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一、引言首先介绍一下理解本文的背景思想。我们知道,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Ζ卷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什么是实体 ( ousia) ",而关于亚里士多德在此对 "什么是实体"这个问题的答案,自古以来就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提出úπoκεíμεvov(在本文中,此词用其拉丁化的拼写形式hypokeimenon)作为自然存在物的三个本原之一.理解它对于理解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自然的存在物及其生成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再者,它也是在亚里士多德思想中和实体问题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分析和厘清这个概念对理解亚里士多德思想脉络和首要的实体问题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物理学>第一卷中相关内容,本文确定hy-pokeimenon有两个基本意义.它们又是相互关联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陈康先生在《智慧:亚里士多德追求的科学》中的论述,重新思考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和神学的关系。陈康先生指出,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开篇章节中提出了一种原因论,它让亚里士多德导向了对于神学的研究。但是,本文认为,《形而上学》开篇提出的原因论导向了《形而上学》Z17中的作为亚里士多德存在论核心的"本质实体论",确切地说是"本质实体论的原因论"。此外,亚里士多德在Θ卷通过潜能现实理论,阐明了本质实体论的原因论中形式作为现实的优先性,从而让亚里士多德转向了研究纯粹现实的实体的神学。  相似文献   

4.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证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里的eudaimonia概念是"在两种意义上说的",而非只具有一种意思.它既是"活得好"也是"做得好".这一区分构成了亚氏伦理学主要论证的基础.它是一条贯穿许多主要论争的单一线索.对于这两种用法的区分将能够提供对这些争辩的一种统一性的解决.尤为重要的是,它将使我们得以用一种不十分费劲的方式去阅读那荆棘丛生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十卷的第六到第八章.幸福是"活得好"还是"做得好"这一问题是一个比涵盖论-理智论的论争更为基本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涵盖论-理智论的论争之所以会发生,正是由于争论双方都没能在作为"活得好"的幸福与作为"做得好"的幸福之间进行区分.他们共同地设定幸福的意思在于"活得好",然后开始争论它到底是各种善的复合、还是专注于思辨.本文将首先表明对于活动的讨论在亚里士多德幸福论之中有着何种位置;然后,我将论述"做得好"和"活得好",并将讨论下面一些争论主题:(a)幸福的两种标准;(b)思辨生活的非实用性;(c)首要幸福与第二等级幸福这一层级的性质,以及(d)道德与思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重新审视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中最著名的命题"人依据自然是政治的动物",用更前后一贯的方式理解《政治学》I.2中的论证,强调亚里士多德在这里说的"自然"主导的含义是人趋向美好生活的自然冲动。本文反对对该命题的两种误解:第一,将"政治的动物"理解为"城邦的动物",从而认为"政治的动物"是人的定义;第二,认为亚里士多德主要在"目的"的意义上理解"自然",城邦在"自然实体"的意义上优先于个人。这个讨论让我们能更好地看到以阿伦特为代表的共和主义对亚里士多德的使用在什么地方存在问题,也能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亚里士多德与霍布斯在看待人与城邦关系时的相似与差别,从而提示我们可能有不同的看待所谓"古今之争"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在著名的"功能论证"中,亚里士多德将幸福定义为灵魂的符合"最具目的性的"德性的实现活动。学术界围绕该定义的理智论和包容论之争,根源在于"目的"概念的双重意涵(整全和终极)之间的张力。基于对《尼各马可伦理学》I.1-2和I.7关于目的、功能与幸福的阐发的分析,可知亚里士多德在"功能论证"中采用的目的概念更加强调其整全而非终极的意涵,因此,该论证最终得出的幸福生活应该是具有整全的实践视野的政治生活,而非实现终极的人类可能性的哲学生活。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一个长期引起人们争论和困惑的问题.本文从对<形而上学>T卷开始的一段话的分析入手,在澄清了人们的种种误解之后,表明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以一类特殊的实体亦即不动的动者为研究对象的根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出发,通过分析这个理论的本质主义的、功能主义的、目的论的内涵,最终说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体系是一个自然目的论的体系.  相似文献   

8.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一个长期引起人们争论和困惑的问题.本文从对<形而上学>T卷开始的一段话的分析入手,在澄清了人们的种种误解之后,表明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以一类特殊的实体亦即不动的动者为研究对象的根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出发,通过分析这个理论的本质主义的、功能主义的、目的论的内涵,最终说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体系是一个自然目的论的体系.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A3是对巴门尼德存在概念的批判,亚里士多德通过这一批判为物理学研究生成与运动奠定了存在论的基础,但由此亚里士多德在A3中也就触及有关存在与不存在的概念辩证法。本文在指出A3中这一概念辩证法的思想史意义的基础上,首先就柏拉图《智者篇》通种论论证中所建立起来的概念辩证法进行了讨论,表明差异概念的引入正是存在概念内在含有不存在概念的关键。而接下来通过对《物理学》A3文本论证的分析和重构,本文详细说明了亚里士多德对存在概念与不存在概念的相对性的论证,从而证明它们彼此是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10.
余纪元  林航 《世界哲学》2011,(2):246-260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证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里的eudaimonia概念是"在两种意义上说的",而非只具有一种意思。它既是"活得好"也是"做得好"。这一区分构成了亚氏伦理学主要论证的基础。它是一条贯穿许多主要论争的单一线索。对于这两种用法的区分将能够提供对这些争辩的一种统一性的解决。尤为重要的是,它将使我们得以用一种不十分费劲的方式去阅读那荆棘丛生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十卷的第六到第八章。幸福是"活得好"还是"做得好"这一问题是一个比涵盖论—理智论的论争更为基本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涵盖论—理智论的论争之所以会发生,正是由于争论双方都没能在作为"活得好"的幸福与作为"做得好"的幸福之间进行区分。他们共同地设定幸福的意思在于"活得好",然后开始争论它到底是各种善的复合、还是专注于思辨。本文将首先表明对于活动的讨论在亚里士多德幸福论之中有着何种位置;然后,我将论述"做得好"和"活得好",并将讨论下面一些争论主题:(a)幸福的两种标准;(b)思辨生活的非实用性;(c)首要幸福与第二等级幸福这一层级的性质,以及(d)道德与思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首先在详细分析工程中利益冲突已有定义的基础上,本文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种不同的定义。然后,分析了利益冲突的构成,并列举了利益冲突的情形。接着,分析了利益冲突的伦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最后介绍了美国工程社团以及大型企业有关利益冲突的伦理章程和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3.
The author describes problems facing Armenia in reorgan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science in the post-socialist era with the aim of utilizing limited state resources more efficiently by reducing the number of separate scientific institutes, concentrating on essential core subjects required by the nation and encouraging all other projects to compete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for grant sponsorship.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flict of Interest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Science and Medicine” held in Warsaw, Poland on 5–6 April, 2002.  相似文献   

14.
PTSD在中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PTSD是近十年来在中国精神病学界逐渐引起重视的一种反应性精神障碍。随着国外对PTSD的深入研究以及中国心理卫生事业的发展,相关领域的学者开始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文章对中国PTSD的流行病学、神经生物学基础、病因学以及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作了初步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16.
17.
Atypical attention, while not a diagnostic feature, is common in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 The study of these atypicalities has recently gained in both quantity and quality, due in part to an increased focus on attentional atypicalities as one of the earliest signs of ASD in infancy. A range of attentional processes and component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nd the methods used are varied, from Posner-type paradigms, to the more recent use of eye-movement recording and change-detection techniques. This methodological complexity is one factor in the production of conflicting evidence on the topic of attention in ASD. This review uses a focus on methodology to clarify the literature to date and provide a resource for researchers wishing to study attention in ASD. Other factors that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current discrepancies in findings are discussed, particularly the role of individual and group differences within the population of people with ASD.  相似文献   

18.
19.
Observers viewed visual stimuli in which one object moved to a position of partial occlusion by another. The objects were presented as two-dimensional profiles moving in an undefined space, so the partial occlusion supports several different physical interpretations. In fact some stimuli reliably gave rise to a perceptual impression that the moving object penetrated or pierced the stationary one. This kind of interaction impression has not previously been reported. The impression was maximized by rapid deceleration to a halt with minimal occlusion. If the object decelerated more slowly, so that it was completely occluded or projected from the far side of the stationary object, it was perceived as moving behind the stationary object. The shape of the moving object and its speed prior to occlusion had significant but small effect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