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禅宗早期思想研究的重大突破──《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评介韦志林关于禅宗,国内外学者的著作已经很多,但对禅宗早期思想的研究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青年学者洪修平的近著《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版),可以说是国内较早地系统研究禅宗尤其是早期禅宗的一部力著。作者立足于大量的第一手禅宗史料,特别是新发现的敦煌经卷,对禅宗东土五祖、东山法门、禅宗的初创与分化演变、南北禅宗对峙的形成以及江南牛头禅、神秀北宗禅和惠能南宗禅的特点等一系列问题作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突破。对禅宗的研究,过去往往是就禅宗论禅宗,使得研究不能深入。《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书却另辟蹊径,把禅宗放到整个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进行考察与研究。佛教自传入我国以后,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作者把这一过程概括为佛教的方术迷信化、儒学化和老庄玄化等三个方面,指出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共存并进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人物与不同的思想体系中各有侧重。作者正是在佛教中国化过程这一大背景下,具体考察了禅学在中土的发展历程,揭示了中国禅宗的理论渊源。最早来华传译禅经的是东汉末年的安世高,他传译的是小乘禅数之学,由于其中有些  相似文献   

2.
禅宗思想是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相融合后并以佛教思想为主旨的中国化佛教思想。禅宗在"见性成佛"中所达到的本我境界,实质上是一种审美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作为意识主体得到的不是客观理性的深化认识,而是情感净化后满怀欣喜的感性认识的升华。禅宗思想对我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法音》1992,(11)
学者们一致认为禅宗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中国化的产物,是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之一。把禅宗作为一门学问而进行科学地研究,可以说始于本世纪初。日本学术界最初发轫于此道,他们整理资料,潜心著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现了忽滑谷快天、宇井伯寿、铃木大拙、柳田圣山等一代大家。至今禅宗研究仍是日本学术界的  相似文献   

4.
唐代是我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幽州作为当时北方的政治军事重镇,佛教亦得到空前的发展,较为明显的标志如:房山石经的大规模开凿,佛寺的大量兴建,佛教宗派纷纷传入与流行,与各地佛教广泛交流等等,但是,从佛教思想的传播与发展的角度看,尤为突出的当推禅宗的传入及传播。禅宗约于唐朝安史之乱后传入幽州,在其后的发展中日渐壮大,禅德辈出,寺庙口众,并形成以今蓟县盘山为中心的传播基地,对当时幽州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笔者试就幽州禅宗的传入、发展及其影响略作考述,聊作引玉之砖,企盼方家指正!一、传播禅宗的两位…  相似文献   

5.
佛教的禅宗于五世纪末出现在中国。人们把》《禅宗的传入归功于菩提达摩,认为他是中国禅宗的始祖。根据传统的说法,他把《楞伽经》传授给他的弟子慧叮(487—593年),慧可传给僧璨(约606年),僧璨传给道信(580—651年),道信传给弘忍(601—674年)。以后,禅宗便分成两派,其中慧能(638—  相似文献   

6.
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重要流派之一。它创始于北朝,但它作为一个有力的佛教宗派出现,应当看作从唐代开始的。安史之乱以后,到北宋初年,是它的极盛时期。宋、元以后继续流傅,没有断绝。这一派佛教思想不仅影响了宋代理学,也曾播及朝鲜和日本。因此,有必要对禅宗哲学思想进行初步考查。本文仅初步探讨禅宗的基本思想,而  相似文献   

7.
<正>佛教发展到隋唐时期,逐渐形成了一个重要宗派——禅宗。禅宗与天台宗、华严宗一样,对于佛教的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突出表现在:将追求出离生死、超脱轮回以达到涅槃寂静的传统宗教目的,在理论与实践上转化为当下主体在人间建设佛教,以成就佛道的自身实践。换言之,禅宗将成佛的路径转化为带有儒家式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圣贤人格之道,从而使其人间佛教的意蕴在当时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得到彰显,并达到一个至高点。  相似文献   

8.
唐时来中国的日本僧人络绎不绝,他们取经学禅,把中国禅宗传入日本,对日本的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研究日本入唐求法僧对日本禅宗的影响,对研究和认识入唐求法僧以及日本佛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入唐僧最澄和圆仁学习以及接触的中国禅来考察其对日本禅宗的影响,认为最澄和圆仁对禅宗在日本的确立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9.
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后,汲取了我国的儒、道思想,形成了我国独有的禅宗。禅宗追求的是一份超出人世的有无、是非、得失,渴望抵达心灵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的追求使得它在艺术上开拓了一种萧疏恬淡、空灵虚幻、凄凉优美的意境,这是一种纯粹的审美观念,从而使绘画作品中透露出"禅意"。  相似文献   

10.
禅宗精神──禅宗思想的核心、本质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佛教史上,禅宗是中国禅师依据中国思想文化,吸取并改造印度佛教思想而形成的颇具创造性的成果,在东亚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禅宗经历了准备、兴盛和衰落的过程,历史悠悠,流派众多。自达摩迄至造信、弘忍以来,,有牛头宗的兴起和南宗北宗的对立,南宗内又有荷泽、洪州、石头等诸宗的竞起,洪州、石头两宗又衍出临济、伪仰、曹洞、云门、法眼五家的分立,门叶繁茂,家风各异,兰菊争艳,异彩纷呈。禅宗主流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其间不同流派或云即心即佛,或调非心非佛,或言即事而真,或…  相似文献   

11.
沙欣 《中国宗教》1995,(收录汇总):74-75
禅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禅宗“浑简锋利、超然特立”的思想,“心物合一”“超然象外”的空灵境界,为中国传统艺术展现了一种特殊形态,无论是在审美理念,还是在表现形式、表现内容上,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探析禅宗音乐思想,并阐释其对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道家和儒家之后,中国历史又产生了以慧能的《坛经》①为代表的禅宗智慧。禅宗作为佛教,不仅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的一些基本思想,而且甚至将自己的源头直接追溯到佛祖释迦牟尼那里。“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为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五灯会元》卷一)禅宗正是以心传心,惟论明心见性,因此称为佛心宗或者心宗。但禅宗有别于一般的印度佛教。与印度佛教的基本教义相比,禅宗去掉了其神秘性和思辨性,成为了一种生活的智慧。不仅如此,禅宗也不…  相似文献   

13.
禅是什么?可能不会有统一的答案。但禅源自何处?大家的回答可能会不约而同。即,禅来自东方的佛教,来自印度与中国。如果问,中国佛教最具特点的宗派是哪个?答案可能也会是普遍的共识:禅宗。禅宗被认为是中国佛教最大的宗派,而中国佛学的特质也在禅。禅与禅宗显然不能划等号,但两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99,(1)
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二千年思想文化之影响极为深远。直至今日,禅宗仍然是教界的主流,仍然在支撑着整个中国佛教。我写此文的目的是透过禅宗对中国佛教文化之影响,来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一、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面旗帜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  相似文献   

15.
禅宗是主张"以心见心、不立文字、见性成佛"的佛心宗。宋时随着佛教的中国化,中国本土的文化、艺术、社会等领域在禅宗思想传播的过程中无一不受其影响。中国绘画首当其冲,禅宗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和影响着中国绘画的内容、构图方式、意境和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6.
<正>禅宗思想以超越理性和逻辑的光辉,给艺术创作带来许多启示,追求禅境的艺术传达,气韵生动、动静相生、虚实相间都是禅宗思想的体现。禅宗作为佛教中国化的成果,在唐代成为凝聚中国智慧的思想模式,为中国继诸子百家后下一个思想高峰——宋明新儒学奠定了基础。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在禅宗思想的浸润下,将儒释道三家合流,  相似文献   

17.
禅宗是佛教在中国的一个流派。“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原意为“思考”或“静虑”。由于禅宗主张修习禅定,即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安静地沉思,在彻底的寂静中呈现出来的一种思想状态,禅宗即得名于此。又因禅宗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故亦称为佛心宗。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作为佛教的主要派别之一,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修身思想与人格培养、生态自然观与和谐社会的思考、伦理道德观的铸就、喻理论证方法、行为自律的社会价值、处事和交往的行为准则、精进不止的求索精神、独特的教化方式、独具特质的语言观以及其穷究义理的思辨方法等,都对我们有着诸多启示,对于当今社会传承禅宗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佛陀在灵山拈花微笑,迦叶悟道,以心印心,禅学便开始流传于世。印度禅宗第二十八祖达摩大师东渡来华,将禅学传入中国。二祖、三祖均在中国的安徽建道场,弘扬佛法。后六祖惠能大师创顿教,给中国佛教注入新鲜血液,将佛教中国化,使中国佛教重焕生机,禅宗在中国自此大兴,禅学思想深入人间,兴盛至今。  相似文献   

19.
沙欣 《中国宗教》2023,(7):74-75
禅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禅宗“浑简锋利、超然特立”的思想,“心物合一”“超然象外”的空灵境界,为中国传统艺术展现了一种特殊形态,无论是在审美理念,还是在表现形式、表现内容上,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探析禅宗音乐思想,并阐释其对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禅宗是中国的产物。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就与传统文化经历了一个不断渗透融合的过程,终于产生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禅宗。禅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着多层次的思想内蕴。以在对禅宗的分析研究,多集中于它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艺术方面。本文试图从伦理学这一视角,对禅宗作一新的审视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