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尹立 《中国道教》2002,(5):23-26
《黄庭经》是魏晋间出世的道教上清派修炼经典 ,现传《黄庭经》有《黄庭内景玉经》、《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中景玉经》三种 ,其中《中景经》出世较晚 ,《内景经》和《外景经》出世早晚亦有争论。本文遵循陈撄宁先生的原则 ,“两篇文字 ,不必出于一手 ,而精理贯通 ,体用相备 ,真知个中消息者 ,当不复存歧视 ,”① 以研究经文思想为要 ,重点放在现存内容较为完备的三十六章《黄庭内景玉经》。②《内景经》一名《太上琴心文》 ,通篇以七言韵文形式讲解上清派“存思”为主的修炼要诀。它继承《太平经》五脏有神 ,存思即可除病的思想 ,认为人…  相似文献   

2.
封面说明     
唐人临《黄庭经》卷,佚名。纸本,手卷,26.3cm×106.3cm。历代书法家所抄写的《黄庭经》,为《太上黄庭外景玉经》,约成书于魏晋之际。葛洪的《抱朴子·遐览篇》中已有著录。一般认为该经出于《黄庭内景经》之前,亦有人认为出于《内景经》之后。  相似文献   

3.
黄庭经讲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庭经》不著撰人姓氏,也不著年代,世传由晋魏夫人流传下来,当是魏晋间道流所作。隋唐时出现《黄庭内景经》,由此原《黄庭经》称为《外景经》,而《黄庭经》之名成为内、外两篇的总称。其后又有《中景经》,宋郑樵《通志》中曾有著录,《道藏》  相似文献   

4.
书刊信息     
《中国道教》1989,(1):63-64
中国道教协会道教经书简介一、《黄庭经讲义》作者:陈撄宁小32K本,约五万字《黄庭经》为道教讲述炼养的重要经典,分《内景经》、《外景经》二篇。我会已故会长、著名道教学者陈撄宁先生就《黄庭经》二篇义蕴,沉潜探索,择其精要,以深入浅出的文字,分类诠释,使其词能解,理可通,便于读者理解和学习。《讲义》后附《道藏》本《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原文。定价:批发0.80元,另售1.00 二、《神经衰弱静功疗养法问答》作者:陈撄宁小32K本,约一万七千字本书为我国近代著名道教学者、养生学家、中国道教协会已故会长陈撄宁先生于1957年8月,应杭州市屏风山疗养院邀请讲学而编写的。  相似文献   

5.
《黄庭经》是道教主要经典之一,是一部谈养生修真之术的道教经书。现传世的《黄庭经》有三种:《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黄庭中景经》,但《黄庭中景经》系后人所作,因而《道藏》仅收录内、外二经,《黄庭经》即指该二经的合称。《黄庭经》养生教育思想围绕长生久视、强身健体之目的,立足于哲学与医学两大基础,以存思内视、漱咽津液、吐纳行气、服气积精为主干,兼容恬淡虚无、心专意精、守一养神、脏腑调养等原则与方法,形成了融养生、医学、哲学与宗教于一体的名垂道教教育思想史的养生教育方法导论。笔者不揣浅陋,欲作初…  相似文献   

6.
《黄庭经》     
道教经典。《太上黄庭外景玉经》及《太上黄庭内景玉经》之概称。据道教释义,黄者中央之色,喻中央”;庭者四方之中,阶前空地,喻“中空”。黄庭之景,意谓道教修炼功夫之中空景象。《黄庭经》作者,传说殊多。或谓魏夫人(名华存、晋司徒魏舒之女)研审民间草本后所撰,或谓道士口授,魏氏记录而成。成书年代,《外景》始见于葛洪  相似文献   

7.
《黄庭》内外二景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庭》内外二景,常被其他道书所称引,并据此来判断某些道书产生的年代,然二景孰先孰后及产生的时间则众说不一,难得共识。本文首先简介诸家之说,然后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考证。认为《外景》产生于东汉,约与《太平经》同时或稍后;《内景》产生于西晋太康九年(288),作者为魏华存。同时,还指出了诸家之说的是非所在以及有关道教神秘文化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庭经》是道教的一部养生修炼要书。正如陈撄宁先生所说:“(《黄庭经》)尤属丹家之要旨,为玄门之总持矣。”(《黄庭经讲义》)然经文多用术语,辞意隐约,不易把握,笔者水平所限,现只能对《黄庭经》作一浅析,不妥之处,望时贤正之。一、《黄庭经》的作者及其成书的年代《黄庭经》不著作者姓氏,也不著年代。世传由晋魏夫人(魏华存)流传下来,一般认为,它最早成书于魏晋时期。  相似文献   

9.
魏华存,字贤安,任城人,晋司徒剧阳文康公魏舒之女。生于魏齐王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幼而好道,静默恭谨。喜读《庄》、《老》,志慕神仙,欲求冲举。常服胡麻散、茯苓丸,吐纳气液,摄生夷静。年二十四,强适太保掾南阳刘文,字幼彦。生二子,长曰璞,次曰瑕。幼彦为修武令。魏夫人心期幽灵,精诚弥笃。二子粗立,乃离隔宇室,斋于别寝。传说“清虚真人”王褒为之师,授《太上宝文》、《八素隐书》、《大洞真经》、《灵书八道》、《紫度炎光》、《石精金马》、《神真虎文》、《高仙羽玄》等经,凡三十卷;“景林真人”又授《黄庭内景经》,  相似文献   

10.
张凯 《中国道教》2004,(3):31-31
魏华存诞辰1752周年纪念活动,于2004年4月19日在河南省沁阳市神农山二仙庙举行。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袁志鸿道长、河南省道协会长黄至杰道长及沁阳市党政主要领导参加了此次纪念活动。魏华存字贤安,山东济宁微山人。是著名的养生学家、道教祖师,早年好道,常行道教养生方法,曾在河南阳洛山及湖南南岳等地修持,被尊称为“魏元君”或“南岳魏夫人”。她创立了道教上清派,是继天师道后的重要教派,并出现了以江苏茅山为本山的上清派。魏华存一生不慕世俗的安逸生活,精研道教文化及古代养生学,并将自己的修道炼养心得题名为《黄庭经》,为后人的养…  相似文献   

11.
《雷霆玉经》全称《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雷霆玉经》充满浓厚的神霄玉清真王崇拜色彩,通过对经文中翊圣真君崇拜、昊天玉皇上帝崇拜、后土皇地祇崇拜、宫殿和内廷机构设置以及白玉蟾与《雷霆玉经》关系的考察,并分析神霄派道士林灵素的言行,考证《雷霆玉经》问世于宋徽宗政和七年至宣和七年(1117—1125)的九年间。通过道藏本与经折装单行本的对勘与考证,认为道藏本文献价值优于经折装单行本,经折装单行本错讹较多,推测可能是淳化王府流出的"废本",但因有天师张宇清序文、钤印、牌记等信息,具有一定的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12.
魏华存 (公元 2 5 2——— 334年 ) ,西晋女道士 ,任城樊 (今山东济宁市微山 )人。持斋修道多年 ,曾为天师道祭酒。她广收道教神书秘籍 ,所著《黄庭经》等书 ,为道教重要经典。道教界奉其为“紫虚元君” ,号“南岳夫人” ,后世奉为“上清派开派祖师” ,历代文人墨客多有诗文赞颂。但有关史料对其记载似显不足 ,修道于何处仙山就含糊不清 ,以致有失实之说。近来我们在研究中发现 ,魏华存早年修道于今河南省沁阳市的阳洛山。在这一带居住、活动至少达四十二年之久。其主要道果就在这里取得。晚年才移居江南 ,在南岳衡山飞升。故说 :魏华存得道…  相似文献   

13.
论文题目作者期/页·道教研究·敦煌本古灵宝经作者质疑马承玉1—1《道藏》四卷本《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辨误董恩林1—3道教内丹学与中国文化关系析略郭健1—8《黄庭内景经》的脑学说和心脑关系刘永明1—11褚伯玉与《太平经》覃江1—15公安三袁与道教高梓梅1—20道教的“出世”人生理想与“梦幻”故事苟波1—24论“苦—乐”,“丑—美”的道教美感转化论在明清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李珉1—31论钟离权、吕洞宾的内丹学说李远国2—1元代净明道与朱、陆之学关系略论郭武2—9《录异记》性质探析罗争鸣2—15释《太平经》之“贤柔、贤渘、大渘、大渘…  相似文献   

14.
敦煌本《上清大洞真经》与道藏本《大洞真经》的样态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为我们理解《大洞真经》的成书过程提供非常有益的案例。不论是《回风混合帝一之道》《雌一五老宝经》《太上大道君玉箓》,还是《高玄真经》都是修行《大洞真经》的要诀,或许是道法传承的不同,形成了"帝一法""雌一法""玉清法"等修行洞经的法诀。从《大洞真经》文献流变过程来看,其文本结构出现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的增衍。各种修行法诀都被允许存在,打破了陶弘景所谓"浮伪"的看法,逐渐形成了道藏六卷本《上清大洞真经》的样貌。  相似文献   

15.
六朝时期的《南岳夫人内传》旧说为范邈所撰,实际上是杨羲造作而托名仙人范邈的一部真传.此传大约于元明之际亡佚,但六朝和唐代的各种道书、类书中保存了不少佚文.通过对佚文的收集和考察发现,《南岳夫人内传》不仅有魏华存事迹的详细记载,包括众真吟唱的歌诗等内容,还附录了《黄庭内景经》、张天师口诀等.  相似文献   

16.
去年初夏,应湖南省道协王信安会长之邀请,来南岳玄都观编写《湖南省道教志》。编至宫观仙侣,得读南岳真人的修炼事迹,心潮澎湃,久久不能自己。爱成《感事诗》数首。为编《道志》来衡岳,常与神仙一室居。拜问长生真谛诀,皆言多悟老庄书。九仙早已飞升去,事迹斑斑各有缘。万法归宗惟一个,精诚感格大罗天。专程来访魏元君,叩问《黄庭内景经》, 幽室泥丸华盖下,保精清脑益心神。  相似文献   

17.
李冀 《宗教学研究》2017,(1):111-119
《太上感应篇》是道教第一部劝善书,它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学界在其文本来源、成书时间等问题上尚存分歧。本文以《太上感应篇》文字为依据,探讨其与宋徽宗注《老子西升经》、《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太上金柜玉镜延生洞玄烛幽忏》、《赤松子中诫经》、《抱朴子内篇》等道经之关系,并得出如下结论:《感应篇》文本的编纂以《赤松子中诫经》、《抱朴子内篇》等魏晋道书为底本,沿用了宋徽宗注《老子西升经》语句,摘用了《上清金匮玉镜修真指玄妙经》的部分文字,抄袭了《太上金柜玉镜延生洞玄烛幽忏》,《感应篇》编纂者应是收集、整理《万寿道藏》的道士或官员,该篇成于政和六年(1116)十月至政和八年(1118)十月之间。  相似文献   

18.
上清派是道教的一个重要流派,形成于魏晋时期,创始人相传为西晋女道士魏华存。该派以《上清经》、《黄庭经》、《真诰》等道书为主要经典,以存思、守神、行气、服食为主要修炼手段,对道学及中医学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魏晋时  相似文献   

19.
道教文化与传统医学是有密切关系的,这可以从丹道炼养学经典之一的《黄庭经》中明确地看出来。中医认为,人体是以脏腑为核心,赖经络而维系,以气为中介,兼以神为主导的一个整体。正是以此为基础,《黄庭经》以体察到的人体内部气化过程(内景)为依据,系统地提出了人体的三部八景二  相似文献   

20.
道教上清派经典《黄庭经》在宋代颇为盛行。苏轼道学修养深厚,《黄庭经》对其影响较为深刻。具体体现为:苏轼在其诗文创作中,大量引用《黄庭经》中的词汇和故事,诗歌内容、体式模仿《黄庭经》。苏轼的养生思想、生活态度、艺术观等受到了《黄庭经》的影响。苏轼对《黄庭经》的接受对其子苏过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