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这篇文章从新闻传播学视角出发,从中西思维的不同、外宣翻译的质量要求高、语言的发展性、西方媒体在意识形态上的“一阵论”以及我国优秀的外宣翻译人才的缺乏方面探讨中国外宣翻译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外宣翻译提出了建议和展望,这对中国的外宣翻译有很大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翻译审美是指译者以原文文本为主要审美客体所进行的一系列审美心理活动。而在翻译审美活动中翻译主体应具备怎样的能力,成为整个翻译活动的前提及基础。马建忠先生提出的“善译”翻译观一直以来都得到翻译界的好评。笔者以为我们可以从“善译”论中找到答案。本文将从语言感应能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创造能力三个方面解读审美主体。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考察了朋友概念的历史变化,然后比较了友爱和仁两个基本概念,这些是全文的铺垫。本文主要从“信”和“乐”两个方面比较了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朋友观。“信”为友道之基,这是《论语》强调“信”的原因所在;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同类型的朋友“信”的情况不同,有的无“信”可言,有的靠法律来保证,有的靠道德来保证,有的则是朋友本身应有之义。朋友为人类生活带来快乐,孔子认为这种快乐是“仁道之乐”;亚里士多德认为是“理性之乐”。比较有助于我们认识两位大师的伦理、政治以及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中“功能对等优先于形式对应”的翻译观,对《伤寒论》两种英译本中病证名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并从借用西医术语,实现功能对等;调整或增补语义,力求接近对等;采用音译,达到特殊对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求能为准确翻译中医病证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杨仁山与日本净土真宗僧人小粟栖、释龙舟之间净土观的互相论辩为内容,探讨二者净土观的差异。认为杨仁山的佛学路径是从《大乘起信论》入禅宗,并钻研华严、净土,后导归净土;其净土观具有禅净双修的特征。日本净土真宗则认为末法时期众生只能完全依靠弥陀愿力,以纯他力得到解脱,极重信愿。同时,二者的净土观皆以"信"作为理论主线。  相似文献   

6.
“忠”与“信”作为传统的政治伦理范畴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特定的内涵 ,对整个民族精神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信”作为一种道德之德 ,在古代的道德体系中 ,从属于作为伦理之德的“忠”。要实现二者的当代转换 ,根本的途径是既要保持二者的核心价值 ,同时将作为伦理之德的“忠”转换为个体的道德之德 ,而将作为道德之德的“信”普遍化、制度化为全社会的伦理之德 ,赋予“忠”、“信”新的内涵从而使其具有恒久的道德价值。  相似文献   

7.
这是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的代表,应邀参加在厦门市举行的“中国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的论文。文中提出了总结中国经济特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崭新的思路,即从精神文明建设的“文明观”、“结构观”、“发展观”、“实践观”和“战略观”这五个方面来考察,认为不仅要使这“五观”俱全与“五观”端正,而且要避免“五观”缺损和“五观”错位,并依据实践的呼声,建议调整“两个文明”的提法及完善精神文明内部的结构,才能从理论的高度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作者的上述看法,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兴趣。现将全文编发,以便进一步争鸣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脾虚与胃黏膜损伤的相关性从中医发病学、病机关联观、证型归纳属性及治法归类等4个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中医脾虚的病理状态为胃黏膜损伤提供了客观条件,而胃黏膜损伤因素则又易加重脾虚证候,二者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相关关系。其观点为构建“从脾虚论治”胃黏膜损伤性疾病的治则观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自由的主体性即人在自由中所具有和凸显的主体作用。社会主义阶段的宗教信仰自由既是权利、也是能力,亦是状态。社会主义阶段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必须汲取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核心内质,彰显“权能型自由观”基本特征,在保证人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同时培育人自由信仰宗教的能力,突出宗教信仰自由的主体性,这是社会主义阶段宗教信仰自由的核心特征。强化人的宗教信仰自由的主体性,需要弘扬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发挥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在构筑理性世界观、培育人的“信仰理性”、实现“人的本质的复归”的作用,让人真正自主掌握“信”、“不信”、“信什么”的三重信仰自由维度,才能真正彰显社会主义阶段的宗教信仰自由。  相似文献   

10.
从达摩人华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观,历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传到到六组惠能时,更加彻底的“中国禅”开始确立。从达摩到惠能,禅宗要义一直在逐渐演化,达摩禅的要旨是“壁观”,以清净本性了悟佛法,强调“渐悟”,惠能则强调明心见性,“顿悟成佛”。新禅观基本思想的确立为中国禅宗寺院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1.
港岛闻道     
1999年3月,笔者赴台湾出席“第三届海峡两岸道教学术研讨会”返回时,在香港停留了数日,受到香港信善玄宫罗紫彦、侯阙豪、陈观威等道长十分热情的接待。罗道长不顾高龄,陪同笔者参观了信善玄宫、信善紫玄观、青松观、蓬瀛仙馆、黄大仙等著名道观:侯阙豪道长是一位书法家,他的颜体榜书很有功底,特书写“道法自然”条幅赠我,既是道教名言,又是书法佳作,成为与侯道长友好交往有纪念意义的墨宝。在香港期间,罗紫彦道长联我拜会了在生活费内外享有盛誉的青松观创建人侯宝垣道长,侯道长已经88岁高龄,是香港道教联合会第十四届理事会…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文学研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文学史观念日益丰富,在现当代领域“大文学史观一、“20世纪文学整体现”、“重写文学史”、“两岸三地文学走”等新的文学史理论范畴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其中,“重写文学史”现惫蕴含的关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意识形态性”和“去意识形态化”的矛盾,以反话语霸权的解构等问题启发了本文对“重写文学史”观念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13.
吴猛  和新风 《学海》2002,(5):80-84
罗尔斯的“万民法”理论尽管和康德的《永久和平论》有着种种关联 ,但决不是后者的现代版。二者有着深刻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和平观”的具体方面 ,更在于二者从根基上相去甚远 :康德的永久和平论是以其道德哲学为基础 ,以形式的实践理性为核心的批判理论 ;而罗尔斯的万民法理论则是以一种实用主义的姿态、紧紧围绕现实的计算理性出发、为“宪政民主社会”的现在和未来作辩护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中西诚信观的比较及其启迪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诚信在中西方都得到普遍的重视 ,其内涵也基本相近 ,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既有社会历史方面的根源 ,也有思想文化上的原因。中西诚信观各有长短 ,新型诚信观的建构和我国诚信社会的建设 ,应将二者结合起来 ,吸取中国传统诚信观重自律、重人格信任与西方诚信观重他律、重契约信任的合理因素 ,从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机制和个人信用机制、加强现代诚信观的宣传和诚信意识的养成教育等方面入手 ,打造“诚信中国”。  相似文献   

15.
试论以巫啸、符法为中心的岭南民间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岭南俗信是一种独具特质的民间文化,这一特质深受岭南特殊的环境、气候、物产、族属等因素的影响,使之有别于内地较为混一的俗信。早在唐宋之际,人们就已认识到岭南俗信所具有的特异性,而将其称之为“南法”。本文通过对岭南巫啸、符法两种不同类型俗信的考察,以观原生俗信是如何保有其地域特质,而移植俗信由域外植入后又怎样被赋以本地化特征的。  相似文献   

16.
以《管子·幼官》两种英译的对比分析为入手点,从词语溢出量、理解和表达三方面比较了李克和翟江月译本,通过比较数据分析了译文暴露出的问题,指出两位译者的翻译观不同,进而讨论了李克的翻译观和李克的翻译方法,认为李克的《管子》译本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苏联正在从社会主义“停滞”时期走向全面改革,其哲学理论也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从1985年苏联科学院哲学所所长斯捷贝提出哲学研究的改革任务,到1988年10—12月苏联科学院及一些高等院校的哲学单位进行的重大人事变动,显示了苏联哲学改革的坚定立场。这场哲学改革体现着苏联全部社会生活的“新思维”,日下,改革的征兆已经从几个方面萌生了出来。政治与哲学。这几乎是中央集权社会主义国家的共性问题,直接关系到民主的进步和哲学的发展。过去,苏联哲学界大都偏重于强调二者的联系,实际上将哲学看作为政治的“婢女”,仅仅赋予其政策和决议的宣传、论证职能。现今苏联哲学界却倾向于注重二者之间的区别。一部分学者认为,哲学是意识形态,但不能归于意识形态。另一些学者走向极端,主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诚信观的特点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诚信观中关于“诚信”的基本内涵和要求。“诚信”是一个伦理学意义上的完整范畴 ;同时“诚”与“信”又是两个分别有着不同含义、相对独立的范畴。中国传统诚信观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形成了重视和要求实事求是的精神 ;重视诚对信的根本制约关系 ;重视和要求对善的不懈追求 ,寻求诚信的正当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继承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圣经》的上帝观与《论语》的天神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中的上帝观与《论语》中的天神观 ,在形上、形下的概念范畴中 ,异中有同 ,即二者同为至上神 ,高于人类之上 ,令人敬畏 ,同样具有明辨力和赏罚力。同时 ,上帝与天又都显现于人事尘世之中 ,通过世人的生活展示了自身的存在 ,最终都具有了道德意义 :爱、善、义、信、美、真等 ,从而将其体现的形上之义和形下之义合而为一 :“神人合一”与“天人合一”。这两种不同的观念 ,寄托了《圣经》与《论语》各自的道德精神、社会关怀以及各自理想与希冀的趋同性。  相似文献   

20.
林倩 《法音》2001,(8):10-13
佛典中常见的“自性”一词,对应的是梵文Svabhāva,这个词的前一部分“sva”表示“自己”(self)或“自己的”(one's own);后半部分“bhāva”意为“存在”、“有”(existing; being)。二者结合,表示事物特殊的、不通于其他的存在状态。在中观派看来,这个词与“诸法无我”中的“我”是同义语,表示众生对事物所执取的本体、本元,一种实在性的存在。 龙树在《中论·观有无品》中,着力破除“诸法各有性”的错误见解。他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 若法有自性,应是“自成”的,不应从因缘生,不应待他而有。其论中说:“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