生包括上帝对那些敬虔信仰的人在物质方面的祝福。从强调对上帝的信仰这方面来说,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05,(7):40-40
十条诫命的道德命令显然是以神的慈爱和公义等属性为基础的。十条诫命的头四诫是关于我们与神的关系及对神的责任,后六诫规范了人与人之间当有的合宜关系与职责。圣经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基于人与神的正确关系上的。  相似文献   

11.
论新时期社会交往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交往中的物质交往、精神交往、政治交往、网络交往和两性交往的普遍发展将对人的全面发展理想目标的实现起重大促进作用。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在现阶段的实现目标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必将推动社会交往的普遍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冀慎杰 《天风》2002,(7):32-32
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被罗马帝国派驻犹大省的巡抚本丢·彼拉多钉死在十字架上,以无罪之身在十字架上担当了世人的罪,完成了父上帝对世人的救赎。千百年来,全世界千千万万的人靠着十字架的功劳,藉着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宝血,蒙恩得救,罪得赦免。十字架是救恩的象征,是荣耀的象征,正如赞美诗216首中提到的那样:“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十字架的光辉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人来归向主,成为主的门徒。一个真心悔改,愿意接受耶稣基督作救主的人,他(她)一定会背起十字架来跟从主。感谢主的恩典!他把我们从万人之中拣选了出来,引导我们走上了十字架的道路,使我们成为同路人。让我们  相似文献   

13.
许彬 《天风》2014,(7):56-56
圣经中有很多令人神往的画面,何烈山上的荆棘、巴比伦河畔的哭泣、各各他山上的十字架……自然也少不了雅博渡口上的神人角力。因着这一次的角力,雅博渡口有了它新的名字:毗努伊勒。雅各也有了新的名字:以色列。  相似文献   

14.
同工     
朱仕权 《天风》1996,(5):28-30
本刊去年12期刊登专题讨论同工相处的问题,但觉言犹未尽,现在再刊出几篇文章。同心合意是教会兴旺的保证,是基督在世时恳切的代求。要做到同心合意取决于在神家中负责的同工。同工之间如何保守合一,处理好各种关系,不仅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更需要为之付出努力,去实践十字架舍己的教导。  相似文献   

15.
面对着朝夕相对的十架,它给我们带来的是怎样的影响?对于我们这些立志跟随主的人来说,十字架究竟意味着什么?主要分四个方面来看。  相似文献   

16.
卡尔·马克思把以自由人为目标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看作是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与理想构思;托马斯·阿奎那所谓的"人的全面自由"本质上是"蒙恩"之人的精神灵性向着无限终极实在的自由翱翔.两种观点共同指向人存在的内在诉求--神圣与世俗的共构.解放与救赎在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对人的自由与解放、内在与超越的关注与期许是两位思想家的共同理想.人的全面自由、解放就是从肉体到精神的通透的、彻底的摆脱桎梏--无论是共产主义与人存在的自由之境,还是基督救赎与人的存在的神恩之境,都将是一个向着终极目标、终级理想迈进的永恒开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李钦峰 《天风》2003,(10):36-37
建立正确的神、人关系,这是每一位基督徒都渴慕的,同时也是传道人传讲较多的信息。因为在这种关系中,我们才可以更深地经历神、认识神。  相似文献   

18.
在资本原始积累的初期,马克思就看到了它的反生态性。土地异化是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必要条件。资本家掠夺式地对待土地,导致土地肥力衰退和生态环境破坏。在批判资本主义农业时,马克思论述的关爱土地的"好家长"观点和土地养护的生态农业措施等理论,都展示其"人与土地伦理关系"思想。这比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思想早了大约近一个世纪。马克思的上述思想对我们正确认识人与土地的伦理关系,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滢 《心理科学》2007,30(4):994-994
林崇德的文章从中国的社会现实出发,提出了有待中国心理学家研究的迫切问题,进而强调"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主张.该文提出"和谐社会的三个空间是自我关系、个人与他人关系和个人与社会关系",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是一致的,从而表明,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对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爱的枷锁     
沉小石 《天风》2002,(5):30-30
几天前到一间乡村教堂做礼拜。古朴典雅的教堂里整洁清新。圣台上整齐地摆放着灯盏和鲜花,墙壁上的十字架高高地悬挂。十字架的下面镶嵌着“神爱世人”四个大字。弟兄姊妹用漂亮的装饰纸分别在“神爱世人”的周围圈了一圈。前三个字圈过后很醒目,但“人”字圈上之后就变成了“囚”字。这样读起来就变成了“神爱世囚”。无意识的装饰竟使我想起了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