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就文明理论本身来说,国外许多思想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许多可贵的思想。譬如,在西方最早使用“文明”一词的英国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的文明理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和卢梭等人的文明理论。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关于文明的理论,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渝吉的文明理论,  相似文献   

2.
宋颖  曾衍桃 《法音》2020,(2):52-55
自18世纪工业文明以来,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对物理、人文与精神危机,基督教文化较早地作出学理化回应,Lynn White提出,现代西方的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是西方宗教思想中人对自然的宰制。[1]传统的有关自然的"西方——基督教范式"正在受到新生态学模式的反思。[2]叔本华、赫胥黎、池田大作等思想家亦强调了东方生态智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早期的生态环境状况基础上,批判吸取历史上特别是同时代思想家有关生态环境思想的合理因素而创建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原则,以及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有着极为珍贵的启示,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4.
昆廷·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的一个突出贡献,是把所谓的"近代"政治思想一直追溯到13世纪.近代政治思想的主要议题,如自由、立宪主义,在13世纪随着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发现,已逐渐成为思想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思想和西方思想的第一次真实相遇是16-18时期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欧洲的传播和影响,由此,开启了18世纪的欧洲中国热,中国文化成为启蒙思想家重要的思想来源。但当下中国学术界在理解西方启蒙思想和中国思想的关系时,要么从后现代主义出发,否认中国文化对当时启蒙思想的影响,把西方近代思想的形成说成一个自我成圣的过程;要么将启蒙思想与中国跟传统思想对立起来,无法揭示二者之间的历史和思想的联系,从而赋予儒家思想以现代意义。因此,本文将从历史与思想的角度说清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和中国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是“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之一。他的思想,特别是他的政治和法学理论,不仅成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先导,而且对欧美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乃至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早在本世纪初,我国学者就开始翻译孟德斯鸠的著作,解放后陆续翻译和出版了他的主要著作。侯鸿勋研究员的新作《孟德斯鸠及其启蒙思想》一书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欧洲人对于社会和文明的反思中,美洲"野蛮人"是作为"他者"而存在的.对于约瑟夫·德·梅斯特而言,借助"野蛮人",他反驳了卢梭、伏尔泰、狄德罗、布丰等启蒙思想家,强调<旧约>所载历史的真实性,论述了人的双重本性,并进而讨论了文明化的问题.通过这些论述,他试图警告法国乃至欧洲的文明社会正面临野蛮化的危险,并试图指出真正的文明化力量.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于19世纪40—50年代,集中体现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及二人合著的《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伴随着马克思恩格斯整个思想体系的日渐成熟,他们的生态文明思想也逐步走向成熟。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集中体现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之中。在《人类学笔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及若干书信中,晚年马克思恩格斯论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多样性,进一步贯彻并丰富发展了他们先前的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9.
Ⅰ经济科学的发展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紧密相联的。虽然古代和中世纪的思想家在该领域中已经陈述过某些观点,但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初,现代意义上的经济科学才真正诞生。当时,探索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得到发展,首批科学研究机构与社团已经建立起来(英国、法国、普鲁士、俄国)。经济科学的最初发展是与这一过程相联系的,而且,最初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总是集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与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文明是文明的重要理念,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天人合一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在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在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时代,对生态文明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关系进行合理的阐释,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实践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大陆关于这个主题的论说甚多,但存在的偏颇也比较明显,其主要表现:一是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缺少足够的、具有历史感的把握;二是对于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启蒙思想家、维新派代表人物,还是一位学识广博、思想深邃的佛学研究者、“人间佛教”的践行者。在中国近代佛教研究史上,梁启超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近代是西学东渐的时代,也是第一次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全面审视和整理的时代。从康有为开始,《淮南子》进入了近代思想家的视野,并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近代思想家对《淮南子》的研究既涉及到其史料价值和学术归属,又侧重对其进行思想阐发,对于推动《淮南子》研究具有不容忽视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严复论束缚中国科学发展的封建文化无“自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无“自由”:中国封建文化的特征之一在中国近代史上,积极宣传和提倡西方近代“自由”①思想,是启蒙思想家严复的一项突出贡献。严复为什么要在中国积极宣传和提倡西方近代自由思想呢?这不仅与他把提倡个人自由和实行君主立宪作为“新民德”重要内容的基本主张有关,而且也与他的自由观和他对封建文化的基本认识有密切的关联。主要受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和英国派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穆勒和斯宾塞等的影响,严复认为,“民之自由,天之所界也”。(《辟韩》,《严复集》,第35页。以下凡引《严复集》,只注页数)个人自由,天经地义,任…  相似文献   

14.
教堂座椅看似平凡普通,实则很好地诠释了英国教会在近代早期历史上的演变。宗教改革时期,封闭式教堂座椅因为适应新教的需要而普及;从宗教改革到19世纪初,私有财产权利和个体自由意识的发展,教堂向个人分配专属座椅成为普遍现象,同时,教会又在一定程度上抵制这种趋势。总之,有关教堂座椅的历史与英国近代早期教会史上的各个重大主题有着密切联系,研究这一问题能把宏大叙事和微观史相结合,为理解英国教会在近代早期的变迁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西方文化领域的精神危机相适应,俄罗斯思想界出现了复兴宗教精神的思潮。以梅列日科夫斯基为代表的思想家主张应该对基督教做文化人类学的解读,因为文化属于人的积极性创造范畴,而人如果与超验的宗教本原相脱离,就会离开文化创造的神秘根基,以致于把文明引向绝境。梅列日科夫斯基通过对尼采思想进行思辨,并在索洛维约夫神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他独特的三段论的、关于圣灵基督教的历史文化哲学观。  相似文献   

16.
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提出了包含"物质不灭"、"运动守恒"意蕴的"元气不灭论",人类祖先是"植立之兽"的假说,"文化中心多元"及"文化中心转移"的思想,揭示从野蛮到文明的历史进程.以上尚属经验性推断,然其思想锋芒直逼近代.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久远而丰饶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正如大树无论长得多高总离不开自己的根 ,中国传统文化正是中华精神之根。然而 ,2 0世纪是我国传统精神资源饱受摧残的世纪 ,由于历史的原因 ,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激进主义或其他流派思潮 ,都把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腐败 ,乃至被动挨打的根源统统归罪于传统思想 ,视传统思想为社会历史发展的障碍 ,不加分析地毁辱传统。自近代以来 ,中华精神文化陷入深层的困境 :东方文明的价值观崩溃 ,中国的意义结构解体 ,人的自我意识丧失 ,精神世界危机严重。那么 ,在历史走过了曲折的一百…  相似文献   

18.
吴铁稳 《学海》2015,(4):158-162
亨利·菲尔丁不仅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而且是英国近代警察制度改革的首创者。鉴于伦敦犯罪猖獗、传统治安制度陷入困境的状况,他在强调犯罪受综合社会因素影响的同时,倡导改善社会环境及创设贫民习艺所解决贫困减少犯罪,重视犯罪预防及建立职业化的治安队伍,提高治安协作和信息沟通。与当时英国政府解决犯罪问题的举措相比,菲尔丁的治安思想和实践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本书为我们展现了近当代伊斯兰教发展的思想脉络。通过这些思想家们的生平、著作、思想、行动,特别是通过了解他们在历史关键时刻的心路历程,我们能深化对近当代伊斯兰宗教思想家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伊斯兰文化传统及其社会、政治含义的认识。伊斯兰文明自兴起到传至亚欧非三大洲的百余年,便与其他文明发生广泛交流互动。在吸收其他文明的养分,丰富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作为近代中国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之一,严复的思想贡献向来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只是由于近代中国急剧的政治变动,导致社会发展的实际进程并没有按照严复的预想前进,甚至在某些方面与严复的设计刚好相反。社会发展出乎思想家的预料,思想家的理论贡献在实用价值上便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怀疑。特别是由于严复在其晚年并不愿追随与自己的思想见解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