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祝天智 《学海》2004,(2):184-187
儒学政治社会化危机是晚清政权衰败化的表现 ,也是其进一步衰败化的原因。儒学价值观权威的逐步丧失导致晚清政权合法性的丧失 ,儒学教育被取代削弱了晚清政权的政治整合功能。作为儒学社会化的动力机制 ,科举制的废除带来了晚清精英录用的困境 ,而儒学社会化强抑制机制弱化造成晚清意识形态的失控。  相似文献   

2.
考察上博简可知,早期儒家乃本于仁道阐释政权转移问题。在其看来,政权转移实质上是政权合法性的转移,而政权合法性植根于天命、民意与为政者的贤德贤能,以"仁"为基本精神;政治权力是仁民爱物的工具、服务天下民众的公器,政权的转移旨在实现"天下和合"的仁政理想;在此理想的引领和范导下,一旦为政者因德衰或能退而丧失或遮蔽了政权合法性,政权就当该发生转移;禅让、世袭、革命为政权转移的三大模式,若以仁政观之,则强调宗法血缘关系本位的世袭制和以武力转权的革命模式皆各有弊病,唯有主张"尚德让贤"的禅让制才是可圆满实现仁道的理想政权模式。可见,早期儒家是以仁道为政权转移的根本原则和终极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3.
论政治合法性的意义和实现途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燕继荣 《学海》2004,9(4):88-97
政治合法性因为关系到政权和政治秩序的稳定性而成为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在总结政治学关于政治合法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系统探讨政治合法性的意义 ,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和原则 ,不同国家可能面临的主要政治合法性危机 ,以及政治合法性的实现途径 ,期望给读者以相关问题的完整概念  相似文献   

4.
国际非政府组织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因其内在的属性冲突而面临着民主赤字的批评,引发了合法性危机.以行政法理论视之,建立"参与式立法模式",并通过利害相关方权利的明确、实施信息公开程序、确立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专家理性与问责机制,是矫正国际非政府组织合法性危机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
谢永梅  罗兴佐 《学海》2002,(2):92-96
村民自治作为一项新的乡村治理制度在乡村社会的贯彻与实施 ,引发了乡村关系的变化与调整。然而 ,由于《村组法》遭遇村庄基础的不同 ,使现实的乡村关系颇具复杂性。本文所反映的则是 ,在现实的乡村关系中 ,不仅存在着乡政权对村庄选举与治理的主动介入 ,还包含着村庄对乡政权的主动依赖。由此 ,建构一种乡村关系类型的分析框架便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从德法之治的角度,研究政权的兴衰,挖掘齐国统治800年的历史,其经验教训为,任人唯贤与民心向背是政权存否的关键。以人为本是富国强兵的根本。德法不举是齐国政权败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政权内卷化及其影响下的农业经济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国礼 《学海》2001,(1):132-135
本文以"政权内卷化"这一概念为分析工具,讨论了在政治内卷化的制度安排之下,政权在集体化时期对土地产权的入侵所导致的产权悖论,进而导致的经济绩效低下的问题.同时,集体化的土地制度安排本身必然包含着制度创新的动力,也预示着由国家纯粹按照自己利益一手安排产权时代的结束,产权逻辑的变迁同时也预示着国家将向对社会有效服务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序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宛耀宾宗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处的社会地位和作用虽然有所不同,但宗教问题关系到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它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历代的政权都无法回避。面临复杂的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南边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自战国秦汉以来西南地区相继建立一些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本文通过对夜郎国、句町国、罗甸国、罗氏鬼国、自杞国、景龙金殿国、南诏国、大理国及其宗教的考察,认为历史上西南少数民族政权与宗教有着密切关系,西南少数民族政权的方国内流行原始宗教、神学宗教,这反映出西南各族群宗教文化的多样性.指出当今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可以追溯至西南少数民族地方政权时期,说明西南各族群宗教信仰源远流长,也反映出历史上儒释道三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政德——政权兴亡的生命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古就存在政治伦理 ,即“政德”。汉初的思想家们更加重视“政德” ,将其视为一切政权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1.
韩振国 《学海》2005,(1):67-73
抗日根据地政权建立之初,由于政权工作不够深入和农民传统政治文化心理惯性,乡村社会权力文化网络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作用.在乡村民主选举推选出的基层行政人员中,旧政权任职的传统权威人物依然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推动乡村基层权利机器运转的主要动力.阶级成分的比重不足以说明乡村权利结构的真貌.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大规模庞大与双层人大结构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人大组织上的双层结构制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设置都面临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和冲突:人大本身代表数量太多既造成各级人大不能充分行使权力,又反衬出人大常委会人数太少因而缺乏存在的民主合法性基础:而各级人大常委会人数太少,缺乏应有的民主代表性,如果允许其存在,又反衬出各级人大代表数量众多的不必要。由此造成人大本身和人大常委会都存在合法性危机,摆脱这种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借鉴议会规模立方根法则,修改宪法和法律,减少人大代表数量,实行单一层级人大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对抗日民主政权的理论贡献徐嫩棠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同志长期转战在敌后抗日战场,担负着重要的领导工作,他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创造性地把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运用到抗日根据地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成功地解决了在统一战线条件下,我们党如...  相似文献   

14.
张越 《管子学刊》2004,(4):F003-F003
《德法之治与齐国政权研究》是官源海教授主持的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近日由齐鲁书社出版。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范跃进教授为之作序。  相似文献   

15.
闵兢  华学成 《学海》2011,(4):108-114
基于协同学理论、公民社会和治理理论及当今国内外的实践经验,以社区应急准备为基础的社区应急管理正在成为公共危机治理的基石。对社区进行脆弱性评估是社区应急准备的必要前提,而社区居民的应急准备现状和社区应急工作的组织现状是脆弱性评估的重点,它们直接决定着社区的应急能力。在整个应急准备的机制中,应急计划是其核心环节。应急计划的过程是由成立计划小组、定义计划、潜在问题分析、资源分析、描述任务与责任、发展策略与系统构成的一个需要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为了提高社区应急准备的整体绩效,提倡构建基于多层PDCA循环模式的社区应急准备体系。通过调查还发现在应急资源的投资问题上,社区与居民、居民与居民之间互有博弈。  相似文献   

16.
锡克教是穆斯林政权统治印度时期外来的波斯—伊斯兰文化与印度本土文化碰撞与交融的产物。十七八世纪,锡克教逐渐由和平传道的教派运动变为武装团体,其与莫卧儿帝国政权的关系亦由支持与扶持转向反抗与镇压。这种变化发生于莫卧儿帝国"王法"与"教法"博弈的大背景下,并非单纯的个人恩怨或教派冲突。锡克教见证并参与了莫卧儿政权由推崇保守教法的外来征服者集团变为推行开明宗教政策的本土化集权帝国,后重新转向保守并最终解体的过程。莫卧儿虽然继承并发展了苏丹国时期半世俗半宗教性质的"王法治国"政治传统,但受限于各方面条件没有将其进一步发展成适合多元帝国的现代国家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7.
什叶派伊斯兰教作为政治工具,在伊朗和叙利亚关系的演进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70年阿萨德上台后,通过与什叶派乌里玛合作,获取了政权急需的宗教合法性。1979年以来,伊朗支持什叶派在叙利亚广泛传播,在扩大其影响的同时,也加剧了该国固有的教派矛盾。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伊朗以"保卫宰娜卜"的口号,动员和组织多国什叶派武装力量,成功保卫了巴沙尔政权。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巩固了它在"什叶派新月"中的核心地位,凸显了什叶派网络对于伊朗外交的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18.
简论德法与齐国政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国,自姜太公分封齐地建国,到田氏代齐,凡800多年。本文主要从姜太公建国,齐桓公首霸,齐景公争霸不成,田氏代齐,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探讨齐国政权的兴衰。德法并举,国泰民安,霸业有为;不法不德,政衰国败。  相似文献   

19.
论社区文化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社区文化建设以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为宗旨,以提高社区居民素质、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和社区综合文明程度为主要内容,构成了社区文明的核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社区文化的界定社区文化分为广义与狭义两大类。广义的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  相似文献   

20.
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诠释功能及其限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显明 《现代哲学》2006,3(1):24-31
意识形态最主要的政治功能就是为统治秩序提供一种合法性辩护,唤起被统治者对既有政治秩序的合法性信仰。但是,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功能是有限度的,政治合法性具有一定的由政治秩序本身决定的不依统治者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规定,意识形态的合法性诠释不能违背政治统治最基本的道义原则。同时,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还必须同其它合法性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建构合法性的政治实践中滥用意识形态,往往会进一步加剧政治合法性危机,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