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卞敏 《学海》2014,(2):197-200
<正>西方哲学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古代的本体论阶段、近代的认识论阶段和现代的语言哲学阶段。维特根斯坦作为语言哲学代表人物之一,认为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他消解传统形而上学的唯一本质,为哲学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被许多人看作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哲学从认识论转向语言哲学,标志着哲学主题的转换与思维方式的革命,即从近代哲学"可以认识什么"的问题,转换为语言哲学"可以  相似文献   

2.
说某一观点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实际上指的是这一观点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即“怎么样”的问题,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从逻辑上看当然是基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而形成的。因此,判定“实践”是否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首要的基本观点,根本上不是看“实践”在促成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的作用即着眼于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成为它自己,而是得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回答“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的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怎么样”的。就此而言,得出“客观实在”或“物质”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便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的话:查尔斯·S.皮尔士(1839—1914)的一生及其成就备受争议和瞩目,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学说的广泛性和原创性。当前哲学研究许多领域的工作都可以追溯到皮尔士,譬如现代逻辑、符号学、指号学、可能世界语义学、科学哲学、数学哲学、语言哲学以及心灵哲学等等。此外,他对形而上学的贡献也被当代哲学家视为无尽的宝藏。如果把他和分析哲学的奠基者弗雷格做一比较,那么可以借用这样一个隐喻:皮尔士是一只狐狸,而弗雷格是刺猬。“狐狸知晓许多事情,而刺猬知晓一件大事。”计划30卷的编年体《皮尔士文集》从1982年开始到现在才出版6卷就足以…  相似文献   

4.
闫超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20-120
一、维特根斯坦对可说与不可说的划分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前言中如下说道:这本书所讨论的是哲学问题,并且,正如我所相信的那样,这些问题之所以被提出来.是源于人类对语言逻辑的误解。整本书的主旨可以用以下的话来概括: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对于不能谈论的事情,就必须保持沉默。  相似文献   

5.
几乎所有逻辑学导论教科书对"演绎"的定义都鼓励我们相信,归纳-演绎的区分存在于各种论证中,而且"演绎"的外延是明确的论证类。这篇论文中我们论证这种思路是错误的。特别地,我们辩护以下观点:为得到归纳-演绎区分而使用的典型的"演绎"之定义,要么太狭隘,要么不够充分。基于一个对归纳-演绎区分的收缩式理解,我们得到以下结论:该区分的内容没有超出批判性思维的两类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贺来 《哲学动态》2012,(9):30-35
一"中国现代哲学":一个需重新审视的课题中国有属于自己的"现代哲学"吗?这似乎是一个毋需追问而自明的问题。我们可以列举出中国进入现代以来在中国哲学舞台上活动过和活动着的形形色色的哲学流派、哲学思潮、哲学人物,可以用  相似文献   

7.
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科学所使用的语言进行批判的分析,这是分析哲学的教条之一。因为他们相信,“通过对语言的一种哲学说明可以获得对思想的一种哲学说明”。而且“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种综合的说明”。具体到伦理学,在这个领域,哲学的首要任务是对“善”这个伦理学根本词语的意义的澄清,这就是所谓元伦理学的方向。对于一个真正打算让伦理学既能通达天理(形而上学)又能脚踏实地(指导人类的生活和行动)的学者来说,这样的立场当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甚至是不能接受的。  相似文献   

8.
郭湛 《哲学研究》2012,(8):14-15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会认识与社会形态研究丛书"的出版是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中国学术和学者对于生长于斯的社会的深切关怀,从这些厚重的著作中体现出来。现在看来,在一般认识论之下去开拓社会认识论,或者其他领域的认识论,是颇有余地可以施展才华的。因为哲学的思考空间十分宽阔,除了最抽象的层次,还有很多临近具体科学和现实生活的中间层次可以研究和概括。现在有许多被称作 "应用哲学"、"部门哲学"的领域的开拓,正是这样做的。这些研究尽管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从方向上说是正确的,深入研究下去都会有很好的前途。把握住事关我们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从世界和中国的现实出发深刻分析和解决这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哲学基本问题"论断引发了广泛而持久的争议,但其中很多观点并未充分考虑到恩格斯的本来用意。恩格斯认为"哲学基本问题"最终被自然科学(实验)和工业所解决,哲学在自然界和历史中都既不必要也不可能。"现代唯物主义"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恩格斯这一论断能够得到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支持,也能得到马克思文本的佐证。"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术语可以指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或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元理论。恩格斯"哲学基本问题"论断构成了现代科学哲学实质上的思想先导,规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性质和发展方向,对当前学界的一些研究热潮具有批判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生活在一个语言的世界中 ,而语言的力量是神奇的 ,我们不仅用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和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来学习和掌握我们未知的东西 ,可以说人对外在物质世界的感知和认识无不反映在语言世界中。所以伽达默尔认为 ,可以被领悟的存在就是语言。以中医为例 ,我们要学中医就首先要学习《内经》 ,而学习《内经》首先要解决的是对《内经》表述的理论的理解 ,即对语言的理解。于是 ,问题出来了。众所周知 :一部《内经》 ,注者如云 ,歧解叠出。原因何在 ?理解不同。为何理解不同 ?语言本身具有不同理解的可能性。我们且看这样一个例子 :…  相似文献   

11.
孟子论及人的"大体"和"小体"时,提出了一个"先立乎其大"的观点,认为首先确立了"大体"的主导地位,"小体"就不可能动摇或取代"大体"的地位。梁启超认为,这是孟子发明的道德修养方法。其实,这还应该涉及到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方法论问题,即: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应该立足于"高",着眼于"大",牢牢抓住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求得矛盾的正确解决。  相似文献   

12.
早期分析哲学中的两大流派逻辑实证主义与日常语言哲学都以拒斥形而上学为重要特征。而近几十年的分析哲学中,思辨的形而上学却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增长与繁荣。本文从哲学史的角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阐述了近40年来分析哲学的转变:早期分析哲学中的逻辑实证主义和日常语言哲学如何在克里普克、刘易斯、斯特劳森、奎因、达米特等人的工作中相互融合,并发展成新的语言哲学;分析的形而上学又如何从新的语言哲学中逐步发展起来并最终取得独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正>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种实践哲学、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是30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然而,从理论上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这还仅仅是我们重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的开端,更进一步的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正>一哲学史研究和哲学研究具有一种特殊、复杂的关系。一方面,黑格尔曾经说过,哲学就是哲学史。①这当然不是试图将哲学变成一个杂然纷呈的哲学史上的各种观点、意见的集合,更不是浅薄地主张哲学应当是一个关于哲学的历史故事集,而是深刻地揭示了哲学思想的历史特性,将它建立在人类思想发展的特殊历史进程之中。②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由分析哲学家所一般持有的观点,这  相似文献   

15.
论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怡 《哲学研究》2012,(7):46-49,57,128
<正>近些年来,国内外哲学界在维特根斯坦思想研究中,逐渐关注到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语法",特别是试图从当代哲学的视角解读他的语法概念的思想内容。(Forster;陈嘉映;韩林合,第11章)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维特根斯坦对"语法"概念的使用完全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严格,而如何理解其"哲学语法"概念,实际上意味着如何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戴震的语言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考察戴震的语言哲学思想,认定他的语言哲学开创了中国哲学的新转向,形成了不同于宋明理学,甚至也不同于清初哲学形态的人文实证主义哲学思考方式.其语言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区分了"指其实体实事之名"与"称夫纯美精好之名"的两类之名.第二,在讨论何者为"道"的哲学形上学问题时,首次引入语言学的句法分析,对古代汉语中谓语动词"之谓"与"谓之"在句子中的不同作用给出了明确的区分.第三,在批评宋明儒的思想同时,还引进了语词分析、句子意涵分析和文本中的言语脉络分析等具体的语言学技术性方法.第四,直接从文字训诂与语言分析入手来重新解释儒家经典的哲学意义,以语言学的实证方式追求哲学的形上之道.使其哲学既与宋明理学者从哲学思考路径出发来重新诠释儒家经典的致思方式不同,也与20世纪西方语言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的目标不同,从而形成了18世纪中国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分析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哲学的一般性质分析哲学的观点一般地说,分析哲学是把“语言分析”作为一个研究主题的各种现代哲学的总称。但是,它并不是有关语言学的东西。它时常被人认为是方法,而不是综合性的哲学体系。这意味着分析哲学的课题在于探讨以往的思辨哲学或者批判形而上学。在分析哲学看来,以往的思辨哲学或者形而上学的争论和错误的根源都在于语言的误用。因而,“以语言逻辑分析克服形而上学”,就成了分析哲学的主题。维特根斯坦说:“哲学家们的大多数问题和命题的来由是我们不理解我们的语言逻辑。”因此,“哲学的目的是思想的逻辑净化”。也就是说,“一切哲学都是语言的批判”。可以说,他  相似文献   

18.
纳维森认为,和平主义的伦理学要么仅仅是一种无法激发"哲学上的兴趣"的个人偏好,要么是自相矛盾的,因为和平主义既主张人们有不受暴力侵犯的权利,又反对用暴力手段维护这一权利,但拥有权利恰恰意味着我们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来维护权利。然而,即使我们拥有某种权利,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动用一切手段去捍卫这一权利。而且,和平主义的伦理思想不一定必须建立在对权利的信奉之上。同时,即使一位和平主义者并不认为所有人都有义务坚持非暴力原则,这也不能说明他的和平主义不具有哲学基础。因此,纳维森对和平主义的批判是无法成立的。  相似文献   

19.
詹文杰 《哲学动态》2023,(10):35-46+126-127
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形式决定思维形式。语言决定论自身存在强有力的理论对手,如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指出所有语言都有共同的形式普遍性,皮亚杰认为思维决定语言而不是相反,等等。在汉语哲学的研究中,语言决定论的贫困依然存在。张东荪和谢和耐等语言决定论者的许多具体分析是不成立的,他们将中西哲学的差异归因为语言差异时证据并不充分,而且忽视了语言之外的其他因素。尽管弱版本的语言相对论可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强版本的语言决定论在理论上难以得到辩护,由此引申出的许多关于汉语哲学的判断是不正确的,并且可能会导致坏的特殊主义,破坏普遍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叶峰 《世界哲学》2016,(5):72-82
在人工智能研究中,人工神经元网络进路之成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语言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的作用。人类语言是一维符号系统,但世界是四维的,因此语言难以有效地记录事物的时空结构信息。人类大脑中的表征系统很可能是多维而非一维的。人类语言的主要功能是在大脑间传递对世界的多维表征而不是用一维符号序列去表征世界。分析哲学中的所谓语言转向夸大了语言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的作用,提供了一幅关于人类认知活动的不真实的图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