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宋初成立的《云笈七签》中,有被视为摘录了道教教理之精髓的一卷,其中可以看到很来自《海空智藏经》的引用。《海空智藏经》在道教教理上的重要位置,由此可知。本文以对《海空智藏经》与佛典的关系作过考察的镰田茂雄先生的先驱性研究业绩为引导,对本经的成立年代、所依据的佛典、其主要思想进行了重新考察。考察结果认为:l、本经成立于659年至670年前半之间;2、主要依据的佛典是《大般涅经》,也有依据《维摩经》、《摄大乘论》的部分,但《华严经》和《金刚般若经》等,并未作为直接依据的对象;3、关于本经的思想,在探讨其特色之前,有必要详密地考察与其所依据佛典思想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海空智藏经》是唐代重玄学典籍之一,其核心思想是道性论,阐述了有关体道、修道、悟道的思想。《海空智藏经》通过人物、时间、地点三要素,围绕道性之空,建构了一个三维动态修道思想体系。在宏观上,该经展现了七城、十方世界和三界三十二天的宇宙观;十转、神通和辩才的修炼历程;从众生至天尊的修炼阶次。在微观上,论述了七大真人童子在七城之间修道,最终逐步修得十转的过程。该经在借鉴佛教语言的基础上,建构了多层次的道教修道体系,以阐述道性思想。  相似文献   

3.
五代宋初,大藏经处于从写本藏经到刊本藏经的过渡期,《开宝藏》的刊刻标志着刊本大藏经的诞生。然而,与刊本藏经同时并起,北宋初期江南地区还写造了一批写本藏经。前人对宋代藏经的研究,多侧重于刻本藏经,这些写本藏经,仅《金粟山藏经》稍有研究。除此之外,《法喜寺藏经》《崇明寺藏经》《海惠院藏经》《景德寺藏经》等宋代写本藏经尚乏专门研究,本文搜辑了目前所知几种宋代写本藏经的零本,希望为大藏经研究提供一些新资料。  相似文献   

4.
元晓是韩国新罗时期著名高僧,撰有多种佛典"宗要"。本文以《法华宗要》为例,分析元晓"宗要"的解经体例,揭示其与天台宗智顗、三论宗吉藏《法华》解经体例的关系;元晓以"一乘实相"诠释《法华》宗要,并以一乘理、一乘教、一乘因、一乘果说明"一乘法",体现了他与智顗《法华玄义》的联系;元晓引用并超越吉藏《法华游意》的"三种法轮",认为《法华经》是了义教但有不了义语,其"别通分满"四教与智顗"藏通别圆"的判教思想相通。尽管难以判断智顗与吉藏对元晓的影响孰轻孰重,但由此说明所谓天台宗第一个黑暗时期的说法并不恰当,智顗著述在湛然中兴之前已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5.
<正>中华第一大居士、五台山华严思想奠基人、佛教"华严三圣"创立者、唐代山西寿阳方山寺长者李通玄(635—730),山西太原人,倾毕生之智,以《易》会通佛典"经中王"《大方广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依据佛典经教从女性视角考察佛教对成佛的认识。首先厘清有关成佛的概念,概略介绍佛教"唯一佛乘、即凡证圣"的成佛观,辨析女性是否能够成佛;在此基础上,阐述众生特别是女性如何能够成佛,佛典为女性指明的两种成佛方式等等;最后说明《法华经》所讲契入佛道究竟成佛的种种方便法及其对女性成佛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宗教学研究》2014年第4期发表笔者的《药师佛探源——对"药师佛"的汉译佛典文献学考察》(以下简称"探源")。笔者在该文中利用"中华电子佛典",区别不同时代,全面检索、考察了历代汉译佛典对"药师"、"药师佛"两个名词的用例。指出,在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慧简"依经抄撰"的《灌顶药师经》出现以前,汉译佛典中的"药师",大抵指医生。现有资料难以证明在《灌顶药师经》出现之前,汉译佛典中已  相似文献   

8.
李晓宇 《宗教学研究》2006,5(4):202-206
“推治经之法以治佛典”是后人对蒙文通先生佛学研究的一条概括,为充分理解这句话背后所包含的意义,本文从蒙先生为何“推治经之法以治佛典”和如何“推治经之法以治佛典”这两个问题入手,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蒙先生到支那内学院问学的前因后果,以及他“南走吴越”的真实意图;从学术的角度考察了蒙先生与廖平的师承,以及他们同章太炎、刘师培等人的学术差异,指出了蒙先生“治经之法”具体内容,揭示了其思想渊源和学术旨趣。  相似文献   

9.
根据比勘佛藏所收《玄应音义》各本的异同,大致可分为丽藏和碛砂藏两个系列,碛砂藏本系所据本的注文较详,可能已对原本作有一些增补,丽藏本系所据本的注文较简略,可能已对原本作有一些删节。开宝藏可能依据的是从中原流传到益州的写本藏经,契丹藏在刋刻过程中可能参照了开宝藏天禧修订本,同时又依据当时北方流传的写本藏经而有增补,二者的异同渊源于各自所据写本大藏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法句经》以其内容朴实,利便讽诵,成为世界最闻名的佛典之一,但流通至广的是巴利语本。其实,《法句经》的古汉译本有4种,属不同派别和形式的诵本,除可资对勘、校读之用外,亦有助于追溯佛典和佛说的原始形态,极具研究价值。作为汉译《法句经》研究系列之首篇,交代了各种《法句经》语本、年代及其部派属性,奠定了日后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金陵刻经处与方册本藏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陵刻经处与方册本藏经方广在1997年纪念金陵刻经处成立13O周年的学术讨论会上,我递交过一篇名为《杨文会的编藏思想》的论文,其中谈到金陵刻经处所刻经书的装帧。但限于篇幅,仅寥寥数语,称:“杨文会评论《嘉兴藏》说:‘明紫柏尊者以方册代梵荚①,阅者便之...  相似文献   

12.
《大宝积经·护国菩萨会》是隋代译师阇那崛多翻译的一部佛典,后来收录于唐代菩提留志汇译的《大宝积经》中,成为这部大型宝积系列中的两卷经文。本文基于汉梵文本的对勘研究,指出这部大乘佛典其实是《圣护国问大乘经》及《福焰善士往昔本行宝王经》两部佛经的合编。通过对本经中相关文献的分析研究,认为《护国菩萨会》是初期大乘佛教思想信仰较早期阶段创制、结集的经典,反映了初期大乘佛教努力将善巧方便思想从种种佛德中凸显出来,逐渐使这一新兴大乘思想与传统的六度思想相融合,尤其是与般若思想并列并举、平等并重的重要倾向。  相似文献   

13.
现存《续藏经》中保存的“扬州智恺作”《起信论一心二门大意》和“青丘沙门见登之补”《大乘起信论同异略集》,是研究《起信论》在中日韩佛教流传形态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考察《同异略集》的“序”、“后记”以及著作形态,确定为日本奈良东大寺华严宗僧人智憬的作品.其次,对《一心二门大意》和《同异略集》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的语句和叙述口气皆一致;而且,前者依华严思想诠释《起信论》,亦符合智憬的学术背景,故亦为智憬的作品.“智憬”的音读与“智恺”相似,所以智憬可能自己伪托为智恺,亦可能后来抄写的错误.最后,本文指出日本和韩国佛教的“伪托”现象,亦可能是二国佛教的“边地情结”所导致.  相似文献   

14.
清华简《心是谓中》提供了先秦心论与命论的新材料,其中首章对心之地位、功能的阐论与传世文献多有牵连。该篇所讨论的心并非伦理心性,与思孟学派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五行·经》崇尚圣智以及心具有主导性的观念可能为《心是谓中》提供了直接启发。该篇的心论与《管子》诸书也有相似之处,然不甚合黄老的思想倾向。从心论和命论两方面看,该篇与《荀子》的思想可为同调,当为后来的《荀子》提供了思想资源。《心是谓中》总体而言更接近儒家的旨趣,具体来说处于《五行·经》与《荀子》之间,且与稷下之学多有交集,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战国中晚期思想交融过程中的复杂面向。  相似文献   

15.
黄崑威 《中国哲学史》2015,(2):34-39,55
"本际"词源为古代印度与原始佛教同时代的外道思想流派解释世界本源的哲学范畴。"本际"虽在汉译佛典中也间有使用,但在大乘经典中,才被赋予形上学的内涵,逐渐突出其"本体"色彩。"本际"又曾经是道教与中国佛教哲学的范畴之一。道教学者借"本际"一词的多义性,探讨"道体"与"道性"的本体之究竟和本源之起始,诠释"道"与"自然"在重玄学语境中的内涵和外延;"本际"范畴的定义,经历了由相似本体论向道性论和心性论的逻辑发展,这也是李荣的"本际义"与《本际经》及《宝藏论》的哲学诠释路径。《宗镜录》的"本际义"是佛教如来藏思想与道教重玄学"本际"理论相互借鉴、吸收的成果,代表了中国佛教宋代以后的思想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学界对宋本《度人经》的成立与构成,及其与宋代道教思想、信仰与道法间的关系,尚缺少系统而全面的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与解析,本书指出:宋本《度人经》是宋徽宗等人出于"符应"目的所造,是依据北宋时道教的发展要求,对传经神话、思想观念和经法道术进行创构而成的道经。宋本《度人经》既反映了宋徽宗改革道教的思想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镰田茂雄辑本《本际经》(见《道藏内佛教思想资料集成》)为依据,对《本际经》的思想建构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指出《本际经》虽然为重玄学的诞生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模式,但其中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本体论方面对普遍性特殊性关系辨析的欠缺,心性论方面对心性理相互关系分疏不够,造成整个思想体系的庞杂混乱。其根本原因,在于作者将老庄自然主义哲学与佛教缘起理论的僵化拼凑。  相似文献   

18.
怎样读佛经--佛教研究经验谈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学者常把阅读佛典视为畏途,明明那些字都能认识,可是串到一起以后,就不知道它的意思,好像看天书一样。其实,绝大部分佛典所表达的思想并不那么深奥,也不是人们想的那么难。无论如何,现代人的知识要比古人丰富;现代人的思维能力要比古人强。古人能够想到、提出的理论与观点,现代人都应当,而且完全可以理解。那么,为什么佛典那么难读呢?其实,佛典之难,不是难在它的内容不好懂,而是难在其他方面。 首先,佛典的规模实在太大,数量实在太多。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基督教作为立教依据的最主要的典籍只有二部,那就是《旧约》与《…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本书以20世纪初黑水城遗址所出西夏文《无量寿经》为研究对象,首先厘清了俄国学者在西夏佛典目录中著录为《无量寿经》的五个编号实际上有汉、藏两种不同的来源,并非同一部佛经。其中инв.№2309转译自曹魏康僧铠所译《佛说无量寿经》,инв.№812、953、697和6943译自藏文本,经题《大乘圣无量寿经》,这一佛经的西夏本与现存的汉、藏文本皆不能完全勘同,其翻译所据底本今已  相似文献   

20.
释果也 《法音》2021,(1):22-27
天台智者大师所著的《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三大部是天台宗的根本论典,其内容主要由《妙法莲华经》而来,因援引上百本佛经以证其教理,同时又与实际禅修相结合,使天台宗有"教观双美,解行并进"之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