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曾子作为孔子七十二贤弟子之一,对孔子的孝道无限膨胀和扩大,成为中国古代传统孝道理论的集大成者,其孝道不仅对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在当代仍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孝道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中最为显著的伦理观念。作为最早的诗歌集,《诗经》所反映的孝道思想,表现在家庭情感、社会宗教以及道德教化的三重层次。家庭层次中,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是孝道观念产生的基础。社会层次上对孝德的重视以及祖先崇拜的出现,表明孝道观念已经超越家庭层次,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孝道思想发展出的后人对祖先之德的自觉承继,具有道德教化的社会意义,这是《诗经》所反映的孝道思想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3.
被古人视为至孝、尊为“宗圣”的曾子,是春秋末战国初儒家孝治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孝道观,将孝视为道德核心、法制基础、治世大计,是人类对天道自然的仿效,更是个人人格修养的目标。其孝道伦理思想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4.
孝道思想是道教的重要内容,其产生时间较早,并受到道教产生前背景观念的影响。道教早期文献《太平经》具有大量道教孝道思想的表达,并且具有代表性。本文通过对早期道教孝道思想产生的背景和对《太平经》文本的分析,得出道教早期孝道思想两重意蕴,即世俗层面和神圣层面,并指出道教孝道思想的最终落脚点在效法天地、顺其自然。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的孝道与成就动机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以广东省两所中学的213名学生为样本,将孝道的四个因素和成就动机三个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察,以揭示中学生的孝道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孝道的四个因素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孝道与成就动机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女学生在孝的尊亲恳亲、奉养双亲和护亲荣亲三个因素中得分显著高于男中学生;尊亲恳亲和护亲荣亲能够有效地预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  相似文献   

6.
以报恩为理论根基,佛教孝道始终保持着自己宗教伦理的基本特色,从而在孝道内涵、孝道境界以及行孝方式上与儒家孝道发生了歧异.总体上看,佛教孝道的慈悲、平等精神,与儒家孝道对尊卑上下等级秩序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佛教孝道浓厚的出世、宗教色彩,也与儒家孝道世俗、人间的面貌大相径庭,并由此而成为对儒家孝道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7.
“孝”在儒家传统中发挥着双重功能,既是公共生活的规范,也是家庭生活中的个 人美德。作为公共规范的“孝”,往往意味着公共生活中的政治品格和家庭伦理生活的顺从 关系,被统治者所关注、舆论所监督、公权力所保障,由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孝道 ”可能演化为一种“道德表演”。作为私人美德的“孝”,建基于家庭成员的 “互爱”,它出于个体的意志自由和道德自愿,更加具有真实性,体现了血缘之亲和家庭 之爱。现代意义上的“孝道”有必要弱化“孝”的公共规范色彩,而提升其作为一种个人 美德的意义,提倡从意志自由和情感自愿的角度去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互爱关系 。  相似文献   

8.
孝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作用包括道德教育、稳定社会和民族凝聚的功能。中国孝文化中的精华成分体现其对人类文明的普遍价值,从而决定了孝文化所具有的现代意义。通过对孝文化的改造实现孝道伦理的价值转化,通过孝道文化的教育实现孝道伦理的弘扬。  相似文献   

9.
净明道依据天人感应原理,认为孝道感应意味着人心与天心的契合。心性论视域下的孝道感应,由"元气"贯通人心与天道,并藉此而作用于天地。元气因人心"内营"而引发,孝道感应的关键转向人的主体性。净明道以"天心"印证"人心"所产生的孝道感应效果,并用"公心"强调心性的普遍存在。通过观念的层累建构,净明道形成了"天人合心"的孝道感应理论。  相似文献   

10.
儒家孝道与仁义礼智四德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仁是孝悌的本体根据,孝悌是行仁的工夫起点,克尽孝道不能违反普遍的礼法规范和社会公义,以义事亲的大孝观念要求道德主体具备健全的是非判断的智慧。孝与仁、义、礼、智的内在统一表明,理解并提倡正确的孝道观念不仅有助于家庭和睦,而且有助于仁爱之情的培养以及社会公德和正义风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文明与孝伦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孝伦理在我国学界引起广泛的兴趣和讨论 ,本文论述了孝意识的自然基础和社会起源 ,指出中国封建统治者对孝伦理的严重扭曲和对封建孝道进行批判的必要性。同时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指出 ,作为社会伦理观念的孝道在当代社会的积极意义 ,社会主义孝道的合理内容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进行孝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孝”是传统伦理的核心。“孝”的意义不仅在于维系家庭,更在于安定社会国家,二者的统一是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作为传统伦理的主干,“五伦”有平行(夫妇)和上下(父子)关系的不同类型,但是,随着孝道的进一步贯彻,却主要体现为父子有亲而夫妻不爱。淡化夫妇而强化父子所引出的,是社会国家迫切需要的维持上下尊卑的“忠”的原则。“孝”与事功和事业相关,忠孝不二是为至善。传统孝道的负面的意义应当予以正视,变上下尊卑为平等相爱。  相似文献   

13.
孝道在儒家伦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解释儒家对"孝"这一品质的道德期许是厘清儒家伦理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在孔子看来,只有出自道德情感和正确感受的道德行为才是道德的。安乐哲和罗思文先生采用儒家角色伦理诠释《论语》中的"孝",将"孝"视为家族的、社会的角色,并由此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仅仅运用角色伦理说明儒家孝道,不仅会束缚人的情感和道德能力,而且会面临绑架道德的风险。从德性伦理学的视阈阐述"孝"的道德力和规范力,能更加准确诠释儒家孝道的合理内核,显现儒家伦理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儒家孝道所建构的人伦关系,基于血缘亲情与恩义而建立,蕴含着子女对双亲的感恩之情和家庭伦理责任。养亲、敬亲、顺亲、谏亲是考察儒家孝道的四个主要价值维度。与孔孟孝论强调"亲亲",注重子女对父母的养、敬、顺有所不同,荀子孝论以人性恶为理论基础,凸显了礼义对孝道的引导和矫正功能。荀子提出"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主张从义不从父,将子道与臣道相贯通,把持义谏亲的社群价值置于诚敬顺亲的族群价值之上,为解决"顺亲"和"谏亲"两种价值观念的冲突提供了一条可行道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组织系统的有效运转和社会公德、社会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论孝传统的形成及现代际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视孝亲是中国人的传统 ,但是自从西方文化传入以后 ,孝观念受到了思想上的批判和在行为上的舍弃。本文从孝传统的形成着手 ,分析了历史上孝道的教育普及、理论研究、文化融通以及统治者在行政上维护等孝得以传承主要因素 ,解析了孝在现代社会所受到的冲击 ,最后阐述了传统之孝在现代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孝跨越生死 ,本文认为孝之本质和价值在于对父母的爱、敬和提升扩展为博爱  相似文献   

16.
只有将孔子的孝义放在其仁学思想的背景中进行考察,我们才可以得出符合孔子本意的结论:“孝”是“仁”情之端,是行“礼”之始,而“仁”是“孝”行之果。用今天的话说,“孝”既是人们道德情感的本源,又贯穿了人们道德情感发展的全过程,因而影响着人们所有的道德行为。这种认识可以帮助我们结合时代的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传统孝文化灌注新意,对当前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先秦儒家认为,孝是子女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内在情感,是子女和父母之间的相感相通。这种相互感通的情感自然外化为文明的仪式行为,孝才显得真实可靠。在孝心转化为孝行的过程中,儒家反对功利主义和刻意为之。在孝的践行中,先秦儒家一方面以父子相隐果断地处理了亲情和法律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发展出由爱亲推及爱人的大孝。由心的共鸣、情的感通...  相似文献   

18.
本文欲分析总结中外"孝道"之异同。欲先从"孝"、"孝道"之基本概念,孝道之渊源,孝道之事亲,违反孝道受咒诅与刑法,孝道极致为"大孝"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探讨。本文以《圣经》为主线,《孝经》为侧翼,进行粗浅对比。虽涉及"孝神",但仍以"孝亲"为重点,对"孝神"将另行文。  相似文献   

19.
《中国孝文化研究》介绍与摘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介绍本成果首次以文化学的综合视野对中国传统孝文化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提出孝是中国文化中具有根源性、原发性、综合性的核心观念和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对孝道的起源、历史演变及其规律进行了分析考察,全面而深刻的论述了孝在中国文化中的综合意蕴与  相似文献   

20.
陈驯 《天风》2015,(2):28-29
<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孝道精神是其中之优秀者。本文称"孝道精神"而不称"孝道传统",是因为孝道的精华部分是中国人的"文化精神性",是可以世世代代继承发扬下去的,而孝道传统的一部分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发生变化,有些已经不能直接效法。因而本文定义中国孝道作为中国人的优秀文化精神性,而不是鼓励人们去模仿某种孝道故事。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具有时代性和进步特色的,现代人不可能回到古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中去直接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