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伦理学研究的十大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伦理学研究围绕伦理学的基本问题、道德的本质、人道主义、集体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效应、权利与正义、制度伦理、普遍伦理、人对自然的伦理义务、克隆人的伦理合法性等十个主要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通过对这十个热点问题的讨论,我国的伦理学研究不仅成功地实现了诸多重要的视角转换,而且还有效地论证和阐释了许多对现代伦理生活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价值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2.
以伦理学为第一哲学是列维纳斯哲学的标志性主张。学界多从列维纳斯前期《总体与无限》的思路来理解这一主张。根据这一思路,列维纳斯是通过把自我与他人的伦理关系展示为一切客体化思想(包括存在论)的条件来论证伦理学为第一哲学。但在其哲学思想的最后阶段,列维纳斯深化了对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的论证:他不再是通过将伦理学视为存在论的条件来证明伦理学是第一哲学,而是通过展示出前意向性的或非意向性的原意识是一种伦理性的"不安意识",通过阐明哲学的首要问题不再是存在的意义问题而是关于"存在之正义"的伦理问题,来证成伦理学才是第一哲学。这一证成深入到了原意识层次,而且严格说来已不是论证,而是通过对原意识之伦理性的现象学描述来表明伦理学是第一哲学。列维纳斯的这一新证成是对其前期伦理思想的深化与完善。探讨他的这一工作既有助于更深入、全面地理解其以伦理学为第一哲学的主张,也有益于推进列维纳斯伦理思想与儒家伦理思想的比较和会通。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方文艺理论史上的一个元命题,文艺伦理问题曾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遭受冷遇。直至90年代末,文艺与道德的关系方才再次获得理论上的合法性,而这也为近三十年英美文艺伦理研究的价值论转向奠定了逻辑前提。这一转向主要表现为核心命题的变更,即审美价值与伦理价值的关系取代文艺与道德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焦点。据此,英美美学界衍生出了三大主流理论派别,即主张伦理缺陷/优点会降低/提升审美价值的"道德主义",主张伦理缺陷会增加审美价值的"背德主义",以及主张两种价值互不干涉的"(适度)自律主义"。这些流派之间互动频繁,多有论辩,共同开创了当代英美文艺伦理研究的新格局。但相关理论也暴露出实证精神匮乏、严密性与自洽性不足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正义论>的理论骨干是一系列的优先性命题,其基本形式为A优先于B.通过道德风俗考古学式的痕迹分析考察,可以离析出理论家们关注的基本价值.优先性命题中的关系词"优先于"的含义是变化的,优先性命题的成立隐含着各种条件,条件的变化与"优先于"的含义变化之间有一种本质的联系.罗尔斯关于基本善的不可比较的思想和优先性命题的论证之间存在着矛盾,需要寻找新的理论出路来解决这些矛盾.通过对优先问题的分析,折射出<正义论>可以被看作是传统伦理学走向价值伦理学的一种过渡形态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应用伦理学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信息技术、医学伦理和计算伦理的兴起和发展,使得应用伦理学尤其是信息伦理学正逐渐发生设计转向。这种转向的主要体现就是价值敏感设计理论的兴起,这种观点主要来自伦理学层面的"理论-应用-设计"和信息技术层面的"技术-社会心理背景-道德价值"的理论变化。价值敏感设计建立在概念、经验和技术三个层面相结合的集成方法基础上,同样的分析在大数据领域内同样具有可行性。大数据技术也可以从这三个层面来分析:概念分析层面的数据伦理概念分析、技术分析层面的算法伦理分析,以及经验分析层面的实践分析。价值敏感设计理论的发展能够推动大数据伦理的进步,并且能够为大数据技术提供一定的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当下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领域中新兴技术的迭代所形成的对人类道德秩序的搅动使实验伦理学的研究方法受到了新的挑战。实验伦理学需要依赖新技术路径应对其他新兴技术所产生的道德难题,如利用大数据、虚拟现实研究人工智能的道德决策。但实验伦理学的新技术路径自身又会负载实验方法的科研伦理困境。因此,新兴技术既产生了新的道德难题,也推动了实验伦理学研究框架的变革,二者之间可能的协同演化关系是:新兴技术依靠实验伦理学获得道德合法性,实验伦理学则借助新兴技术扩展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7.
学界一直基于"伦理就是道德"的认识将伦理学的对象仅归于道德,致使伦理学学科体系一直存在一种结构性的缺陷。实际上,伦理与道德是两个有着内在逻辑关联的不同概念,关涉两个不同的社会精神领域,伦理属于社会关系范畴,道德属于社会意识范畴。道德的功能和价值在于维护伦理和谐,促使人们"心灵有序",维护和优化适应社会和人发展进步之客观要求的"思想的社会关系"。伦理学应以伦理与道德及其相互关系为对象,为此,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里丰富和发展伦理学的基本原理,这是当代道德哲学和伦理学研究与建设的一个重要学术话题。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政治伦理学研究取得了辉煌成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学科支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逻辑进路相切合,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伦理学研究遵循着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而推进,呈现出"历时性"、"共时性"和"批判性"的理论特征。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政治伦理学研究的理论进展主要在政治伦理学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政治伦理建设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研究、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研究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新时代,推进政治伦理学研究首先要加强理论建设,使政治伦理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与话语体系进一步科学化;其次要强化学术功能,发挥政治伦理学的价值导向、现实批判和理论批判功能;再次要彰显中国政治伦理自信,积极应对国际政治伦理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9.
现代道德哲学认为,在现代道德世界,伦理探究的合法工具是哲学;而以哲学化方式,证成特定伦理生活形式的价值和客观性是伦理探究的主旨议题。但是,由于现代道德世界的某种固有特征,现代道德哲学面临着一个严重的论证裂隙。为了弥合这一裂隙,现代道德哲学试图诉诸于某些有关人性的哲学化论证。这些尝试是失败的。它们的失败,不仅在于其具体论证策略不恰当,更说明哲学化并不是对伦理学学科本质和事业目标的恰当理解。  相似文献   

10.
公共健康伦理学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但公共健康伦理学的对象——公共健康伦理何以可能这一前提性的元理论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正面解答,公共健康伦理学的学科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质疑。解答公共健康伦理何以可能的问题,应该立足于公共健康与伦理的关系,从二者之间的外在关系和内在关联两个方面寻找其所以可能的根据。公共健康伦理所以可能的外在根据,在于公共健康需要伦理导向,内在根据在于公共健康具有伦理属性。20世纪末不断爆发的公共健康危机唤起的伦理自觉,使公共健康伦理的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为我国当代经济伦理问题研究和学科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回顾40年来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从无到有发展壮大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学园中的主干和显学。经济伦理学科体系逐步完善,在市场经济伦理、经济公正、经济自由、道德资本、信用道德建设、企业伦理等研究热点和焦点方面彰显了学科价值和学术特色,经济伦理的理论史研究日臻完善,"走出去"国际交流成绩斐然、实现重大突破,经济伦理学的中国话语体系已经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中国经济伦理学在经验总结和趋势展望基础上,在新时代重新出发。  相似文献   

12.
传统技术伦理学的外在进路影响了其实践有效性的发挥,荷兰技术哲学家维贝克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德物化"的思想,认为在具体情境中技术物与人共同构成复合的道德行动者,技术物也就具有一定程度的意向性和自由,能够承担起道德调解的作用,因此主张对技术物进行负载伦理价值的设计,使技术物在道德实践中发挥"行动者"的作用,对使用者的行为产生道德引导和规范作用。"道德物化"可以通过设计者的道德想象、扩展建构性技术评估和情境法得以实现。"道德物化"思想的提出超越了传统技术伦理学的二元分析框架,由外在进路转向内在进路,在技术的发展、使用及其社会嵌入过程中发挥了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国际世界,生命伦理学已经发展成一种国际性的"社会运动",成为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领域。在欧美国家健全和完善现代医疗保健制度过程中,"生命伦理委员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使人们从伦理学角度探索"我/我们应当如何决定和行为"的问题,也推动社会从制度建构和文化塑造层面回答"政府应当如何行为"、"如何增进公民的生命伦理意识"等问题,并从哲学领域深入探索如何应对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复杂问题与困境,论证相关伦理选择及其实践的合理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社会生命伦理学在机构建设、咨询服务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经验可以为中国生命伦理学学科发展及生命伦理委员会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交通伦理学是时代提出而又亟须研究的新课题.交通伦理学研究的总体路径是:综合"程序一共识"与"基本价值现"两大范式,以"人本原则"及其引申出的"安全"、"便捷"、"公正"、"舒适"、"生态"原则为价值向度,对交通主体之间、客体之间、交通主客体之间多方面的伦理关系及其矛盾冲突进行理性的审视、质疑、评判、论证,寻求伦理权衡机制与解困的共识,从而为交通不断从冲突走向和谐提供伦理导向与支持.  相似文献   

15.
"修辞立其诚"是儒家言语伦理学构建的核心命题,它包含"非礼勿言""言必及义""无征不信""言之必行"和"时然后言"等言语伦理原则;儒家由衷之言的伦理困境实际上是传统社会背景下知识分子生存困境在言语问题上的反映,这种以牺牲言语效用价值以维护言语道德价值的致思取向,对当代言语伦理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四、流变Ⅲ:规定主义伦理学规定主义伦理学派的基本倾向是对情感主义伦理学的一种否定性反应。它在方法上坚持了现代西方整个元伦理学理论的基本方法论原则:这就是坚持以逻辑语言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伦理学问题,甚至也坚持把伦理学视为“逻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但在结论上却与情感主义伦理学大相经庭。第一,他们认为,道德命题、语言、判断等不是个人主观纯情感的表达,而是兼备情感调节和事实描述双重功能的,第二,伦理学不是纯非认知性的,而是认知与非认知双重因素的统一或混合,所以,伦理学与科学并不是完全对立或隔离的;第三,价值判断或伦理学命题决不能简单地归诸于非理性的情感主义范畴;此外,伦理学命题可以提供规定或规范。  相似文献   

17.
在关于应用伦理学学科性质的讨论中,那种"集‘基本价值观’和‘程序共识论’于一体"的应用伦理学观应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成果,并且是我们进一步讨论的基础。它其实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平台"与"两个端点",但它并没有真正掌握具体领域具体问题这一"端点"的本质特征,因而没能真正理解应用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广义伦理学应该是应用伦理学协商对话的共同基础。由此出发,应用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就学科而言,它不仅涉及伦理学,也要涉及其他领域的专门学科;就其任务而言,它既要确保具体行为符合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又要顾及其他具体领域的正当利益诉求;就其方法而言,它采取的是"程序共识"的方法;就其结果而言,它具有"伦理妥协"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经济伦理学是人文学科殿堂中兼重功利与道义的应用伦理学学科,具有立足于凡俗而又着眼于超越与神圣的学科特征,可谓"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近读王小锡教授的《道德资本与经济伦理》一书,深为其蕴含的价值理性和思辨理性所叹服,更为其立足于市场经济而求其伦理完善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世界风险、全球生态危机所生成的社会转型发展之境遇要求,发展规范伦理学成为当代伦理学建设的基本任务。发展规范伦理学的前提性工作是重建规范伦理研究的认知视阈,重新检讨道德与美德,明确其学科研究对象,重建规范伦理研究的社会目标及学科概念系统。在此基础上展开正面研究,重建以伦理认知原理、伦理行为原理和伦理价值导向原理为基本内容的规范伦理学思想-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人的生命尊严在基督教有完整论证,但其证立需借助神性。理性尊严观、德性尊严观、自主尊严观等确立了人的内在尊严,但同时排除了人的生命尊严。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一方面频繁使用"生命尊严";另一方面对"尊严"循理性主义解释,导致"尊严无用论"和"尊重取代论"出现。人的生命尊严亟需哲学论证。人与万物的物质差异是生命尊严的存在论基础;人与人之间对生命之至上性、关键权益性、神圣不可侵犯性的价值互认是生命尊严的价值论根据。我国生命尊严的制度化有长足进步,但人的生命、健康、安全还面临许多威胁,把生命尊严作为一项制度伦理原则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