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从贵州省青少年校园霸凌行为的实际出发,以大样本为基础,遵循心理测量学的方法编制《校园霸凌行为问卷》。方法:经理论建模、题库建设编制初测问卷,以3923名学生为被试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 以3899名被试进行信度检验及验证性因子分析,形成最终问卷。结果:问卷由7个一阶因子和2个二阶因子组成,共40个题项。问卷及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927之间,重测信度在0.291~0.49之间,结构效度良好,与OBVQ-V和MBVS的相关分别为0.646和0.726。结论:本研究探索、发现并整合创新了反映当代校园霸凌治理难点的“恶整霸凌”; 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作为国内青少年校园霸凌行为的有效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屡有发生,引起学校、家长、教育工作者等群体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校园暴力,霸凌行为对受害者造成极大的伤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对正处于人生重要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来说往往是沉重的打击,甚至可能会对受害者产生终身难以治愈的心理创伤。以中关村二小校园霸凌事件为例对校园霸凌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学校、家庭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份全球校园霸凌现状报告。报告显示,每年约有2.46亿儿童和青少年遭受学校暴力和霸凌。在中国人民大学统计调查协会的一份2.6万人的调查中至少有一半的孩子亲身经历过校园欺凌,其中有1/4的人欺负过别人,而其中绝大部分欺凌者也被别人欺负过。  相似文献   

4.
2017年11月2日,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校园霸凌案进行宣判。五名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这起校园犯罪案的未成年人为自己的欺凌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校园霸凌(school bullying)是一种发生在同辈之间、以校园为背景实施的攻击性行为。秉承"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缺席审判制度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制度,各国的民事诉讼法对此问题都有规定.但是,由于各国文化传统、诉讼理念的差异,在具体制度的设计上各不相同.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规定立法观念陈旧,技术落后,而且存在法律盲区,没有体现平衡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尊重当事人程序选择权的精神;实践中缺席审判制度的运作也处于混乱状态,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极为不利.本文分析了我国缺席审判规范和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的必要性和立法模式问题,以及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法的体系和基本原则进行深入研究,指出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宜采用统一立法模式,并遵循知情同意、人民健康第一、效用与公平、规范程序与便于操作、违法必究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7.
《原道》2015,(3)
<正>在新中国立法史上,香港基本法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第一个制度结晶,也是大胆开创一体多元治理宪制的首要法律创举。香港基本法诞生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是邓小平一代领导人将解决台湾统一问题的战略框架运用于香港问题的积极  相似文献   

8.
关于征信立法中几个重大疑难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国平 《学海》2005,(5):147-155
我国是从2002年初开始启动征信立法的。经过几年的艰难探索和研究,现已对我国征信立法中所涉及到的许多问题先后取得了基本的共识,形成了一条比较清晰的立法思路,拿出了《征信管理条例》草案。但仍有不少的重大问题,如征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政府在征信体系建设中的法定职能设定,企业与个人征信模式的选择,征信市场监管体制的架构,社会信用信息的开放,企业商业秘密和消费者个人隐私权的保护等等方面的问题,人们至今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因此,从理论上对这些疑难问题逐一进行深入的探讨,尽快消除分歧,形成共识,及时化解阻碍我国征信立法的障碍,对于加速架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征信法律体系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罢工权立法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常凯 《学海》2005,4(4):43-55
罢工权是市场经济下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也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承认的公民权利。这一权利对于平衡和协调劳资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法律所保障之罢工,是合法罢工。合法罢工的要件包括:必须由工会所组织;必须以缔结集体合同为目的;必须保证社会和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安全。合法罢工享有特定的法律保障,这主要表现在合法罢工的民事免责和刑事免责方面。由于劳资矛盾激化和劳工权益的被侵害,我国目前的集权争议和罢工事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我国现行法律并未禁止罢工,但也没有明确规定公民或劳动者享有罢工权。这种状况致使罢工的发生和处理都难以规范。面对日益突出的劳资冲突,目前亟需完善罢工权立法,适时明确地规定中国的劳动者享有罢工权,并规定合法罢工的要件。文章具体分析和探讨了完善我国罢工权立法的意义、法律依据、立法内容和立法时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的必要性和立法模式问题,以及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法的体系和基本原则进行深入研究,指出:我国人体器官捐赠移植立法宜采用统一立法模式,并遵循知情同意、人民健康第一、效用与公平、规范程序与便于操作、违法必究五项原则.  相似文献   

11.
《学海》2015,(3):190-199
我国传媒产业发展迅速,在传播技术进步、产业融合和重组的背景下,知识产权问题频频发生,对知识产权法和传媒法律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问题从宏观上看如立法滞后、跨媒体侵权、跨境侵权等,从微观上看如媒体产业中的著作权问题、商标权问题和不正当竞争问题,其中著作权问题涉及传媒产业中著作权主体、客体与权利限制,商标问题涉及商标抢注、媒体宣传使用不当;不正当竞争涉及媒体产业内部不公平竞争。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完善和优化知识产权法律规定,发挥市场力量,转变政府角色,完善行业自律机制,提高行业自治水平,妥善解决涉外知识产权问题,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2.
2002年12月14至15日,由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主办、北京普世之光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赞助的"宗教与政治”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内学术界研究宗教与政治问题的专家、社会科学界著名学者、政府立法与行政部门高级官员,以及北京地区著名高校中一些对宗教与政治问题有研究、有见地的青年学者等也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对宗教与政治、宗教与民族、宗教与法制、宗教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其中宗教与法制、宗教管理是代表们最关心的问题,许多人对我国的宗教立法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迫切要求我国的宗教法能够尽早出台。政府有关人士对当前我国宗教立法建  相似文献   

13.
临床药学高等教育是国际上培养临床药师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分析了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我国临床药学人才培养面临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指出了目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培养标准不统一、培养特点不鲜明等,从而造成知识体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以及药师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建议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加快与执业资格之间的有效衔接、推进药师立法、构建跨专业协作教育模式以及在培养过程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等,真正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临床药学人才。  相似文献   

14.
论器官资源的开拓与公平分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器官移植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目前除技术层面的问题外,供体数量严重不足和分配不公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本文对我国器官资源短缺原因、器官移植立法的迫切性、器官移植市场的规范化引导等问题做了全面论述,尤其对如何建立可靠的供体库和器官分配公平性的实现等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学海》2016,(2):198-203
税收违法行为的犯罪化是刑事立法的一个主导性趋势,这与我国一直以来的税收不法行为的变化规律是相符合的,也与税收违法犯罪行为的观念相适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刑事立法对税收犯罪行为所存在的回应过度、视野偏颇、注重实害等缺陷也不断暴露,制约和影响了刑法应有作用的发挥。这种状况实质上显现出刑法在税收领域的定位问题。税收犯罪刑事立法应当明确其有效性、控制性和经济性原则,注重严密法网、行为本位和罪刑均衡问题,由此,税收犯罪刑事立法方能更好达到控制税收犯罪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学海》2014,(5):184-189
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决定》对《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作了部分修改,具有明显的进步,如不再立足于行政监管法,转向规制安全生产全面工作;增加了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体现了社会法基本理念。但遗憾的是新法的立法目的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尚未将职业健康保护纳入其中、保护人员的范围模糊不清、仍然保留着财产保护和促进经济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17.
同性恋问题的道德探讨与法律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就同性婚姻出台立法,同性恋已不单是道德问题,也带来了实践中的法律冲突。在这一背景下,应对同性恋问题进行道德上的理性思考,将接受同性恋与承认同性恋者的平等权利分开,并在谨慎处理我国是否为同性婚姻立法的同时,积极探讨如何应对涉外同性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属于法律与道德相结合的典型立法。各地现已出台的地方性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具有立法目的表述清晰、立法结构比较科学,内容比较全面、文字规范精炼等优点,但在部分省市的立法中也存在着重心偏离、部分条文过于笼统抽象、准用性处罚过多、信用体系难以贯通等问题。对于未来将要进行文明行为立法的省市地区,应突出文明行为立法促进道德伦理之本意;减少过于原则或抽象的规定,关注突出热点;减少准用性处罚,创新治理制度,以期实现从道德到法律、再由法律回归道德的促进道德文明建设之目标。  相似文献   

19.
器官移植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目前除技术层面的问题外,供体数量严重不足和分配不公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本文对我国器官资源短缺原因、器官移植立法的迫切性、器官移植市场的规范化引导等问题做了全面论述,尤其对如何建立可靠的供体库和器官分配公平性的实现等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综合考察各国立法和我国地方立法的基础上,对我国器官捐献立法的一些前提性问题进行探讨:明确死亡标准,建立合理的器官捐献激励机制,明确器官捐献的法律责任和追究机制,确立“指定同意”模式为基本原则,构建适应我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的器官捐献立法体系,以切实加强对我国器官捐献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