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所达到的人生成就的最后评述,其真谛是"从心之仁,不逾礼",即自觉于规矩,这是真正的自由。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但绝不是牺牲内心去迎合不合理的社会规矩。孔子"从心所欲"所意味的自由,非随心所欲,而是自觉自愿行礼为仁、立德顺天,在此过程中"从心所欲,不逾矩",真正地达到了礼与仁的合一,达到人与天的合一;在这种天人合一中,人实现真正的自由,即无论人做什么,都符合天地的根本原则——德。  相似文献   

2.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所达到的人生成就的最后评述,其真谛是"从心之仁,不逾礼",即自觉于规矩,这是真正的自由。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但绝不是牺牲内心去迎合不合理的社会规矩。孔子"从心所欲"所意味的自由,非随心所欲,而是自觉自愿行礼为仁、立德顺天,在此过程中"从心所欲,不逾矩",真正地达到了礼与仁的合一,达到人与天的合一;在这种天人合一中,人实现真正的自由,即无论人做什么,都符合天地的根本原则——德。  相似文献   

3.
东周时期,针对礼文的形式化弊病,儒家苦心孤诣,力图匡救时弊,强调礼的根本在于内在精神。儒家礼学思想,从"礼物"上表现为一种"尚朴贵质"论,此即《天子建州》"豊(礼)之于宗庙也,不腈(精)为腈(精),不美为美"所蕴含的礼学观;就"礼仪"而言,则体现为"重情",重视人的诚敬之心与内在德性的取向,此即《天子建州》"义(仪)反之,腈(精)为不腈(精),美为不美"所体现的礼学观。儒家力求在历史发展中,礼乐能够质文统一、情文俱尽,简文"礼者,义之兄"即体现出这种礼文质兼善、和谐相济的礼学观念。  相似文献   

4.
<正>"自由"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这一概念自诞生以来,通常被用来对个人或是个人的意志和行动进行描述,例如哲学史上著名的意志自由与必然性的问题,自由主义者为之振臂高呼的言论自由、迁徙自由、结社自由等问题,都是以个人的意志或行动为研究对象的自由问题。然而我们是否也能构想一个  相似文献   

5.
儒家自由裁量的两个道德原则是"仁"和"礼",前者是普遍主义的道德裁量原则,后者是特殊主义的道德裁量原则.儒家借"仁"和"礼"的道德裁量原则彰显仁政和仁德,维持传统社会的宗法等级秩序."仁"和"礼"的裁量原则使传统司法陷入泛道德主义的流弊,成为法吏恣意枉法、出入人罪的腐败渊薮.通过梳理"仁"和"礼"的道德裁量原则在传统司法中的消极影响,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法文化,把握其本质所在,以作建设法治社会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6.
什么的自由?     
当代关于自由的争论都是围绕伯林所谓的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进行的。这种争论使自由理论处于一种两难处境:如果按照消极自由的观念把能力排除于自由之外,那么这种自由就是纯形式的,它对很多人来说既无价值也无意义;如果按照积极自由的观念把能力纳入自由之内,从而自由随着人的能力而变化,那么这种自由观念又明显是不正确的。这种困境促使一些哲学家提出了第三种自由观念,以超越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对立。本文主张换一种思路,不再考虑"什么是自由",而是思考"什么的自由"。按照这种思路,我们发现有四种自由,即本体论的自由、道德的自由、政治的自由和群体的自由。  相似文献   

7.
寻求自由与规范的和解是人类面临的永恒问题之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由是人的本性,但人有规范性约束。"人生而自由"既意味着人是"生而为自由斗争",又意味着"人生而平等"。只有在自我立法、自我规范的意义上,人才能真正打碎枷锁并获得自由。自我立法是普遍立法的自我限制,自由的自我限制可以消解规范的异己性使规范成为自由的。自我普遍立法以人格平等尊严为前提。人无论在现实现象形态上具有怎样的不平等,这些不平等都不应当伤害到人格及其平等尊严,都应当有尊严地生活。规范性总是离不开权力,自我立法的自我规范关键是对权力的限制与规范。自由与规范的和解是一开放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8.
如何规划自我以应对构建良好社会与正义政府之需求,是儒家哲学始终关切的重心。"自我"概念蕴含时间的与超越的、参与的与反思的两个面向,中国语境下的"自己",其中"自"与"己"则分别指代这两个不同的面向。但"自己"并非意味着自我的二分,相反,它充分展现了自我是如何动态地、充满活力地在"自"与"己"的相互调适和相互转化中变化着自身的,而这正是儒家心、性观念的题中之义。可以说,儒家以"尽心(心智)"为核心的修己,端赖其对于人心和人性的体察;儒家独特的被人性自觉接纳的自由意志,是其自我理念中道德成立的根基。因此,我们可以把儒家的自由意志观称为"自由意志的自我决定论",以区别于以"软决定论"为基本特征的"自由意志的非自我决定论"。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它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即自由主义的自由。自由主义抽空自由的现实物质根基,鼓吹静止的、形式优先的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而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质的而非形式的自由,认为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不能在逻辑童话中长成而只能是历史呈现的;实现自由的现实手段只能是以发展为关键词、以生产实践为主的历史活动,而不能依赖"自由意识的进展"或纯粹精神的自我运动。真正的自由要求克服他物、他人和自我心智缺失的三重强制,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马克思历史哲学反复申明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0.
周濂溪关注宇宙论中生成、化生的全体,而价值论意义的"善恶"并"诚"与"几",必在心、性、情的心性论框架下方能顿现。如果假设濂溪思想中含有基本的道德价值理论,需先设定一"本然之理",此理可以是仁、义、礼、智"至善"的实体之理,预设一自由自律的道德理性、明觉心体的自觉心、道德心,情、意、欲、念、物、事(行动)之道德实践、践履若依本然之理而动即得正与和,成就道德本体的"善"与"诚",心若不依理,即反道德而为"恶"。但是,这些究竟是濂溪思想并未明白呈露的内蕴架构,还是强为之说,以《太极图说》和《通书》为据,尚晦暗难明。  相似文献   

11.
道德是康德哲学体系的拱心石,自由是他的道德宗教的拱心石。康德证出自由的先天依据,指出自由的实践必然。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朽保证“至善”目标的神圣性与公正性。积极自由则将“至善”日标转变为人为自己立法的绝对律令。自由、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朽三理念的关系为:自由在上帝的保证下达到不朽,上帝(至善)在自由的不朽追求(积极自由)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被自由误导的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分析了自由以及表现为权利自由的政治哲学问题,其中着重批评了伯林的两种自由模式,试图论证,不自由切割为两种,将导致对自由的各种误解。所谓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只是同一种自由的两面,但伯林问题可以转换为消极权利和积极权利问题,这样就可以消除混乱。  相似文献   

13.
郭店简《五行》论述仁、义、礼、智、圣等五种德目来源及其关系,它与"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五行"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仁义礼智圣"是指人的品德修养的五个方面和两个层次。仁义礼智是人道的层次,圣是天道的层次。由物质性的"金木水火土"向精神性的"仁义礼智圣"转变,偏向于心性论,也有心灵哲学的思想颗粒,如内存于心理的德性如何转化为行为,还有如何成圣的问题,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的心灵哲学。郭店简《五行》是以"思心"为基础,以"心"为门槛将"五行"划分为"德之行"和"行"。《五行》强调人在感官、理智不能触及到的深层生命上下功夫,将意识转化为五行或五种"德之行",强调"德之行"与"行"并重,超越"仁义礼智"四行层次进而进入到"圣"的高度,才能成为圣人。  相似文献   

14.
为建构区别于自由主义的自由概念,佩迪特主张用无支配自由观取代伯林式的无干涉自由观.这种自由观在将"无支配的干涉"纳入自由的范围的同时,将"无干涉的支配"排除在自由之外,认为国家非专断、非任意的干涉无害于自由,国家应积极作为以消除各种支配性因素的存在,从而改变了国家的"守夜人"形象,确立了积极国家的合理性.佩迪特反对自由主义者提出的自由并不预设任何政体形式的主张,认为无支配自由与现代民主之间存在逻辑上的内在关联,而论辩式民主就是其中可供选择的制度形式.  相似文献   

15.
袁辉 《道德与文明》2024,(2):124-132
康德既认为自由在于对道德法则的服从,又认为人的自由会违背道德法则。有学者就此提出“双重论”解读,认为康德有两种自由概念:服从道德法则的意志自由及在服从和违背道德法则间选择的自由。与之相对,也有学者支持“单一论”的解读,认为康德只有一种自由概念,即服从道德法则的能力,对康德伦理学中的任性自由理论的研究就是支持“单一论”。康德的任性自由和意志自由是同一种自由,任性自由不是作为选择自由的第二种自由,其本质不在于选择,动物的任性有选择而无自由,纯粹的理性存在者的任性没有对恶的选择却有自由。恶只是作为不纯粹的理性存在者的人的任性自由的特殊属性,该自由会受感性影响而违背道德法则。在其有能力克服感性影响却没有这么做的意义上,人的任性自由要为由此导致的恶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6.
自由可划分为观念自由和实在自由,观念自由因仅在主体意识中产生,总是表现为对各种限制的力图超越,而实在自由因需在主体与对象的共在关系中形成,则必须正视和承认各种限制.道德作为一种利益关系的调节者,必然具有基于各种关系限制的约束性,但由于道德是人的内在需要,因而其约束性也会表现出一种自觉自愿的主动特征.道德自由作为自由与道德的概念组合,既是自由的道德与道德的自由之内在统一,也是约束与任性的统一,当主体成为纯粹的道德主体、主体之性完全成为道德之性时,约束即为任性,任性即为约束.此时,主体便达到了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道德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7.
道德责任是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为确定道德责任,亚里士多德引入了"出于意愿"的概念,并借用"始因"来说明何为"出于意愿",由此引发了关于意志是否可以为始因即自由意志的争论。站在决定论的立场,尝试从相容论的角度,说明道德责任不必以自由意志为前提。  相似文献   

18.
"性恶论"是荀子礼治思想的人性基础,他主张以礼义变化人的情欲之性。礼义化性主要通过对人的教化,使心认可礼义,进而通过心之所可来节制欲望,并发挥心的思虑功能使情欲对象符合礼的规定。荀子又认为"注错习俗"也可以化性,"注错习俗"的差异造成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个人修养应该谨慎于风俗习惯,国家的治理者则应通过礼、乐、刑、政等来改变恶俗,形成美俗。从礼俗关系来看,礼和俗都具有"化性"的作用,而美俗的形成依赖于礼乐教化,美俗应该是符合礼义的俗,是礼的民众化。  相似文献   

19.
自由原则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如何面对自由、面对怎样的自由决定了我们对待现代性的基本态度。本文从目前学界热议的意志之缺席与出场现象出发,分析了现代自由意志的崇高性和给人带来的生存困境——面对虚无。前者是现代性由以论证自身的前提;后者则揭示了现代性自身的局限。为了克服自由意志的虚无性,现代哲学或者以自由为根据建构一套困难重重的"自由体系",或者从人实际的生存处境出发经受其存在身位的深度复杂性,并希冀对其自由身位作出另一种理解。这些分析显示,无论采用何种意义上的"解决"或"克服"方案,自由总是让人处于一种多少有些"尴尬"的境地,这种尴尬刻画了现代个体和现代社会的"准-无限"深度,以及其深度的悖论性。  相似文献   

20.
拉康虽未对人类主体的自由问题进行过专题性、系统性的探讨,但对于自由问题的关切实际上一直贯穿其学说的始终,并且在其伦理思想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不同于传统哲学的思辨进路,拉康以精神分析的临床经验为基础,通过构想主体生成或"主体化"的三个环节——异化、分离与穿越幻想,以其独到的视角阐述了人类主体通过一系列辩证过程逐步走向一种独特自由的可能,同时也揭示了精神分析作为一种实践所具有的伦理意蕴:这种独特的自由正是通过为他者"揽责"的行动才真正生成的伦理主体的自由,而作为实践的精神分析则旨在通过扬弃异化、实现分离与穿越幻想来促成这种自由的伦理主体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