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颤动,作为心律失常领域皇冠上的明珠,一直以来成为研究的热点.自从1998年Haissaguerre教授率先发现肺静脉与心房颤动的密切关系之后,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而,这一重要的临床进展反向地助推了心房颤动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导管射频消融技术的日趋成熟和三维标测系统的应用普及,导管射频消融术已成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尤其是阵发性房颤的首选治疗方式。高密度标测技术对于有复杂基质的房颤消融有着显著意义。本文主要介绍高密度标测技术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导管消融已经成为心房颤动(房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消融是临床最常用的两种消融方法。已有许多研究证实了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与射频消融相似。为提高冷冻球囊消融的成功率,选择合适的病例至关重要。阵发性房颤是冷冻球囊消融首选的适应证,但随着冷冻球囊器械的不断改进和冷冻消融技巧的提高,部分持续性房颤患者亦可通过冷冻消融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慢性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远较阵发性房颤复杂,导管消融治疗方法还在不断完善和优化,消融策略应包括针对房颤触发灶和维持基质的更广泛的消融方法,包括肺静脉前庭消融隔离、复杂碎裂电位消融和线性消融的阶梯式复合消融方法,可提高慢性房颤治疗的有效性。在目前的认识和技术条件下,慢性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应在有经验的中心完成。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远较阵发性房颤复杂,导管消融治疗方法还在不断完善和优化,消融策略应包括针对房颤触发灶和维持基质的更广泛的消融方法,包括肺静脉前庭消融隔离、复杂碎裂电位消融和线性消融的阶梯式复合消融方法,可提高慢性房颤治疗的有效性.在目前的认识和技术条件下,慢性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应在有经验的中心完成.  相似文献   

6.
导管消融是目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重要手段。消融策略包括阻断房颤的触发病灶和清除房颤的维持机制。消融方法主要为肺静脉隔离、碎裂电位消融、心房去迷走神经、线性消融及上述方法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7.
导管消融是目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重要手段.消融策略包括阻断房颤的触发病灶和清除房颤的维持机制.消融方法主要为肺静脉隔离、碎裂电位消融、心房去迷走神经、线性消融及上述方法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在成年人群中的患病率约1%~3%,多个临床危险因素与房颤发生的风险增加有关,这些因素增加了房颤发生的风险,对于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可以作为一线治疗,随着经验积累和技术进步,越来越多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患者接受了导管消融治疗。本文将具体探讨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房颤消融与进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的发展,其成功率不断提高,但医学上的消融成功并不一定等同于永久性治愈,且由于心房颤动的复杂性、消融终点多元性、不规范的术后随访制度和医疗体制不合理等诸多因素影响,导管消融成功率往往被无意或有意夸大,术后可能会因为达不到患者期望值而产生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0.
随着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的发展,其成功率不断提高,但医学上的消融成功并不一定等同于永久性治愈,且由于心房颤动的复杂性、消融终点多元性、不规范的术后随访制度和医疗体制不合理等诸多因素影响,导管消融成功率往往被无意或有意夸大,术后可能会因为达不到患者期望值而产生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1.
正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2010年全球罹患房颤的总人数约为3 350万,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中国已成为房颤的第一患病大国,中国60岁以上人口中房颤患者为390万,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900万,面对如此数量病患,房颤的规范化、优化治疗刻不容缓。导管消融已经成为有临床症状的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方案。自1998年中国开展房颤导管消融以来,导管消融在房颤治疗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房颤导管消融治疗也进行了多次注册研究。总体来看,中国在房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基本导管消融方法包括环肺静脉消融隔离、复杂碎裂心房电位消融和线性消融,肺静脉外异位兴奋灶的消融和基质改良是提高慢性房颤消融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复合式或个体化消融方案是治疗慢性房颤的趋势,但是如何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个体化的消融策略进一步提高慢性房颤消融的有效性仍是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心房颤动的病因、发病机制有了更新的认识。后者从起搏点兴奋性增高,折返机制,发展到对心肌袖、电重构的认识;以及肺静脉、迷走神经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遗传物质异质性及基因突变等。同样,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基本导管消融方法包括环肺静脉消融隔离、复杂碎裂心房电位消融和线性消融,肺静脉外异位兴奋灶的消融和基质改良是提高慢性房颤消融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复合式或个体化消融方案是治疗慢性房颤的趋势,但是如何针对不同患者选择个体化的消融策略进一步提高慢性房颤消融的有效性仍是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心房颤动的病因、发病机制有了更新的认识.后者从起搏点兴奋性增高,折返机制,发展到对心肌袖、电重构的认识;以及肺静脉、迷走神经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遗传物质异质性及基因突变等.同样,心房颤动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据估计,目前中国房颤患者数量已超过800万。房颤显著增加致死率和致残率,降低生活质量。转复窦律可消除房颤症状,恢复心房功能,降低血栓栓塞风险,改善预后。因此,房颤的治疗以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为最佳治疗目标。自1998年国内开展房颤导管消融以来,导管消融在房颤治疗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卒中风险相对较高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不愿或不能耐受长期口服抗凝治疗,可以考虑左心耳封堵。临床实践中,会遇到先行左心耳封堵,再行导管消融的情况。左心耳封堵器的存在,因而与无左心耳封堵的患者相比,有其特殊之处。本章所介绍的内容主要为左心耳封堵术后行导管消融的手术步骤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房颤)病因谱广,病理基础呈多样性,电生理机制复杂。本文回顾了房颤电生理机制认识过程的百年历史。提出去除或控制病因是治疗房颤的基础和前提。经外科或导管消融治疗应依据房颤的不同临床背蒂和电生理特征而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9.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损伤部位多、手术时间长,术中及术后易出现血栓栓塞等并发症。房颤消融术后短期内停止抗凝治疗将面临极大的卒中风险,而长期服药又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因此,优化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是减少房颤消融术血栓栓塞和出血发生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心房颤动(房颤)机制与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起搏器预防房颤的疗效已经被否定。由于导管消融已经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房颤合并缓慢心律失常植入起搏器时起搏器类型的选择。对阵发性房颤终止后长间歇的认识与治疗是近年来房颤与起搏器相关的最大进展,进而也改变了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传统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