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前我国临床工作中对"安慰剂"效应重视不够."安慰剂"效应建立在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之上.生物医学模式重视疾病的生物学意义而忽视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医生对患者态度冷漠,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已成为我国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继而弱化了医疗的"安慰剂"效应.推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倡临床工作以人为本而非以疾病为主,建立医患共赢的医疗体制,改善医疗环境,有利于产生和加强临床工作的"安慰剂"效应,切实促进医疗和谐.  相似文献   

2.
医患共同决策作为西方较常见的临床决策模式,对减少决策失误和增进医患关系有着重要作用,但中国传统社会背景下患者的家庭结构、疾病认知度与就医模式等严重影响着医患关系和决策自主性;在医生与患者的责任分担上,专业壁垒的存在让医患共同决策可减轻医生决策压力的理论设定受到质疑,患者对医生既信任又怀疑的矛盾心境也使医生的角色进退两难。因此,医患共同决策模式作为较理想的决策模式在中国临床实践中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紧张"成为我国医疗事业的一大难题。患者对医生不满,医生的职业幸福感非常低,各类因医患矛盾而生的恶性案件也屡见报端。医患矛盾的基础就是医患不信任,其原因纷繁复杂,除了医疗卫生资源分配及医疗服务价格之外,医学专业分工、专业知识背景,医疗行为不确定性,人文关怀和医患共同决策的缺失等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医患共同决策(shared decision-making)是指医患双方共同  相似文献   

4.
医疗行业是否具有服务性行业的属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医疗行业的定位对于医患关系有直接影响。商业化只能使医疗行业在表面上更像服务业,却无法改变医患关系的本质。医生在医患关系中的主导地位不改变,医疗行业就不具备服务性行业的内在逻辑。正因为医疗行业不具有服务性行业的属性,才能决定医生对于患者的爱的性质具有人文关怀。从而使患者更加尊重信任医生,医生与患者各归其位医患关系才能走向正常化。  相似文献   

5.
综合了伦理学、法学和经济学对过度医疗的研究,从医患双方各自的资源、权力和利益等角度出发,认为在过度医疗中,医患双方在信任和可信任性上表现为明显的不对称性,即患者对医生有较高的不信任性,医生容易同具有相似社会经济地位的的患者发展出良好的信任-可信任性.  相似文献   

6.
医患关系已不仅是医生和患者间的关系,还包括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等,直接影响诊疗活动效果。探讨患者信任、医患参与行为,分析影响医患信任度的主要原因,找出改善医患关系的建议,以此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信任、医患参与行为等进行调查。个体差异对患者信任、参与行为具有影响,同时患者信任、医患参与行为等各因素对医患信任度也会产生一定作用。多种因素组合影响医患信任度,建议推进分级诊疗;提升诊疗技术服务价值;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双方在诊疗中的参与行为;健全卫生医疗法律法规,规范媒体报道及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7.
患者对医疗决策者的信任起到了一种有效的对医疗进程不断进行的重要推动作用。作为更大的临床决策参与者,患者需要更好地了解如何建立这种信任,如何去维护互相信任的关系,并在医疗环境中忘记医患的主次之分。  相似文献   

8.
在履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语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代医疗设备和仪器的高度发达使医生逐渐脱离了患者;技术主体化倾向使医生的语言功能逐渐地退化,语言能力的欠缺不仅影响医患关系,也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履践语言的临床复兴,务必掌握语言的艺术、沟通的技巧,以建立和谐稳固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良好的语言是缓解患者痛苦的有效良方,在当今诸多医学及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下,语言作为一种治疗工具必将成为临床医疗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重视内镜诊治新技术应用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诊治新技术在临床消化道疾病的广泛应用中,医务人员往往重视“检查”不重视“临床思维”,重视“疾病”不重视“患者”,迷信“高新技术”忽视“医患交流”,过分重视“效益”导致过度诊治等现象带来了人文价值的漠视,故而在内镜诊治新技术中重视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符合的人文关怀,在当前我国卫生系统“看病难,看病贵”的大环境下,具有重大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医患共同决策是医生告知患者治疗方案疗效、益处及风险,而患者告知医生对疾病及风险的看法和疑虑,加强医生与患者的互动,最后由医生和患者共同做出合理选择,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得到更好的医疗效果。医患共同决策作为一种医疗决策模式,已被医学界广泛认可。国内外学者尝试在医疗领域多学科方面应用医患共同决策,表现出积极作用,但在中国产前筛查与诊断领域未见报道。本文介绍产前筛查与诊断中医患共同决策特点,国内外研究与应用,进一步探讨中国产前筛查与诊断领域医患共同决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那些长期困扰患者和医生、查不出病因又久治不愈的病症,被称为“疑难杂症”;然而部分“疑难杂症”并非真正的疑难杂症,而是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所用医学模式出现了问题,医生往往局限于生物医学模式,忽略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因此,医学模式应该从实际工作中进行转变,而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上。笔者就临床常见的“怪”现象、医疗对象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医疗服务须体现人文关怀   总被引:28,自引:8,他引:20  
如今,病人抱怨最多的是医护人员缺乏人文素养.病人有心理需求,是社会的人,而不仅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因此,他们在接受医疗服务时也需要人文关怀.医务工作者只有富于人文修养,才能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型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影像诊断虽然"见病不见病人",但通过影像诊断报告同样会向患者传递出对他们健康、疾病诊疗的指导和人文关怀,并能在化解医疗纠纷改善医患关系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影像诊断同样需要现代医学模式的指导,达到这一目标的必要途径,就要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医学理念,把病人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考虑疾病的诊断,同时影像与临床资料相联系;加强影像报告的书写,描述既要客观,又要有目的性,结论尽量明晰,措词准确,通过字里行间的表达增加医患之间的信任.  相似文献   

14.
The current debate in medical ethics on placebos focuses mainly on their use in health research. Whereas this is certainly an important topic the discussion tends to overlook another longstanding but nevertheless highly relevant question, namely if and how the placebo effect should be employed in clinical practi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way the placebo effect is perceived in modern medicine and offers some historical reflections on how these perceptions have developed; discusses elements of a definition of the placebo effect; and suggests som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making use of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the placebo effect can be ethically acceptable, if not warranted.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Placebo: Its Action and Place in Health Research Today,” held in Warsaw, Poland on 12–13 April, 2003. Nikola Biller-Andorno, MD, PhD, is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Dept. of Medical Ethics and History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Goettingen, Germany. Dr. Biller-Andorno also serves as an ethicist for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This paper does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views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相似文献   

15.
“经济人”的价值理念刺激了医疗行业的逐利行为,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已然是事实,医生的“公共性”日渐缺失.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严峻,很重要的原因是医生的价值取向的迷失.医生确实面临多价值选择冲突,但过分强调“经济人”特性,而忽视公共性的重要,已然导致了种种恶果.所以,应当重视医生“公共人”的角色定位.医生和医院要回归对医疗职业本性的认识,让医生成长为“为了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而工作”的“公共人”,让医院回归“为社会公众谋取利益,追求社会效益目标”的公益性.  相似文献   

16.
血液病治疗中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医学模式指出人文关怀在医疗服务中有重要意义。目前我们在血液病治疗中对人文关怀重视不够。由于大部分血液系统疾病起病隐匿,发病机制不清,病程长,并发症多,所以预后差,再加上治疗费用高,社会角色转变困难,很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抵触、恐惧、多疑、抑郁等心理问题,并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人文关怀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加速疾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从概念结构和测量工具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剖析发现:既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患方视角而相对忽视了医方信任测量;测量维度上存在各种不同指标,主要涉及医患双方在就医过程中的态度、能力和行为,以及二者对医患关系亲密程度感知的心理结构。总结不同视角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提出了医患信任关系的总体概念框架和医患信任测量的整合模型,旨在构建医患信任测量的总体框架及测量指标,以期为后续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进食障碍是一组典型而严重的心身疾病。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进食障碍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本文拟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因素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进食障碍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并结合哲学相关理论对进食障碍发病机制的研究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口腔修复在恢复患者口腔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上 ,还要满足患者心理的需要。口腔修复设计在口腔修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口腔修复医生必须综合考虑口腔修复设计的各个要素 ,包括患者因素、医疗机构因素、医务人员因素 ,并正确处理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 ,才能为患者做出修复体的最佳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