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陈跃鑫 《天风》2001,(11):14-15
《尼希米书》主要是记载尼希米先知回应上帝的呼召,回到自己的祖国,带领众百姓重建耶路撒冷城墙的事情。根据《尼希米记》的记载,尼希米是“哈迦利亚”的儿子(尼1:1),是属犹大支派的(尼2:3)。他是复同时期的省长,原是波斯王亚达薛西一世(主前464-424年)的酒政,后来要求王派他到犹大,援助族人的困难,尤其是协助  相似文献   

2.
孟振华 《学海》2008,6(3):37-44
参巴拉和多比雅是<圣经>后期的历史书卷<尼希米记>描写的两个"外邦人",对他们的描述反映出掌握话语权的社团领袖对外邦问题的看法.本文结合文学批评和历史批评的方法,解读他们的真实身份以及与尼希米等人的矛盾冲突,了解后者为何把他们描写为"外邦人",加以排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犹太教成型时期关于身份问题的争执及其前因后果,乃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杜温武 《天风》2022,(10):8-10
《尼希米记》8章讲述了以色列民众信仰的复兴运动.如果我们也能按照经文的教导去做,教会必复兴、家庭必复兴、信徒的灵性生命也必复兴. 一、宣讲上帝的话语(参尼8∶1-12) 1.宣讲上帝话语的时间 《尼希米记》1章至7章讲述了当时在耶路撒冷的一些行政事工,8章开始讲述以色列民众信仰的复兴,复兴最重要的开始,就是如何将圣民的生活建立在上帝的话语之上.《尼希米记》8章记载以斯拉出场,传达上帝的话语.  相似文献   

4.
雪峰 《天风》2013,(3):42-43
读《尼希米记》时,一段经文深深地触动了我:“我见利未人所当得的份,无人供给他们,甚至供职的利未人与歌唱的俱各奔回自己的田地去了。我就斥责官长说:‘为何离弃上帝的殿呢?我便招聚利未人,使他们照旧供职。犹大众人就把五谷、新酒和油的十分之一,送入库房。  相似文献   

5.
李文斌 《天风》2011,(8):7-8
经文:尼1:1-11,4:1—2 3,6:15—16尼希米元"祭司"之位,又非"光知"之职,但同样上帝藉他成就了大事!一个普通人要跻身王宫成为王之亲信固然不易,但欲抽身引退于既得之高官厚禄,成为上帝仆人则更难!  相似文献   

6.
浅论以斯拉、尼希米禁止与外邦人通婚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振华 《学海》2006,2(1):20-26
本文在希伯来圣经经文和历史背景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科学批评的方法重新探讨了《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中禁止犹大人与外邦人通婚的规定,揭示出当时回归团体与外邦人“离绝”不仅有传统理解的宗教原因,也有相当多的世俗政治经济利益的考量。这一事件不仅反映出回归团体的犹大人在信仰上与非回归团体的犹太人之间的冲突,也反映出他们在现实层面的张力。  相似文献   

7.
弘道 《天风》2023,(2):39-41
<正>旧约圣经特别注重以色列民族的历史,因为上帝在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中启示他自己,所以我们读圣经不可忽略旧约历史书。在旧约历史书中包含了两组历史书:一组是所谓的申命历史,包括《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和《列王纪上/下》,因为这几卷书是从《申命记》的神学“守约蒙福,背约受罚”的角度来解释以色列人在迦南地的命运。另一组是所谓的编年历史,包括《历代志上/下》《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  相似文献   

8.
王俊  吴新望 《天风》2018,(8):7-8
"以色列民听见这律法,就与一切闲杂人绝交。"经文:出12:37-38;民11:1-9;尼13:1-3在《出埃及记》12章37节至38节、《民数记》11章1节至9节及《尼希米记》13章1节至3节分别提到了一个词——"闲杂人"。在整本圣经中,尽管这个词只出现过三次,但这部分人在当时以色列人中产生的负面作用及不良后果却非常大,对今天的教会及教牧人员具有极强的警戒作用。  相似文献   

9.
路平 《天风》1994,(12)
香港基督教协进会庆祝成立40周年 香港基督教协进会创立至今已届40周年。该会于11月18日假座信义会真理堂举行感恩礼拜,各会员教会及机构的同工、同道到会共颂主恩。在近数月内该会曾组织一系列庆祝活动,如在11月初举行“90年代香港教会使命中期咨询会议”、“尼希米工程”等活动,都获得香港教会的积极支持与参与。协进会负责人表示该会面对第二  相似文献   

10.
晓含 《天风》2006,(2):47
最会写诗作歌的大卫称“耶和华是我的牧者”(诗23:1),希伯来书的作者称耶稣是“群羊的大牧人”(来13:20),彼得把神称为“牧长”(参彼前5:4),而蒙神所拣选的牧养信徒的人被称为牧人。牧人,多么神圣的名字,牧人,多么令人羡慕的称谓。有不少人都认为,牧人既是神所拣选的人,有神同在,有神同行,有神同工,作牧人何等荣耀,作牧人必是心旷神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牧人有多少不是常流泪?也许你会问:“牧人啊,你怎么也会流泪?牧人啊,你为何而流泪?”泪,历代神的仆人和先知都曾流过。像尼希米,当他听说“那些被掳归回剩下的人在犹  相似文献   

11.
赵元灏 《天风》2006,(2):12-13
"奉神旨意,蒙召作耶稣基督使徒的保罗同兄弟所提尼,写信给在哥林多神的教会,就是在基督耶稣里成圣,蒙召作圣徒的,以及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基督是他们的主,也是我们的主。愿恩惠、平安从神我们的父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相似文献   

12.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你好!我认了两个弟弟,我处处帮他们,如同他们的亲姐姐,可如今他们有了女友,对我生疏了,我很生气,我该怎样夺回他们。 求助者:凤儿凤儿同学: 你好!我很理解你的心情。毕竟你曾精心呵护过他们。 但我们要承认一个事实,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  相似文献   

13.
经文:“那时,上来过节礼拜的人中,有几个希利尼人。他们来见加利利伯赛大的腓力,求他说:‘先生,我们愿意见耶稣。’腓力去告诉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诉耶稣。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约12:20—30)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僧王座下,尊敬的前总理社尼·巴莫先生阁下,尊敬的拜滴加帕耶功长老,尊敬的长老、法师、居士、先生们:中国佛教徒以无限虔诚欢喜的心情,派遣我们前来迎奉泰国佛教兄弟赠予我们的佛宝。我谨在此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和我国佛教同人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这次前来贵国,迎接的不仅是庄严的佛宝,也是泰国佛教兄弟对我们的深情厚意和珍贵的友谊。承蒙僧王座下亲临今天的仪式,更为这件盛事增添了莫大的光彩和深远的意义,使我们感到十分荣幸,十分鼓舞。请允许我对僧王座下、社尼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5.
黄广尧 《天风》1995,(3):6-7
顺服神的旨意 “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来5:8—9) 我们明白了神的旨意,就要顺从神的旨意,不要偏行己路。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说:“父啊,你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你的旨意成全。”对于主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  相似文献   

16.
否认我的迹象,而且加以藐视的人,一切天门将不为他们而开放,他们不得入乐园,直到骆驼穿过针眼(十七)。我要这样报酬犯罪的人。他们在火窟里要垫火褥,要盖火被。我要这样报酬不义的人。信道而且行善的人——我只依各人的能力而加以责成——这等人是乐园的居民,他们将永居其中。我将拔除他们胸中的怨恨,他们将下临诸河,他们将说:“一切赞颂,都归安拉,他引导我们获此善报。假若安拉没有引导我们,我们不致于遵循正  相似文献   

17.
<正>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各位朵斯提:色兰!清高的真主在《古兰经》中说:"我将在四方和在他们自身中,把我的许多迹象昭示给他们,直到他们明白《古兰经》确是真理。"(41:53)经文的教诲告诉我们:真主为我们显示了他的许多迹  相似文献   

18.
夏亿祥 《天风》2004,(5):10-11
经文:结36:24-26 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新巴比伦帝国处于极盛时期,主前593—571年,先知被掳至巴比伦。在以西结之前的时代,希伯来人的宗教,与以色列国的生存和应许之地密切相关,当时他们建立信心的这两个根基——生存和应许之地,都在眼前完全破碎,他们在强敌手中,远离神所应许的流奶与蜜之地,生存出现危机,他们盼望能早  相似文献   

19.
理解     
我时常感到孤独和痛苦。我对朋友诉说我的苦闷,烦恼,以及忧郁,说世人不能理解我。我只希望得到他的理解。晚上,我们喝酒,他尽一切努力来理解我———然而他不能。于是他“煞有介事”地“教导”我一番。他给我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建造巴别塔:人类在创始期,天下只有一种语言。他们往东方大迁移时,遇见一片巴比伦平原,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他们彼此商量着说:“来吧!我们在这儿烧制砖头!”他们真的动手烧制起来。又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城里要有高塔,耸入云霄,好传扬我们的美名,以免我们分散到别的地方!”这时候上帝下来了,他看见…  相似文献   

20.
刘治国 《天风》2007,(5):18-19
真正的、没有私意的事奉乃是像主耶稣那样,耶稣快要上十字架之前,他在客西马尼园祷告说:“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因此我们的事奉也应当是“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神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