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374名农村青少年为被试,基于留守青少年和非留守青少年的比较,探讨了个体行为自主决策、亲子亲合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亲子亲合与性别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行为自主决策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农村留守和非留守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父子亲合和母子亲合能显著正向预测两类青少年的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负向预测其消极情绪。(2)对于非留守青少年,行为自主决策与母子亲合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存在性别差异:行为自主决策仅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非留守男生的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母子亲合则显著负向预测非留守女生的消极情绪;但是,这种性别差异不存在于留守青少年之中。(3)对于非留守青少年,母子亲合在其行为自主决策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显著:低母子亲合水平下,行为自主决策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其生活满意度;高母子亲合水平下,行为自主决策与其生活满意度之间不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法对1694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自尊在班级同学关系和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该中介过程是否受到亲子亲合(父子亲合和母子亲合)的调节。结果发现:(1)控制性别和年龄之后,班级同学关系对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班级同学关系不仅可以直接负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还可以通过自尊间接预测外化问题行为;(3)父子亲合和母子亲合均在班级同学关系与自尊的关系间起调节作用;(4)父子亲合而非母子亲合能够调节班级同学关系对外化问题行为的直接影响。总之,班级同学关系通过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且父子亲合和母子亲合进一步对该过程起到不同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母子关系和师幼关系是儿童早期发展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在儿童社会适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以北京市271名学前流动儿童和552名学前城市儿童为被试, 采用问卷法考察母子关系、师幼关系与学前流动儿童的社会技能、外显和内隐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母子关系亲密程度低于城市儿童, 母子关系冲突性、师幼关系亲密性和冲突性与城市儿童没有差异;(2)母子关系对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预测作用在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上没有显著差异, 母子关系亲密性正向预测社会技能, 负向预测内隐问题行为;母子关系冲突性负向预测社会技能, 正向预测外显和内隐问题行为;师幼关系亲密性正向预测城市和流动儿童的社会技能, 并且显著负向预测流动儿童的内隐问题行为;(3)师幼关系对母子关系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流动儿童而非城市儿童上, 师幼关系低冲突能够减少母子关系冲突性对流动儿童社会技能的负向预测作用, 师幼关系高亲密能够减少母子关系冲突性对流动儿童内隐问题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1610名初一至高三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冲动性人格、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交互影响。经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1)与非网瘾青少年相比,网瘾倾向青少年的行动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显著更高,与父亲和母亲的沟通都更差;(2)行动冲动性、认知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均与青少年网络成瘾成显著正相关,而父子沟通和母子沟通均与青少年网络成瘾成显著负相关;(3)行动冲动性和无计划冲动性可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但认知冲动性的预测作用不显著;母子沟通可负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但父子沟通的预测作用不显著;(4)行动冲动性和母子沟通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交互影响,具体而言,对于低行动冲动性青少年而言,母子沟通对其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但对于高行动冲动性青少年而言,母子沟通对其网络成瘾具有正向但不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分别以173名双亲外出儿童和167名父亲外出儿童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探讨了父子/母子亲合、逆境信念与两类留守儿童积极/消极情绪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双亲外出儿童的逆境信念水平显著低于父亲外出儿童;(2)在双亲外出儿童群体中,父子亲合能够显著预测其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而母子亲合仅能显著预测其积极情绪;在父亲外出儿童群体中,父子亲合仅能够预测其消极情绪,母子亲合则能够预测其积极情绪;(3)逆境信念在父子亲合/母子亲合与积极情绪之间起中介作用,但这种中介作用只存在于双亲外出儿童群体中。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了利他和利己动机驱动下的欺骗行为在行为和神经机制上的差异,及不同强度利他动机之间的差异。行为结果发现,个体在利己动机下相比于利他动机下会更多地撒谎,且在高利他与低利他动机下的撒谎程度显著正相关。ERP结果发现,在利己动机下,有机会撒谎比无机会撒谎条件诱发了更大的N2和更小的P3波幅;而在高低利他动机下,两种条件的波幅差异不显著。结合行为和ERP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基于利他动机与基于利己动机的欺骗行为存在本质不同,而基于不同水平利他动机的欺骗行为之间只存在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以452名青少年及其父母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亲子关系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抑郁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独生与非独生对上述中介作用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独生家庭的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显著优于非独生家庭;独生与非独生家庭的父母冲突没有显著差异;(2)父母冲突正向预测青少年抑郁,母子亲密与母子冲突在父母冲突与青少年抑郁间发挥着中介作用,父子亲密与父子冲突的中介作用不显著;(3)母子亲密在父母冲突预测青少年抑郁中的中介作用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上没有差异,母子冲突的中介作用仅在独生子女上显著。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独生子女家庭而言,母亲应尤其注意将父母冲突所带来的消极情感消化在夫妻系统内部。  相似文献   

8.
池丽萍  俞国良 《心理科学》2012,35(5):1091-1095
以往研究表明亲子沟通可能影响儿童认知发展和学业成绩。本研究基于亲子沟通的三层次模型比较了学业成绩优秀、中等和较差儿童的亲子沟通状况。结果发现:(1)优生的表达主动性、清晰性、敏感性得分显著高于差生,其父母的清晰性、开放性得分也高于差生父母;(2)差生父子和母子沟通质量均显著低于优生;(3)优生父子沟通和母子沟通作用相对均衡,且两种沟通较一致,而差生母子沟通的地位显著高于父子沟通,且两种沟通不一致。  相似文献   

9.
采用班级整群抽样法选取山东省某市三至五年级464名小学儿童及其父母为被试进行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问卷、亲子冲突量表、努力控制问卷和儿童焦虑量表考察父母心理控制对儿童焦虑的影响,以及亲子冲突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和儿童努力控制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父亲/母亲心理控制均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一年后的儿童焦虑,与父亲心理控制相比,母亲心理控制对儿童焦虑的预测作用更强;(2)父亲/母亲心理控制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相应的父子/母子冲突(主体效应),母亲心理控制同时还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父子冲突(伴侣效应);(3)只有母子冲突在母亲心理控制与儿童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受儿童努力控制的调节,即儿童高水平的努力控制缓冲了母子冲突对儿童焦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选取650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父母教养能力感量表和亲子依恋安全性问卷,考察了有无二胎与父母教养能力感的关系,并探讨了头胎子女的父子依恋和母子依恋在有无二胎与父母教养能力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二胎家庭中父母的教养能力感高于独生子女父母的教养能力感;(2)头胎子女的母子依恋能够调节有无二胎与父母教养能力感的关系:对于高母子依恋组的被试而言,有无二胎无法预测父母教养能力感,而对于低母子依恋组的被试来说,有无二胎能显著正向预测父母教养能力感。而父子依恋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对高母子依恋群体而言,有无二胎不影响父母教养能力感,而对于低母子依恋群体来说,家庭中有二胎会促进父母教养能力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378名双亲外出儿童和803名父亲外出儿童为被试,考察了歧视知觉与两类留守儿童积极/消极情绪的关系,并探讨了亲子亲合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歧视知觉水平越高,留守儿童的积极情绪越低,消极情绪越高;(2)父子亲合水平越高,留守儿童的积极情绪越高,消极情绪越低;母子亲合水平越高,留守儿童的积极情绪越高;(3)母子亲合可以调节双亲外出儿童的歧视知觉与其积极/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高母子亲合可以缓冲歧视知觉对儿童积极情绪的负向预测和对儿童消极情绪的正向预测;(4)母子亲合可以调节父亲外出儿童的歧视知觉与其积极/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且该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1041名初一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结交越轨同伴在社区暴力暴露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母子关系和/或父子关系的调节。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年龄、性别、亲子关系、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后,社区暴力暴露对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仍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社区暴力暴露不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还可以通过结交越轨同伴而间接预测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3)母子关系显著调节社区暴力暴露对结交越轨同伴的影响,而父子关系显著调节结交越轨同伴对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法对3056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考察了学校氛围对青少年病理性网络游戏使用(Pathological online game use, POGU)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学校参与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父子关系或母子关系的调节.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父母受教育水平、亲子关系、家庭收入和冲动性后,学校氛围对POGU仍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学校氛围不仅可以直接负向预测POGU,还可以通过影响学校参与进而间接预测青少年POGU;(3)母子关系显著调节学校氛围对学校参与的影响,而父子关系显著调节学校参与对青少年POGU的作用.总之,在学校氛围影响青少年POGU的过程中,既存在中介效应,又存在调节效应.实际干预时,可以通过提高学校参与降低青少年POGU,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可以进一步调节该过程.  相似文献   

14.
Findings from 2 longitudinal studies replicate and considerably extend past work on child temperament as a moderating link between parenting and successful socialization outcomes. In Study 1 (N = 106 mothers and children), child fearfulness, mother-child positive relationship, and maternal power assertion were assessed at 22 and 33 months; the outcome--children's moral self--was assessed at 56 months. In Study 2 (N = 102 mothers, fathers, and children), child fearfulness and parent-child positive relationship were assessed at 7 and 15 months; parents' power assertion was assessed at 15 months. The outcomes were children's receptive, willing stance toward the parent at 25 months, and rule-compatible conduct without supervision at 38 months. Child fearfulness significantly moderated the impact of parenting: In both studies, for relatively fearless children, mother-child positive relationship predicted future successful socialization outcomes in mother-child dyads. There was no analogous moderation effect in father-child dyads in Study 2. For relatively fearful children, fathers' power assertion in Study 2 predicted poor socialization outcomes. All Temperament x Parenting interactions appeared limited to measures obtained in the 2nd year.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亲子沟通研究存在测量工具缺乏理论依据、测量层次和内容混乱等问题.本研究在系统论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亲子沟通的三层次模型,从元素、关系和系统三个层面考察亲子沟通状况,并以此模型为基础编制了相应测量工具.经过文献梳理、理论建构、工具编制等环节,逐步完善了模型和相应测量工具.以371名小学五、六年级儿童为被试,检验了亲子沟通量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考察亲子沟通基本状况.结果表明,(1)亲子沟通量表的信、效度指标达到了心理测量学要求,能够用于相关实证研究中;(2)被试家庭中,父母的沟通能力优于儿童,母子沟通质量优于父子沟通,母亲的沟通地位比父亲高;(3)父母的倾听能力能有效预测亲子沟通质量,提高父子沟通质量是让父子和母子两种沟通更协调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河南省某市四所幼儿园大、中、小班共196名学前儿童及其父母和教师为研究对象,基于家庭系统理论,采用父、母填写的父母感知协同教养量表和亲子关系量表、母亲填写的儿童早期同胞关系质量问卷和幼儿教师报告的儿童行为量表探讨亲子关系、同胞关系在父母感知协同教养与学前儿童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母子冲突和母子亲密分别在母亲感知协同教养与同胞冲突和同胞温暖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父子冲突和父子亲密分别在父亲感知协同教养与同胞冲突和同胞温暖间起完全中介作用;(2)父/母子冲突和同胞冲突在母亲感知协同教养和儿童攻击行为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父子冲突和同胞冲突在父亲感知协同教养和儿童攻击行为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al repercussions of converting to religion, switching, or deconverting from religio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se religious changes may negatively affect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quality, however, few quantitative studies investigate this issue. Subsequently, we utilize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o test if changes in religious identification during adolescence and emerging adulthood predicted wors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quality using three waves of the National Study of Youth and Religion (N = 2,352). We found that deconversion between Waves 1–2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poorer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quality at Wave 2 and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 quality at Wave 3. Further, deconversion between Waves 2–3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poorer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 quality at Wave 3. Autoregressive cross-lagged models indicated an association between deconverson and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 quality. Deconversion had a significant indirect effect 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quality through decreased parental warmth and mother-child religious belief similarity. Implica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善良人格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及其内在心理机制,研究采用实验法,将192名被试随机分配到不同风险情境中,并完成善良人格问卷、自我控制问卷和网络利他行为任务。结果表明:(1)善良人格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2)自我控制在善良人格与网络利他之间起中介作用;(3)情境风险在善良人格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直接路径以及自我控制中介效应的后半路径起调节作用。因此,善良人格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作用,该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