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临床一线工作中发现肝癌病人就诊率有一定的时间现象,而在时间生物学理论启发下开拓了肝癌时间生物学研究的创新思路,体会到新科学理论是一把开启科学思维的金钥匙,但还必须善于用在科学实践上.在"对立统一"哲学原理的启发下,根据爱因斯坦"弯曲时空"原理找到气候差异很大的不同经纬度区域的肝癌临床时间生物学特征是否为同一性的论证方法.根据"对立统一"哲学原理,对肝癌细胞内正/负向癌基因进行对应表达实验研究,探索肝癌时间生物学特征的分子机制.对肝癌时间生物学研究最终目标进行了哲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当代自然哲学中“多因一果”的特征———中医临床与科研的未来走向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510407)刘中景指导老师熊曼琪一、当代自然哲学中“多因一果”的特征当代自然哲学是在20世纪三大科学革命,即相对论、量子理论和混沌学的启发影响下复兴和发展起来的。其...  相似文献   

3.
中医证的本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哲学原理等,对中医证本质的科学内涵进行理论探讨,提出中医证的本质是基因表达的改变,用现代科学理论阐明中医证的本质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敏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6,29(6):1354-1358
采用“高校配对比较任务”和“城市配对比较任务”检验Goldstein等2002年提出的推理的再认启发模型,结果证明:人们在相关信息不足、知识和时间都有限的情况下,采用再认启发策略进行推理的比率相当高,并且出现了“少即是多”效应。本研究还探讨了Goldstein等没有考虑的因素,结果发现:在压力作用下,人们仍然会采用再认启发策略进行推理;再认启发中被试会运用无关信息进行推理;在操作时间上也会出现“少即是多”效应。  相似文献   

5.
地质科学理论的发展验证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对立统一”规律。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期,“水成论”在理论地质科学中占统治地位,认为岩石都是经过水作用而形成的。“水成论”学派的首领是德国地质学家维尔纳,他对于原始地层表的建立是有功绩的,但否定地球内部活动和火成作用,却阻碍地质理论的发展。由野外观察的广泛,对火山现象认识的深入,十九世纪中期提出了  相似文献   

6.
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中有一些老大难问题,遗传和环境问题即是其一。经过各种思想观点漫长而又无结果的争论之后,许多人对解决这个问题丧失了信心,更多的人宁愿绕开它而去研究“更有价值”的问题。然而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心理学之外发展出了一门新的学科——社会生物学,它的研究对解决心理学的遗传环境之争带来了许多启发。本文拟联系遗传环境问题的理论探讨来介绍和评价社会生物学的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7.
第七章 自身利益 选自托马斯·霍布士的《利维坦》和《哲学原理》。 问题: 1.概括霍布士的心理学理论。它对他的“善”、“恶”定义有什么影响?一般地说,它对他的道德哲学有什么影响? 2.根据霍布士的意见,人的“自然状态”是什么?它使他产生了什么政治理论?  相似文献   

8.
蒋柯  李其维 《心理学报》2020,52(8):1017-1030
皮亚杰从生物学的适应性和平衡化概念出发, 论证了有机体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进一步通过认知过程与生物学过程的“同构”, 建立了一种结构论的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的主要论题包括:主客体相互作用论、认知结构的建构论, 以及心理逻辑论等。皮亚杰的理论建构方法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 皮亚杰强调功能相对于结构的逻辑先在意义。功能是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与平衡化。因此, 皮亚杰的方法论是一种功能论。第二, 皮亚杰方法论的思想基础是辩证法。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一方面批判唯理论, 另一方面批判经验论, 最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认识论体系。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对当今心理学和心灵哲学研究中诸多“难问题”, 诸如“他心问题”、“归纳问题”等, 可能提供了元理论层面和方法层面的引领和启发。  相似文献   

9.
借助近几年我校的“四维五段”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机会,我们在生物学教学中积极参与探究和实践“多维取向,自主建构”活动,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通过自主学习建构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系统。学会用科学的学习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和完善自我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0.
试论复杂性理论的精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考察复杂性研究主流发展的三个阶段——埃德加·莫兰的学说、普利高津的布鲁塞尔学派、圣菲研究所在理论上的异同,从它们共同的或相近的东西中抽绎出复杂性理论的精髓,然后探讨复杂性理论的精髓对于推进我们今天对哲学原理的研究给予了什么有益的启示。一可以说,埃德加·莫兰是当代思想史上最先把“复杂性研究”作为课题提出来的人。他通过批判经典科学的方法论所代表的简化的理性主义的弊病,提出建立“复杂方法”、“复杂思想”或“复杂范式”的必要。他在这一方面的代表作是六卷本巨著《方法》。莫兰正式提出“复杂性方法”是在他…  相似文献   

11.
科技道德的两种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致力于挖掘各种科技道德规范背后的伦理精神 ,提出科学精神和人本精神是科技道德规范的灵魂 ;阐释两大精神的丰富内涵 ;辨析二者间的学理关系和实践关系。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现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编的《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现状调查表》,对3121名大、中学生的形体烦恼、性别烦恼、性器官烦恼和容貌烦恼等进行抽样调查.研究表明:(1)22.3%青少年存在体像烦恼,且女性高于男性;(2)44.0%青少年肥胖指数异常,其中偏瘦的为33.7%,偏胖的为10.3%,前者男性高于女性,后者女性高于男性;(3)7.6%的学生存在形体烦恼,且女性多于男性;(4)8.9%的学生存在性别烦恼,且女性多于男性;(5)5.2%学生存在性器官烦恼,且男性多于女性;(6)5.1%学生存在容貌烦恼,男女之间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论主客同一的心理学研究范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考察了主客同一研究范式的内涵、发展脉络及历史地位。作者认为,主客同一研究范式体现着心理学的人文科学定向,张扬的是人有别于自然物的“天使”形象,展示的是将人的心理、行为视作“生活”,试图从内部体验、直观以达成对人的独特本质洞察的“内观心理学”境界。它和主客二分研究范式均可在未来心理学中获得各自合理存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从合理化角度回顾了当前几种重要的骨折治疗理论体系的发展与演变,认为骨折治疗的最优原则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没有绝对最优只有相对合理。只有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维体系,加强医疗逻辑思维能力,用多维思考的方式寻找矛盾的合理平衡点,始终坚守医学伦理道德底线,才能真正做到为每一位骨折患者进行最合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意识的四个要素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实验事实 ,提出了意识内部结构的观念。按照本文提出的意识的四个要素理论 ,意识由意识的四个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组成。意识的四个要素是意识觉醒、意识内容、意识指向和意识感情。讨论了意识四个要素的脑机制  相似文献   

16.
控制相关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伟  万明钢 《心理科学》2007,30(1):235-237
在控制感与实际控制行为的区分基础上,回顾了与控制相关的理论,分析了各理论的特点和新近的研究;指出各种控制理论都是从不同的侧面研究控制,自成体系,缺乏沟通;控制概念模糊,理论间重叠严重,尚无一个理论能很好的将它们整合;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了控制测评的混乱,阻碍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理清控制感与真实控制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改进和标准化控制感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死亡教育的心理健康价值取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立足构成"生命"重要部分的"死亡",通过死亡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功能目标和课程实施上的比较研究,论证死亡教育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和提升人的心理品质的价值和作为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18.
In the traditional order of the “rule of rites,” social status and relationships always held priority positions, which apparently went against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 justice; Legalists thought highly of objectivity and avoided subjective randomness, and were more reasonable in this regard. However, following the integration of rites and law in the Han Dynasty, the technical aspect of Legalism emphasizing control of society and of the populace was strengthened, and in the meanwhile, their “true spirit” became concealed before long. The main signs of this are follows: (1) In the order of the “rule of rites,” the objectivity of law was gradually devoured by the subjectivity of human beings, thus the tradition where “human relationships replace law” came into being; (2) The law, which had shown the spirit of equa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in the guise of Legalism, now degraded into a tool to maintain a hierarchy; (3) Rights were separated from duties, that is, some people enjoyed “rights without duties” as much as they wanted, while the rest were forced to carry out “duties without rights.” As history has warned us, in ruling a country, one cannot stake even the least bit of fortune upon human nature, and there can be only one bottom line and criterion, that is, common strict observance of and respect to “rules.” That should be the great value of the lesson that the pre-Qin Legalism has left for future generations.  相似文献   

19.
试论信息伦理的特点与本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伦理学作为科技哲学与伦理学的边缘学科 ,不仅要关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行为 ,而且要深入研究信息的“元伦理学”问题 ,同时还要对信息化与传统社会现象交融过程中出现的“交叉伦理”问题进行相关分析 ,准确把握。信息伦理本质上有三个层面。即从信息伦理的起源上看 ,信息伦理是人类交往活动的现实需要和规律反映 ;从信息伦理的应用上看 ,信息伦理调节着人们在信息交往活动中的功利实现 ;从信息伦理的目的上看 ,信息伦理追求人类社会在信息时代的和谐与进步。  相似文献   

20.
Historiography of education is not only a question of construction but also of selection. In 19th century history of education was typically a genre of great educators, mostly male and only marginally female. This construct is influential up to now, at least in popular contexts of educational reasoning. The article discusses in the introductory section problems of selection of names and meanings within history of education, and then three types of historiographical writing that are not only concerned with great educators but have larger Philosophical impact. The first type is Herman Nohls history of German progressive education, the second one is Emile Durkheims histor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France, and the third one is George Herbert Meads Movements of Thought in 19th Century. The article compares them and discusses their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writing in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