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个案背景澄澄10岁了,是个五年级的女生,长得比较高大,看上去很文静。父母都是国企中层干部,生活无忧,两人个性都比较要强,对孩子的管教也比较严格。澄澄和母亲更亲近。澄澄学习成绩优良,喜欢阅读,学习基本不用父母操心。据班主任反映,她是一个很有原则的孩子,情绪稳定的时候能够遵守纪律。但澄澄在控制情绪方面有困难,一点小事就会引起她的大爆发。  相似文献   

2.
最温柔的手     
她有一双非常秀美的手,白皙、细嫩,手指修长圆润。小的时候,身为教授的父母让她练习钢琴,十个指头在键盘上飞舞,如行云流水。而他只是校工的孩子,她练习钢琴的时候,其他孩子都闹腾,只有他会搬个椅子坐在一旁专心倾听。他是除开她的父母以外唯一的听众,是她最知己的朋友。  相似文献   

3.
正有一个小男孩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在班里,他的学分修得最少,但平均成绩仍无法维持在及格线。家长和老师为这个问题学生想了不少办法,效果却不明显。后来,他的母亲请一位心理学家帮忙。心理学家告诉她,她的孩子学科修少了,应该多修几门课,至少应该和其他学生修同样多的课程。母亲将信将疑,孩子比别人学得少都学不好,增加课程岂不是"雪上加霜"?在心理学家的一再要求下,母亲及其老师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  相似文献   

4.
小丽是由妈妈带着来到心理咨询室的。据说小丽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小丽是在赞扬声中长大的孩子。 可是,初三时,小丽病休一个月才去上学。她认为学习追不上尖子生,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成绩明显下降。她由失眠开始,以至神经衰弱,只好病休。一年后回校复读,小丽认为自己是留级生,老师、同学谁也看不起自己,感到孤独无助。常沉默不语,由怕上学,以至逃学。面对小丽的变化,父母心急如焚,由此,妈妈带着小丽来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相似文献   

5.
一位母亲领着儿子小磊找我进行学习心理咨询,并要求给儿子测试智力。她是一位小学教师,儿子上初二。她在说明来意后介绍说:“我儿子从上小学起,学习成绩就只一般,上初中后就更不行了,每次考试在班里总是排在后几名。唉,这孩子真笨!” 我问:“你儿子的学习状态怎么样?比如说能否认真听课,在家里能否独立完成作业?” 她回答:“我儿子不顽皮,这一点是肯定无疑的。据他班主任讲,他上课也能坚持听课,不做小动  相似文献   

6.
每个家长都会深切体会到培养孩子成长的艰辛,但是,如果家长能够了解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有哪些阶段是关键的转折点,在这一时期要重视哪些问题,进行哪些科学的训练和培养,那么,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心理门诊或咨询电话中,我们发现某些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容易出问题,例如,3岁以前的孩子多见任性、发脾气、不愿上幼儿园、胆小、多动等问题;六七岁的孩子常见不适应学校生活,上课坐不住,爱做小动作等,但学习成绩还能凑合;八九岁(三年级)是咨询学习障碍问题最多的年龄段,那些在早期仅发现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到了这个阶段则开始出现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7.
羽毛 《思维与智慧》2009,(10):50-51
董月霞是农村娃娃,家境贫穷,父母都不识字,但非常支持孩子读书。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位有知识、戴眼镜的工程师,村民们都十分尊敬他,父母谈起来近乎仰视,让她记忆深刻。  相似文献   

8.
有位朋友告诉我她的小孩成天手脚不停,在学校上课时不认真听讲,东张西望,还扰乱周围的同学,学习成绩也上不去;在家里也是一刻不闲着,蹦蹦跳跳,不能安静一分钟,作业也要经常提醒才能完成,这让她非常头疼,问我她的孩子是不是患有儿童多动症。这让我想起不久前接触到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年轻家长把孩子托管父母或亲属,甚至让儿童自己在家就学,在农村出现远离父母的就学一族——“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学习状况如何呢?这是当前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一)学习成绩普遍不佳,由于临时托管,特别是隔代托管,监护人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同时由于巨大的升学压力,学校老师往往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所谓的“优等生”上,对成绩不好的学生关心不多,故使留守儿童学习成绩长时间提不上来,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张北县城关鎮四大街有个回民妇女楊玉花,她是这个街的卫生組长,知道她的人,都說她是勤劳节約的模范,爱社如家的榜样。楊玉花已經是六个孩子的媽媽,全家七口人,大孩子十六岁,小的才七岁。一九四九年丈夫病逝,楊玉花便負担着一家七口人的生活。“一个妇道人家怎能养活全家”! 丈夫死的时候,楊玉花眼睛哭肿了,陷入了絕望的境地。这时,村长亲自来安慰她,鼓励她,  相似文献   

11.
做为一个妈妈,希望孩子的每一步都很顺利,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当孩子遇到挫折无法用自身的心理力量去克服时,孩子就会表现出烦躁、沮丧、自信心下降、情绪不稳等现象。在我的女儿花生上兴趣班的过程中,她就曾经遇到过这种挫折。花生从4岁就开始在幼儿园学习舞蹈,她特别喜欢跳舞,在课堂上还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相似文献   

12.
意雯 《天风》2017,(11):57-57
【中国经济网】最近豆瓣上有个帖子火了,是一位网友吐槽自家10岁的小侄子。孩子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奥数、围棋、轮滑各种业余爱好也出类拔萃,但他竟说爸妈不配有他这么好的儿子,“同学都用苹果手机,自己只有电话手表”,“成绩再好也没用,父母是穷鬼,有钱比成绩好重要多了”,“生不起二孩偏要生,对两个孩子都不负责”……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我努力优秀,是为了自己能早日脱离无能无知的原生家庭。”  相似文献   

13.
王金红 《大众心理学》2020,(2):29-30,23
2019年4月的一个上午,接到家长的求助电话。这位家长的孩子上初三,原来学习成绩挺好,马上要体育考试了,但孩子就是不上学了。孩子老师、同学、家长、亲戚试图和孩子沟通,孩子基本都不搭理。家长很焦虑,感觉和孩子仿佛突然在两个世界了,彼此没有信号。如何才能和孩子沟通呢?我们从两个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大家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而且把事情做成功的过程往往是一个艰苦而单调的过程。我曾经对身边成功的朋友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些朋友中75%的人来自农村。在中国,大学生中农村孩子的比例要比城市孩子小得多,但成功率却比城市孩子要高。为什么农村孩子进入社会后反而更容易获得成功呢?我发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农村孩子特别能吃苦,尤其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孩子。另外,农村孩子做事有耐力,这大概与做农活儿的经历有  相似文献   

15.
撒谎的爸爸     
正自打记事起,她就知道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因为别的孩子都有父母疼,而她,只有爸爸。每每看到别的小朋友在妈妈的怀里撒娇,她都羡慕得不得了,她不明白,别人都有妈妈,为什么她没有?于是,她不止一次哭着向爸爸要妈妈,而爸爸总是告诉她,妈妈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只要她在家乖乖地听话,不哭不闹,妈妈很快就会回来。她信了爸爸的话,为了能让妈妈回来,她真的变得很乖很乖,尽管爸爸口中每次的"很快"都是遥遥无  相似文献   

16.
那些再见     
正逛商场偶遇好友,她孩子今年高考,被东北的一所大学录取,她正在为孩子准备行囊。说着说着,满脸笑意的她已泪流满面。她说,前一阵子,天天担心填报志愿出问题,等查到了录取信息,却又开始担心别离。她说她知道孩子必须远走他乡才能追逐梦想,但控制不了自己。真的啊,每一个孩子经历那么多的考试,就是为了离开家。现在整装待发的孩子,也许要很多年之后,才能完成梦想与家乡的和解。  相似文献   

17.
小芸是高二女生,从小学到初中毕业她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可是,自从上了高中她的学习成绩就处于不断下滑的趋势,她很是着急。可越是着急注意力越集中不起来,记忆力也明显不如原来。她恨自己不争气、没出息。  相似文献   

18.
丽萨·弗莱同保拉·特纳从小一起长大,她们从未怀疑过这友谊将会永远保持下去,但弗莱结婚后,搬到了另一个城市并且生了孩子,她给特纳的信突然没了回音。“你觉得是不是我什么地方得罪她了?”弗莱问丈夫。同时,特纳也相信,自己对弗莱已不再重要。“她现在成家了,”她对自己说:“我们现在不一样了,不查能再像以前那般亲密了。”最后,弗莱鼓足勇气给特纳打电话。开始的时候,交谈很尴尬。不久,她们就都意识到,她们都很想念对方。一个月之后,她们又回到了从前的老样子一起开怀大笑,互相鼓励。“感谢上帝,我最后采取了行动,”弗…  相似文献   

19.
暑假里,校长告诉我,我班将转进一名新生,她叫李秋红。开学那天,秋红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校园。孩子始终是红着脸,低着头,局促不安地躲在妈妈的背后。我笑嘻嘻地问了小秋红几个问题,她却像受了惊吓的小鹿一般,大汗直往下流。我惊住了,家长见状,忙将我拉到一旁,原来,这孩子具有严重的自卑心理,性格异常孤僻,学习成绩更是令人头疼。鉴于这种情况,家长大费了一番周折。将其转进中心校,希望情况能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她是家里3个孩子中的老二,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深有体会。她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母亲是个心理学家,当她9岁的时候,母亲离开他们跟另一个男人走了,从那个时候,她就开始管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