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海德格尔思想发展的各个阶段,非神学的"神"始终在场,并在"神与物"的不同关联中展现"人与物"的本质区分。在海德格尔早期思想中,神以隐而不显的方式,于其宗教神学的经验性背景及"时间"视域中在场;在其思想转折阶段,其作品直接出现"诸神""神圣者"等名称及关涉神的直接论述,它们以"非神"的方式在与"非物"的关联中在场;当"此是"在其思想晚期返回到"终有一死者"之名时,"人"与"物"在"最后之神"的经过中同归于"是者",这为思想的另一种开端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2.
阿波罗神形象发展经历了"自然之神"等三个阶段,代表"光明"与"预言"之神形象的阿波罗才真正显示了"日神"风貌;现存的阿波罗神像中以梵蒂冈博物馆贝尔韦德里宫的阿波罗像最为优美;而米开朗基罗所绘《最后的审判》中的耶稣基督形象,是对此神像形态的原样借用;梵蒂冈艺术中阿波罗神与耶稣基督的这种关联,向我们揭示了古希腊文明在基督宗教中的保存与演变,并启发我们深入探究艺术与神学、人性与神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周易>的占筮功能出发,认为阴阳观念表达了一个限定性含义,从而使阴阳所范围的一切对象具有了非自在的性质,而这之中的例外就是"神"."神"在<易传>中既是一个客观的自在之物,同时又具有主体意义.从作为客观的自在之物的"神"转化为主体意义下的"神",必须通过道德践履;而道德践履所以可能,正在于"神"的保障.这样一个双向过程正是<易传>本体论和工夫论合一的德性领域的开启过程.  相似文献   

4.
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是凝结在文化中的文化其"神"。在认识和实践上守护住文化其"神",是文化自觉的根本要求。本文提出文化生命结构的"形神统一"概念,并转化为一种分析文化现象的方法论,从文化其"神"与其"形"相统一的角度分析了守护文化其"神"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一种重"商"而轻"文"、重"形"而轻"神"的倾向。"形神相即,形质神用",而消解了文化其"神",文化其"形"也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或纯粹的商品符号。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优秀文化传统,必须坚持"形神统一",守护住文化其"神"。  相似文献   

5.
胡传十 《天风》2010,(5):60-60
<正>2008年对我来说,是神对我特殊带领的一年。因着人生中突遇的软弱,终于无奈地放弃对世界和人的依靠而愿意完全地转向神。神的慈爱伴着我走过了这段患难的日子,他甚至用肉眼可见的"大光"来光照我,让我在仰赖中进一步坚定了对神的信心。初信主  相似文献   

6.
满族民间普遍将西墙的"祖爷板"视为祖先神神位。祖先神内涵复杂,主要包括南位神和北位神两种类型,有各自的祖先身份和文化逻辑。本文在文献和田野的双重视角下,通过对满族祖先神观念和仪式的考察,发现满族南位神并非祖先来源,而是作为"恩人神""贵人神""保护神"的客神身份被供奉;而北位神多由家族历史上已故萨满、族长等有重要影响的祖先灵魂构成,具有"巫祖"原型特征。本文通过对两类祖先神的面貌、异同及相互关系的揭示,剖析祖先神信仰的萨满教来源,提出理解满族祖先神的基本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方飞 《天风》2005,(1):30-30
你有没有因为"华美的袍子"赞美神呢?还是在享受人生华美的时候忘记神的恩典,远离神了呢?你有没有因为"蚤子"而灰心丧气,失去了信心,埋怨神呢?  相似文献   

8.
在俄罗斯民间东正教的人类学中,能够发现一条具有诺斯替主义特征的思想线索。诺斯替主义人类学具有建立在灵肉二元论基础上的人神关系、以"同神"为目标的人的终极使命这两大特征。在作为俄罗斯民间东正教思想背景的官方东正教中,人与神的关系是一种内在关系,人具有恢复"似神性"、成为"受造的神"的使命;而在民间东正教中,人与神的关系建立在灵肉二元论的基础上,人的心智拥有"非受造"的上帝形象,人的使命是恢复"同神性"、成为"非受造的神"。这种愈发鲜明的诺斯替主义特征反映出俄罗斯民间思想对于人的神性本质及其自我拯救能力的不断强调与强化。  相似文献   

9.
张耀法 《天风》2014,(1):41-41
<正>读《列王纪上》19章9节至14节这段经文,时常让人感慨万千。这是大有能力、叱咤风云,神的大先知以利亚吗?这位曾经求火降火,求雨下雨,能力非凡、心志如火的以利亚,怎么会在罗藤树下"求死",而又躲在山洞里"怕死"呢?更可笑的是他自己还认为这是在为神"大发热心"哩!  相似文献   

10.
"存神过化"一词在先秦文献中仅见于《孟子》和《荀子》,汉唐把孟荀"存神"之神多解为外在人格型的神明,而宋儒多解为抽象化了的神妙不测。汉唐时期,"存神"说成为道家修身的重要工夫,这种神多是心神义,宋元明清时期这种存神工夫论在道家养生修行理论中依然流行,这种"存神"说更多是来自《庄子》中丰富的养神、形神说,与《易传》、《孟子》、《荀子》似无直接关联。北宋张载《正蒙》继承发展了《易传》的神化理论,创造性地借题发挥了孟子的"存神过化"说,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又进一步彰显了丰富了张载的"存神过化"思想,把"存神"诠释为儒家的最高工夫和生命究竟之所在,这种"存神"工夫所存之神既是内在的又是外在的。  相似文献   

11.
和合神考论     
和合神是民间信仰中一位影响较大的神祗,本文分和合神的起源、演化、信仰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和合神的起源与傩戏有关;和合神的演变过程极为复杂,其中"和合二仙"是在民间影响最大的和合神;和合神信仰多样,但主要集中于男女情事与财富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神的同在     
张僡玲 《天风》2004,(6):41-41
我们每个走到神面前的人心中常常渴想有神的同在,在我们向弟兄姊妹发出的祝福中,也常常有"神同在"的话语。这无疑是我们心中美好的愿望--愿神的祝福多多地倾泻与我们。然而在我们渴想与祝福时,是否真正体会到"神同在"的含义呢?我们是不是更加重于物质的、世界的、看得见的祝福,而淡于看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著作中的神深奥晦涩。透过对他的思想整体方向的把握,我们发现,在海德格尔这里,最后的神是救渡人出离"存在离弃状态"之困境的神,但他不是基督教的上帝,上帝反倒是走向无神的虚无主义的起源。海德格尔敏锐地看到,近代以来人作为主体并未因脱离上帝而变得自由,反而精神贫困,无能于思考,无能于真理,人无根地生存。与此相对,海德格尔的神召唤人出离困境从而踏上返乡之途。这种神有自己的"面目"和出场方式,但他不是不缺乏任何存在的最高的存在者,甚至也不是存在自身。神不是神化的人,但人却从神获取尺度,成为"半神",在"家乡"中人共神同在。这种神是人确立自己的本质的必经之途和最短而最陡峭的路径。这种非神学的神打开了思考神性和人性的另一条路。  相似文献   

14.
<正>神对其儿女既有"爱"也有"管教",且就是因为"爱"才会有"管教"谈到惩戒,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如何平衡爱与惩戒?一个讲爱的教会,怎么适当地实行惩戒?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教会的存在与发展需要制度来规范,失去规范的教会容易偏离神的正道,而在规矩与制度中间必有惩戒的条例作为警戒。  相似文献   

15.
学会做人     
吴恩平 《天风》2008,(2):20-22
<创世记>第5章1-2节记载: "亚当的后代记在下面.当神造人的日子,是照着自己的样式造的;并且造男造女.在他们被造的日子,神赐福给他们,称他们为人."由此可见,人类的起源来自神的创造,人之所以称为人,乃因人是照着神的形象和样式造的,是因神的赐福.那么,人应当名副其实地处事为人,应该在我们身上彰显出神的形象和样式,而决不辜负神的赐福.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太4∶19"  相似文献   

16.
"善美"文化是中国民间美术图形创意的重要源泉,也是标志行之有效的审美创新之道。现代标志"神形"需求与民间美术图形"善美"思想间的契合关系及其派生出的"神善"与"形美"表达,通过迁想妙得的"观其形而取其神""变其形而取其神""舍其形而取其神"的方式达到形式与内涵的高度统一,是实现现代标志与民间图形间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膜拜的是神,而神的背后有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强大力量;我们认同的是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之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亲情和不竭动力。应邀参加谷关大道院的"八八蟠桃圣会",是我第二次到台湾参访。这也使我又一次有机会亲身感受到道教作为信仰、作为中华文化的纽带将两岸信众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一、盛大的"八八蟠桃圣会"  相似文献   

18.
道教存神养生作为道教养生术的一种,由于其中混杂了一些宗教成分,长期以来受到误解.本文认为,道教存神中的所谓"身神"是指信息,而存神经典中对于身神的描述则是在设计一种信息符号,存神实际上就是人们通过自己的精神活动向自身组织器官注入信息,使其负熵化的一种养生方式.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来,在一些地方的教会,信徒因口头上常讲"感谢神"而受到个别教牧人员的指责:"你们以后不要把'感谢神'当口头禅。""一点也不慎重,要谨慎些。""常挂在嘴边,太随便了。"诸如此类的话乍听起来有点道理,然而却给弟兄姊妹带来了心灵的"创伤"和信仰上的困惑。有一次,一位老姊妹问我:"弟兄啊!我们嘴上常讲'感谢神',是属于犯罪吗?不然,某先生为何要指责我呢?"令我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稍后她接着说:"2017年春天,我在近郊的公路上被一辆  相似文献   

20.
胡蒙爱 《天风》2004,(6):20-20
在中国社会步人新的历史时期的今天,教会也随着时代的步伐而进展。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根据圣经原则,神兴起他所使用的仆人,提出了"神学思想建设"的主张,这个主张带给我们对圣经的认识有新的开启。就如在福音书中,耶稣给神的子民、使徒行传中圣灵给彼得的开启那样(约4:21-24;徒10:9-24)。使我们在这时代中,在侍奉神的事上,得着新的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