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大学生性别角色观的差异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运用问卷调查法,结合人格特质词分类法,对140名大学本科新生的性别角色观进行了研究。发现:(1)男女大学生都把勇敢和善良分别放在男女性别角色正价特质的第一位;虚伪和自私分别放在男女性别角色负价特质的第一位。(2)男女大学生在善良是男女性别角色共有正价特质,负责、真诚、稳重和善良是男性角色正价特质,温柔与真诚是女性角色正价特质的重要性认识等方面有显著性的性别差异。在男生认为的男性角色的主要正价特质中女生只认为勇敢、坚强、真诚、稳重、负责是男性角色的主要正价特质。男生更认为温柔是女性角色的正价特质,女生更认为真诚是女性角色的正价特质。(3)男女生都认为势利、自私、虚伪、刻薄、饶舌是女性角色的主要负价特质,但男生把势利是放在女性角色负价特质的第一位,女生把自私放在女性角色负价特质的第一位;男女生都认为势利、自负、自私、粗鲁是男性角色的主要负价特质,但女生比男生更认为自负与懦弱是男性角色的主要负价特质,男生认为势利比自负更是男性角色的主要负价特质。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北京、杭州、西安和广州四个地区2000多名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及其变迁,以及性别、地区及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男性的主要特质是阳刚、负责、稳重、成熟和高大;(2)女性的主要特质是温柔、善良、优雅、细心和漂亮。(3)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仍趋向于传统,男生和女生对男性、女性主要特质的看法基本一致,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是性别对于男女性的一些次要特质存在一定影响。(4)地区和教育程度因素对大学生性别角色观中男女性的一些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流传至今的反映先秦尤其是周代社会生活的古代文献中,“男女有别”是其中较 为常见的名词。周代“男女有别”的繁杂礼节规则,侧重于性别角色的日常养成和维护巩固,同 时也注意到在两性间设置界限,从而塑造出更具内涵的性别角色;而一旦进入了“夫妇有别”的 范围,则步入男女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为男女的性别角色寻求相应的家庭和社会定 位的阶段。周代的“男女有别”和与之紧密联系的“夫妇有别”,有利于防范和杜绝两性间非法 的性关系,实现男女性别角色正常的生育使命;可以形成男女角色的彼此互补,从而达至“夫妇 有义”的稳定秩序;循着男女夫妇角色分化的思路,男女尊卑也就顺理成章、自然而然了。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性别角色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比例的高校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分布等相关情况。方法:2007年10月份,汉市两所性别比例不同的高校分层随机抽取了大学生共计1451人,采用钱铭怡等人编制的大学性角色量表(CSR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性别角色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大学期间是性别角色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具有传统性别角色的发展趋势,其中女生的性别角色化明显而男生的性别角色发展相对平稳。(3)性别角色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4)性别比例不的高校其性别角色没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新编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揭示性别角色变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性别角色代表个人的社会性别, 对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素质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变化, 当代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与性别角色也发生着变化。由于已有的性别角色测量工具多年来没有修订, 因此, 对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的测量亟需一个对发展变化敏感的有效测量工具。本研究根据性别角色研究的通行原则, 基于1700个相关词汇, 筛选出男女正性词各35个, 中性词20个。在386名大学生中初测结果显示, 男性化量表(16个题目)含领导力、男子气、理性、大度四个因子, 体现出男性的“工具性”特质; 女性化量表(16个题目)含同理心、女子气、勤俭心细三个因子, 反映出女性的“表达性”特质; 中性化量表则有18个题目。之后在全国5008名大学生中的复测表明, 该男性化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 女性化量表为0.84; 两个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82和0.80; 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该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 他评效度和专家效度较高。与已有性别角色量表比较, 构成本量表的词汇有较大变化:男性化词汇体现的“理性化”特质反映出当代中国男性的特点; 女性化词汇虽仍以“表达性”特质为主, 但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勤俭心细”的特征。大样本调查发现, 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未分化和单性化群体数量各占约三分之一; 传统占优势的单性化已让位于非单性化; 理想的双性化与最差的未分化同步增长; 男性化比例男性高于女性, 女性化比例女性高于男性, 传统性别角色的影响减弱但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性别角色特质与学生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采用测量与访谈方法对83名小学生、200名初中生进行了性别角色特质的分布状况以及各种性别特质个体类型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其目的是想了解不同性别角色特质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其结果是:(1)中小学男女被试中双性化特质者最多,其次为未分化特质者;(2)中小学学业优秀者中双性化特质者比例最高,学业不良者中未分化特质者比例最高;(3)小学生女性化特质与外语、语文学习成绩显著相关,数学学习成绩与男性化与女性化特质均无显著相关;初中生女性化特质与外语学习成绩显著相关,数学、语文学习成绩与男性与女性化特质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具身隐喻的角度, 探讨了软硬触觉经验与男女性别角色认知的交互影响。实验1采用行为实验法, 考察了软硬的触觉经验对性别分类的影响; 实验2采用内隐联想范式, 探讨了男女性别角色词的加工能否激活软硬的隐喻表征; 实验3通过概念启动和知觉判断任务, 考察了性别角色词的概念加工对物体软硬知觉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社会性别分类表征和社会性别角色表征可通过软硬进行隐喻表征; (2)性别角色词概念的加工会影响物体软硬知觉的判断, 认知判断存在具身效应。  相似文献   

8.
李成彦  王重鸣  蒋强 《心理科学》2012,35(5):1169-1174
领导风格的性别差异一直受到关注。以往的研究有两种观点:领导风格存在性别差异,女性的领导风格更有效;领导风格不存在性别差异。而最新研究认为领导风格差异源于社会性别角色,探讨女性创业者的性别角色认定特征及其对领导风格的影响十分必要。实证结果显示,不同性别角色认定的女性创业者在领导风格上存在差异,双性化者多采用高定规、高关怀的领导方式,女性化者多采用高关怀的方式,而男性化者则多采用高定规的方式。影响领导风格的并不是个体的性别本身,而是其对性别角色的认定。  相似文献   

9.
中美大学生性别角色平等态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雷  郭爱妹  侯杰泰 《心理科学》2002,25(2):219-221
20世纪70年代以来,性别角色态度的跨文化研究一直是性别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霍夫斯泰德(Hofstede)认为.性别化(男性化与女性化)是文化差异的维度之一。在男性化社会里,两性的社会角色分化比较明显,承担着传统的社会与家庭角色;而在女性化社会里,两性的性别角色出现了部分整合.即男性进入了女性的世界,女性也承担了部分男性的角色。他认为美国属于一个比较男性化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共情指的是个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共享并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的倾向, 包括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两种成分。共情在学前阶段没有性别差异。进入中小学阶段以后, 共情出现了性别差异。一方面, 共情的性别差异与个体自身的生理成熟有关。随着年龄增长, 两性逐渐趋向生理成熟, 荷尔蒙分泌增加并出现差异, 其中催产素有助于情绪共情, 睾丸酮则与认知共情有负相关, 两性的共情水平也因此有了显著差异。另一方面, 共情的性别差异与社会性别角色倾向有关。女性的性别角色以关注他人为导向, 与共情有直接相关, 男性的性别角色以关注公平公正为导向, 与共情没有相关。当两性习得各自的性别角色以后, 他们的共情表现就出现了差异, 这一差异在情绪共情方面较为突出。有关共情性别差异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但仍然有进一步深入挖掘的空间, 未来的研究需要在视角上注重从年龄、性别和文化交互作用的角度进行考察, 在理论上考虑从能力和倾向性的维度区分共情, 在内容上丰富对影响性别差异的各项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秦启文  余华 《心理科学》2001,24(5):593-594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sex—role stereotype)是指人们对于男人和女人在行为、人格特征等方面的期望、要求和一般看法。性别角色差异主要是社会化的结果。在不同的时代,性别角色有着不同的意义。在即将跨入21世纪的前夕,对我国大学生、国家公务员及企业员工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进行调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Spence&;amp;Helereich的个人特征问卷(PAQ)对山东大学的119名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研究得出了如下结果:(1)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的工具性一自我坚持特质,但男女大学生在情感一人际关系特质上表现出趋同的趋势;(2)男女大学生在对各自性格的理想模式上表现了更强的趋同的趋势;(3)男女大学生所共同期待的性格模式是:男女性都同时具有更强的工具性.自我坚持特质和情感.人际关系特质,即Bem所说的男女双性化,而且女性男性化的愿望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3.
双性化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军 《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131-135
采用性别角色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四所不同类型院校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取向及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性别角色趋于双性化,但男女同学趋于双性化的程度有所不同,男女大学生不同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程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关于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一些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性别角色刻板观念指人们对男女两性性别角色及行为较为固定的看法或信念。它的形成既有象家庭、社会期望、大众传播媒介和学校教育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认知内部机制用作用.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一经形成后,便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广泛的影响.它可以影响人们的知觉、对事件的归因、记忆的内容、行为动机,以及对玩具、课程、职业等的选择,也影响到家庭和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基于善良特质在中国人人格修养中的重要价值, 本研究以情绪调节的行动控制理论为模型参照, 设计了三项行为实验检验善良特质的导向性与内隐情绪调节的关系。研究1采用Stroop任务, 比较高低善良被试判断人际关系词颜色时是否受到色词内容的干扰, 结果发现, 高(vs.低)善良被试对人际关系积极词更敏感; 研究2采用情绪调节内隐联想测验任务比较高低善良被试的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差异, 结果发现高(vs.低)善良被试更倾向于采用控制型情绪调节方式调节情绪; 研究3在诱发被试负性情绪条件下, 采用面孔表情视觉搜索任务间接考察高低善良被试在内隐情绪修复效果上的差异, 结果显示高(vs.低)善良被试搜索愤怒背景下高兴面孔的速度更快。三项实验结果一致地表明, 高善良特质利他重感情的行动目的性在情绪调节的行动控制中具有内隐优势, 对积极的心理健康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大学生特质移情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社会支持在其中所起的中介效应,本研究采用特质移情量表、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和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对5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整体特质移情能力较高,且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其所获得的网络社会支持总体状况良好,且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网络利他行为处于中等水平,也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大学生特质移情和网络社会支持均显著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3)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在特质移情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其中,网络社会支持的两个分维度情感支持和友伴支持在特质移情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文化下,关于理想的性别角色类型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致性模型、双性化模型、男性化模型。按照一致性模型,具有男性化特质的男性和具有女性化特质的女性是最为理想的;按照双性化模型,在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两个维度上得分都高的个体社会适应性最强而且心理最健康;按照男性化模型,男性化特质才是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主要决定因素。研究运用大样本的网络数据,探讨在中国文化下,上述三个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具体地,在性别角色类型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上的适用性。结果发现:双性化模型得到支持,同时具有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最高;男性化模型和一致性模型都没有得到支持。这表明在当代西方文化下的理想模型——男性化模型并不适用于中国,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型具有文化特异性。这一结果不仅增进和丰富了人们对文化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的认识,还对我国目前青少年良好个性品质的塑造和培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确看待大学生群体的成就动机及性别角色的确立对日后他们能否成为社会栋梁意义重大。本次研究采用叶仁敏译制修订的《成就动机量表》和刘电芝教授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对656名大学生进行不同性别角色类型与成就动机两者间的关系的探讨,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未分化人群分布比例最高;人群中女生女性化比例高于男生男性化;2.男性化为主的群体成就动机水平最高;3.具有男性特质的个体在全部性别角色分组中与追求成功方面存有明显正相关,且在避免失败方面存有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关于性别与性别角色差异的一些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明钢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4):14-263
本文从三个方面综述了七十年代以来人类学家、跨文化心理学家关于男女两性性别角色差异及其形成的跨文化研究。主要的内容有,两性行为特征差异的研究;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研究;性别特征模式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大量研究表明,延迟折扣受到个体特质性和状态性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探究正参照点(实验1)和负参照点(实验2)下,特质性因素性别和状态性因素损益情景对大学生个体延迟折扣的影响。实验1研究发现,在正性参照点下,无论男女,收益情景的主观远期价值远高于损失情景。实验2研究发现,在负性参照点下,男女在损益情景的主观远期价值不同;与男性相比,女性的主观远期价值在损失情景中更高,而在收益情景中则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参照点下,男女在损益情景中表现了不同的延迟折扣倾向;与男性相比,女性在负性参照点面对损失情景跨期选择时,更愿意选择延迟赔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