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宗教工作是一个涉及贯彻政策和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群众工作、统战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有效开展国际斗争,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构建民族复兴的“文明依托”的系统工程。这就启示我们,在今天的条件下做宗教工作,就不仅仅是一个对宗教事务管理的问题;在今天的条件下做宗教工作,就一定要有“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宽广眼界,要有“懂全局、议大事、管本行”的崭新思路。何谓“全局”?一般来讲,全局由两个层面所构成:一个是世界大势,一个是国内形势。所谓“懂全局”,就是既要懂世界势,又要懂国内形势。从世界大势来看,我们要懂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和强盛,不是经济繁荣,必有一定的文化、文明为依托。而宗教文化在构成这种文化、文明依托上,起过要的历史作用。从国内形势来看,我们要懂得:“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其中还包括抓住当今世界“文明依托”错乱的契机,立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实践,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构建中华民族复兴的“文明依托”。何谓“大事”?当前我们面临的最大的事情,就是要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宗教工作者议大事,就是要议宗教工作如何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职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 ,随着人文思潮的发展 ,生活本体日渐成为中国和西方哲学的热门话题 ;尤其是 80年代中期以后 ,此问题在国内学界倍受关注 ,以至被人们称作本体论的“复兴”。本体问题在人类文化系统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 ,它的“复兴”表征着现代社会生活以及现代文化正在发生着深层的、体系性的变迁。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巨变时期 ,我们必须重视中国传统本体思想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本体具有深刻而透彻的把握 ,中国人对这一问题的见解根本不同于西方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视野中的本体是生活世界的本体而不是西方二元文化语境中的物质世界的…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文明新形态既是一种已然存在的文明新形态,也是一种处于持续建构之中的文明先进形态。而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重要内容和伦理内核的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它既是中国创造的具有实然性的伦理文明新形态,也是处于动态建构之中、具有应然性的伦理文明先进形态。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建构涉面极广。它不仅要求当代中华民族具有卓越的实践智慧和能力,而且要求当代中华民族具有心系人类、放眼世界的广阔视野和高远境界;既要在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积累精神文明、道德建设和伦理治理的智慧和经验,也要在中国特色伦理学理论创新中构建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着力点。一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明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明观是建构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认识前提和观念基础,既是推动传统伦理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促进世界伦理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进全球治理变革的要求。“伦理文明观”是“对待文明”的伦理理念,即以伦理对待文明。“观”既是“看待”也是“对待”,是观念也是态度,  相似文献   

4.
复兴取向规约中华民族当代复兴的方向、路径与样式,构成中华民族再度兴盛的灵魂。相对意义上的复兴是中华民族重回世界前列。绝对意义上的复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存在品质重达时代高度。后者构成中华民族当代复兴更深刻的涵义。文明是人的生命活动及其结果(尤其是积极成果)的总体,本质上为人“文化”的结果与条件,具有“文化而明”的深层意涵。当代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皆要求中华民族开拓一种在根本上超越作为物性文明之资本文明的崭新文明。从文明视角看,中华民族当代复兴的取向就在于创造更有益于中华儿女生存发展,更有助于社会成员美好生活的新文明,并持之以恒地发展与升华之;在于开创当代历史可能范围内最有益于人之存在及其升华的文明形态。中华新文明不仅是人的文明,而且是“文化”的人的文明,需要“文化”的人与之相辅相成,创造进而升华文明,从而“配享”文明。  相似文献   

5.
古风先生的《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存活论》一书在广阔的学术视野中,针对中国传统文论诸范畴在当下中西文论融汇的境域下在传播、应用上存在“边缘化”现象等问题,合理、系统地构架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古风先生积多年之学力,完成这样一个深刻而又极富现实意义的课题,对中国文论的现代化研究来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讨论以线造形的问题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因为曲线美集中体现了中国画之民族性.特别是随着经济、科技日益发达,在物质文化日益多姿多彩的今天,对中国画追求的"致虚极,守静笃"的哲学性,在形态上以曲线勾勒的写意性,这些特点进行充分讨论,我想,都具有学理意义实践意义.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张大千就是在这种背景中崛起的.它以题材、画风、技法的多样性、全面性和高度成就为画坛瞩目.张大千为什么能够创造出像晚年泼墨泼彩这样气势宏伟、格调华丽的鲜明风格?我想,这和张大千所坚持的走中国绘画的民族性道路有关.本文想通过张大千对以线造形意识的探讨来讨论张大千对于我们民族绘画的深入学习和理解程度.只有建立在这种坚实背景的基础上,张大千才有可能创造出时代杰作.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教育中开展"通识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并逐渐在中国各大高校付诸实践。通识教育以"培养完整人格"为核心教育理念。美术史论类通识教育课程就必须打破原本专业艺术史教育的单一知识型和研究型模式,从知识、能力、思想等多方位、多角度入手构建全新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一 与生命美学结缘的三十年后回顾往事,我首先想提及的,甚至都不是美学,而是一部电影. 香港有一部电影,叫做《无间道》.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一位老警察问年轻的新警察的一个问题:“我们问你一个问题,你是想做一个警察呢?还是仅仅只想看上去是一个警察?”这个问题很尖锐,也很真实.我想说,这也是我在研究美学的时候时时刻刻都在追问自己的.“我是想做一个美学学者”呢?还是“仅仅只想看上去是一个美学学者”?  相似文献   

9.
与人的参与相关的实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写道:“当科学之环变得更大时,它会在更多地方碰到悖论。”我的兴趣既不在尼采这个人(虽然他是非常有意思的人),也不在尼采的作品,而在于这个评论本身上。也就是说,我希望在这里理解的评论是与我们时代的思想和经验有关的,而不仅仅是尼采时代的东西。评论是有关“科学之环”的,所以我关心科学,想看看科学知识之环增大时,世界如何变得更为荒谬。可以用任何科学领域的材料来阐明尼采的评论,但我在这里只想考虑两个例子。 我的第一个例子来自于一个只有少数人熟悉的领域,对于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来讲,它本质上是极其深奥的,这就是量子力学。我并不想在此谈论专门的技术问题,所以我一点儿也不打算描述这个理论,只是在当讨论问题需要时,我才对量子力学作些描述,而从开始讨论到问题深入下去,都会涉及“如何解释”量子力学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问:请您谈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研究“社会主义的宗教论”的体会。 答:我想按照“关注焦点、理论品格、创新特色、逻辑框架”这样四个问题来谈。 问:请您谈谈您所提到的第一个问题——“关注焦点”。 答:首先是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注焦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和”的内涵与民族复兴的“文明依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和谐社会,要有“和”的内涵。实现民族复兴,要有“文明依托”。一、关于“文明依托”纵览世界发展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和强盛,不仅是经济繁荣,必有一定的文化、文明为其依托。而宗教文化在构成这种文化、文明依托上,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中国的盛唐以儒释道文化、文明为依托。中世纪阿拉伯帝国以伊斯兰文化、文明为依托。近代西方之所以强大,除了经济、政治的原因,还有文化的原因。文化的原因很多,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在西方的大众文化中往往有一个全民的宗教(基督教)作为其联络民众情感精神的核心。因此,康有为曾主张,中国要…  相似文献   

12.
1.问题的提出 孟宪忠、丛大川二同志的《发展哲学论纲》 (见本刊1991年第8期),提出了创造性的、建设性的设想。我认为,要想建立发展哲学,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何以必要,二是何以可能?作为核心的,是要对“社会发展”概念给出科学的界定。作为日常语词的“社会发展”无非是基于一种经验假设:事情总是发展的,社会当然也要发展。这样浅显的意义,显然不能成为对一门学科进行理论建构的基础。因此,讨论“社会发展”概念的规定性问题,并不是一种纯理论的嗜好,而是为了确定“发展哲学”的“对象域”和“意义域”,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思考框架”。  相似文献   

13.
“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作用与影响”是一个很宏观的题目,值得讨论的内容很多。我以为,可以从两个层次来讨论:一个是描述性的,即实然层次,主要侧重基督教已经在中国社会有着怎样的状态和影响;一个是规范性的,即应然层次,主要侧重基督教在中国社会应该有着怎样的状态和影响。从不同的层次,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针对这个题目,我着重想就两个富于争论性的问题作些阐述。这两个问题可以说是应然层次的问题,但却必然以实然层次为依据。中国是否必然要基督化肯定性回答是许多人的选择,尽管并非大多数中国人的选择。之所以这样选择,也有诸多的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对艺术学专业人才需求的转变,高校的艺术学教育也处在一个发展变革时期,如何利用通识教育的优势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艺术学人才,已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对通识教育的必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构建科学的通识教育模式,逐步变革高校的艺术学教育,以求获得自身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逐步走向综合的世纪,而综合性通识课程内容的构建则是通识课程改革的关键.为了有助于我国医学院校构建综合性通识课程,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综合性通识课程内容的组织、设计和实施的分析,探讨了高等医学院校综合性通识课程内容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以通识教育视角下财经类高校美术史类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财经类高校美术史类课程教学现状为依据,首先介绍通识教育概述,其次说明通识教育视角下开设财经类高校美术史类课程的必要性,包括财经类高校层面、学生自身层面,最后从将课堂内容与考古、课外参观相结合,注重美术史课堂中艺术类典型电影的研究,详细讲解与广泛讲解相互融合三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通识教育视角下财经类高校美术史类课程构建体系有效措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7.
在教会里,经常听到有传道人、同工这样说:“向知识高的人传道实在太难了!”为何会产生这样的认识误区呢?我想问题的症结正是在于传道人的文化素质和知识面。 一直以来,随着教会的复兴,很多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也来到教堂听道,但由于教会存在着牧养能力薄弱、讲道水平欠缺  相似文献   

18.
追寻智慧     
在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基的问题上,我们至今未能有必要的基本共识,要建立这一基本共识的基本途径只能是:追寻智慧.所谓追寻智慧,是以“问题”为中心的一件事情,但是“问题”却有功能性的勾连、生存性的勾连和本体性的勾连之不同,并且分别敞开了不同的意义—认知境域:常识、知识和智慧.由于我们还是在“知识”的层面上来理解“哲学”,所以“中国哲学的合法性”成为了一个梦魇般的问题.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不是靠在故纸堆里爬梳考辨、援证推理所能解决的,只有面向生活世界,在世界历史的水平上创造出全新的世界图景以获得确证.哲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宣言,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图景和理想旗帜,一个没有自己哲学的民族不可能得到世界的敬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着中国哲学,并且最终是由中国哲学所取得的成就来标识出对人类世界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晚清以降,康有为等士大夫群体期望能合满、汉、回、蒙、藏诸民族构建一“华族”,以现代国家的身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所谓“华族”“五族共和”乃至“中华民族”,本质是具有现代意味的“民族”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族群”。康有为等志士仁人虽未直接运用“共同体”理论,但在思考中能洞见疆域、文化、经济对社会改革的重要性,并依此对中国当时状况及未来给予深刻省察。康有为等努力倡建的“民族—国家”不啻为与新兴世界体系相对接的“现代共同体”。迨至今日,尽管民族国家是唯一得到国际承认的政治组织结构,但它仍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的概念。在新兴世界体系中,民族国家不仅要维护本国国界以内“国族共同体”的利益,更应在共同价值理念的框架下,努力探寻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新文明的构建路径与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20.
哈罗德·史蒂文森教授希望我在这个会上谈一谈中国心理学的前景,这个问题太大了,我力不胜任。今天我想讲一个与展望中国心理学未来有些关系的小一点的具体问题,它一直是我多年来在北京大学从事心理学史的教学研究过程中经常引起思索的一个问题。问题是这样产生的:如果你考察一下中国心理学家的学术活动,那么你会发现无论在解放前的旧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