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游叙弗伦》讨论的是虔敬,然而,要真正理解虔敬的意义以及虔敬在两位对话人身上的表现,苏格拉底的反讽是关键。何以认定对话中暗含苏格拉底的反讽?除了其中众多不可小视的细节,还可以从二人定义虔敬的整个过程中发现某些意味深长的标记。由于反讽的运用,虔敬问题变得更复杂了;反过来,借着对虔敬的讨论,苏格拉底的反讽也展示了它多层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虔敬与正义     
田洁 《世界哲学》2016,(2):91-99
游叙弗伦关于虔敬的定义一般被认为是不成功的。很多学者把他归为一个无知的宗教狂热者,也把他的伦理学思想界定为一种神意论的,即以神意为道德奠基的立场。本文则认为游叙弗伦在立场上是接近苏格拉底的。虽然他强调神意对于道德生活的重要性,但他始终围绕着"正义"来界定虔敬,这与苏格拉底的立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在早期自然哲学以及1809年的《自由论文》中,谢林对于自然的观点有深厚而隐秘的基督教神学背景,他早期对于自然科学的哲学思辨深受其故乡新教虔敬派的影响,尤其是虔敬派代表哈恩的神学对于谢林神性自然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谢林早期自然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影响。在早期自然哲学的相关著作中,谢林的自然观已经深刻体现出基督教虔敬派色彩,从而形成了一种神性自然观,体现了一种自然的神性之美。结合谢林早期相关著作及其书信与诗歌,可以探究其自然观对虔敬主义神学的内在整合,进一步阐释谢林对于自然的灵性思辨与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4.
杨红梅 《学海》2023,(6):180-190
《民法典》第1234条确定了修复生态环境责任,为环境犯罪造成的生态损害的修复提供了实体法依据,但也引发了环境犯罪中修复生态环境责任的刑民衔接问题。在实体层面,由于修复生态环境责任在性质上属于环境民事责任,相较于环境刑事责任具有优位性,可将修复生态环境责任作为环境刑事案件的酌定从宽情节以保障其优位性的有效落实;在程序层面,基于当前修复生态环境责任的民事实现路径为生态损害赔偿诉讼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二元诉讼模式,应当在“刑主民辅”的司法背景下,统筹修复生态环境责任与环境刑事责任,衔接好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具体优化路径包括:在实体层面,应当把扩大修复生态环境作为量刑情节的适用范围,并确定其从宽幅度;在程序衔接层面,应当充分发挥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功能,并充分尊重行政主体的环境保护和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5.
又是一年圣诞夜,虽然天气有几分寒冷,但我们的虔敬之心却没有丝毫减少。今夜,我们相聚在一起,以满怀感恩的心情,庆祝给我们带来恩宠、希望、喜乐、安慰与和平的救主耶稣基督的诞生。因为他的诞生开始了人类社会的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人们一方面可以怀着坚忍不拔的信德期待着世界的救赎;另一方面则会怀着感激之心分享仁慈天主所赐予的这份救赎。  相似文献   

6.
色诺芬在《回忆苏格拉底》中充分展现了苏格拉底在虔敬问题上的含混,并记录了苏格拉底有关神学的两篇对话。根据色诺芬的记述,苏格拉底的虔敬体现于外在的言行,实际是对于诸神的节制;苏格拉底表面反对自然哲学的研究,实则有所保留;他以自然神学的方式论证神存在且神爱人,这一自然神学表达了对城邦神学的质疑,并揭示了苏格拉底的哲人面相。  相似文献   

7.
夏锦文  许少波 《学海》2006,1(5):75-82
诉讼目的论是诉讼法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以往的理论对诉讼目的的界定并未完全摆脱传统研究范式的束缚,没有依据国家统治合法性基础的位移理顺多元诉讼目的的关系。事实上,解决冲突是诉讼最直接的目的或初级目的,保护人权是解决冲突目的背后的更为根本的目的。程序利益与实体利益目的的统一则是保护人权层面上的统一,即保护人权的内容包括对当事人程序利益和实体利益的保护,而对当事人程序利益和实体利益保护的最本质的要求就是诉讼公正。  相似文献   

8.
卷首圣言     
耶稣的圣诞为世界带来了救恩与生命的确,天主救众人的恩宠已经出现,教导我们弃绝不虔敬的生活和世俗的贪欲,有节制地、公正地、虔敬地在今世生活,期待所希望的幸福,和我们伟大的天主及救主耶稣基督光荣的显现。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究竟敬不敬神,既是一个事实问题,又是一个哲学问题。《游叙弗伦》恰恰是柏拉图为苏格拉底的敬神问题所做的一场更具思想史意义的哲学辩护。正是在这篇对话中,柏拉图指出城邦诸神信仰的危机是苏格拉底不得不面对的思想处境。雅典民主政制发展是这一危机产生的内在原因,而游叙弗伦案例则展现了这一危机的现实图景。苏格拉底通过对虔敬问题的探讨,指明了解决古代信仰危机的可能方向。《游叙弗伦》表明,在思想层面上,苏格拉底作为哲人,对诸神信仰问题的反思和探究具有正当性和重要意义;同时,在现实层面上,苏格拉底竭力阻止年轻人游叙弗伦做出不虔敬的行为,又为苏格拉底的两项罪名做了最好的现实辩护。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施特劳斯的研究来揭示最初的古典哲人的虔敬与人格神的互动,阐明虔敬与哲学、对他人的爱与理论生活是并行不悖的,并分析了古典哲人的虔敬与城邦的传统虔敬之差异。  相似文献   

11.
教育有两个截然不同却又相互关联的层面。外部层面关涉知识转移和技能,内部层面关涉性格的发展以及与个体意义上的或社会意义上的他者的关系。这一内部层面使个体具备影响和改变社会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样一个内部层面是"政治性的"。本文中我们主张,教育中的"政治性"可以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对话的形式或者对抗的形式。我们认为,前者体现在马丁·布伯的哲学中,而后者体现在弗朗茨·法农的哲学中。我们对这两种哲学的对比分析阐明了其对于教育的意义,从而也阐明了其对于个体和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虔敬的子孙啊!你们要听信我,要生长,如同栽在溪水边的玫瑰;要如同乳香,播散你们的幽香;要开花如同玉簪;要吐露你们的芬芳;要吟咏赞美的歌曲;要为上主的一切化工颂扬他。要尊崇他的圣名,称扬赞美他;弹琴瑟,奏弦乐,唱歌曲,这样赞美他说:上主的一切化工,都美妙绝伦;他所指定的,无不依时成就。(德39:17-21)  相似文献   

13.
永不失脚     
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 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 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你们若充充足足地有这几样, 就必使你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闲懒不结果子了。人若没有这几样,就是眼瞎, 只看见近处的,忘了他旧日的罪已经得了洁净。所以弟兄们,应当更加殷勤,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你们若行这几样,就永不失脚(彼后1:5-10)。  相似文献   

14.
逻辑偶然是指既不是必然也不是不可能,即可能是并且可能不是的模态。从命题层面理解就是逻辑偶然p与逻辑偶然﹁p具有等价关系。这类偶然除修饰事态之外、还可以作为事件的属性,两者都可以通过上述定义刻画。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篇》第9章所提出的未来偶然命题所表征的就是作为事件属性的偶然。依据其定义,这类命题所表征的就是某事件既不是必然地发生,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甚  相似文献   

15.
洪书永 《天风》2003,(11):8-9
启2:7 箴4:23 彼得书信说:“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冗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我们若充充足足地有这几样,就必使我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闲懒不结果子了。我们若殷勤作工,努力进  相似文献   

16.
正因为我们认识了那藉自己的光荣和德能,召叫我们的基督,基督天主性的大能,就将各种关乎生命和虔敬的恩惠,赏给了我们,并藉着自己的光荣和德能,将最大和宝贵的恩许赏给了我们,为使你们藉着这些恩许,在逃脱世界上所有败坏的贪欲之后,能成为有分于天主性体的人。正为了这个原故,你们要全力奋勉,在你们的信仰上还要加毅力,在毅  相似文献   

17.
在这篇论文中,格菜斯和斯特劳森试图为分析—综合区分辩护,他们认为奎因对该区分提出的批评不能为他对区分的拒绝提供辩护。两位作者的理由是:第一,分析—综合区分的存在有一个支持性的普遍前提,这个前提以分析性词组的日常用法和哲学用法为基础;第二,虽然分析性词组中的概念没有得到有效的形式定义,但通过对概念的语用分析,我们可以提出有效的非形式定义,而且任何定义都应当以语用实践为依据;第三,接受整体论与接受分析—综合区分是一致的,两者之间不存在矛盾。  相似文献   

18.
主持寄语高仰崇先生是台弯《南海》杂志的总编,也是g佛教文化》的老作者了。本期D主荐他的作品,却并不是因为Ds两层缘份,而是缘于高先生合这篇游记具备一种独到的专色:他以“供养人”为红线,Z身,c始终都在直指自己这一趟行旅的核。C——佛教感责,这正是麦积山等等一系列著名天下的文明瑰宝,之所以成为瑰宝的“灵魂”所在。近几年来,大陆有关宗教胜地的游记,可以说,正在逐渐从“形神兼备、秀骨丰肌”之类皮毛之中脱身出来,试着接近那些使我们的灵魂象当年的祖先们一样感动颤栗的“神秘”力——虔敬跪倒在佛像脚下,这并非我们…  相似文献   

19.
弥撒又称感恩祭,是人类敬礼天父的最高礼仪,也是基督徒宗教生活的源泉和高峰,因此,作为天父的儿女,我们理应虔敬地参与弥撒。  相似文献   

20.
卷首圣言     
首先,我劝导众人,要为一切人恳求、祈祷、转求和谢恩,并为众君王和一切有权位的人,为叫我们能以全心的虔敬和端庄,度宁静平安的生活。这原是美好的,并在我们的救主天主面前是蒙受悦纳的,因为他愿意所有的人都得救,并得以认识真理,因为天主只有一个,在天主与人之间的中保也只有一个,就是降生成人的基督耶稣,他奉献了自己,为众人作赎价:这事在所规定的时期已被证实。(弟前2: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