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欣 《法音》2002,(3):14-25
一、两种禅法系统上座部佛教,巴利语Ther-avda,又称南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于佛陀般涅?后三百年左右的阿育王时期,由印度本土向南弘传到斯里兰卡、缅甸等地发展而成。上座部佛教的三藏经典使用巴利语(Pli),基本守持了原始佛教的传统。今天的上座部佛教主要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一带地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上座部佛教也传播到欧美等地,并有持续发展之势。流传于上座部佛教的禅法目前大致可以概括为两大系统,第一为正念系统,第二为止观系统…  相似文献   

2.
一、大乘佛教的思想体系按照佛教思想发展的过程来说,印度佛教可以分为原始佛教、部派佛数、大乘佛教三个阶段。大乘佛教在印度有中观、瑜伽、密教之分;传到中国又先后形成天台、三论、唯识、华严、禅、密、净土、律八个宗派。我们要探讨“真如”一词的含义,首先必须弄清大乘佛教各派的思想体系。因为各派的思想体系不同,对“真如”的看法也就不一致。玄奘的及门弟子窥基(632—692)  相似文献   

3.
从禅法到禅宗禅是梵文(dhāna)的音译,本作“禅那”,后简称为“禅”,意为定、静虑,思维修。它原来是印度各派宗教和哲学共同的修习方法,其起源可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印度河谷土著达鲁荼毗人苦行文化的象征“大瑜伽行者”雕像。所谓禅定,就是依靠思想意志的高度集中,反观内心,消除散乱杂念,以臻明镜寂水般的宁静意识状态,并在身心上产生异乎常人的功能,进而泯除主客、能所的对待。印度思想与禅定及禅定所导致的神秘体验有关,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家后亦从苦行文化的代表人物阿罗逻迦兰和邬达迦罗  相似文献   

4.
“禅”全称“禅那”,意是“静虑”、“思维修”、“摄念”等。在印度,主要指坐禅冥想的实修功夫。到了中国后,主要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命体验。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胡适说:“禅宗是一种运动。是中国思想史、中国宗教史、佛教史上一个很伟大的运动,可以说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革新运动,也可以说是中国佛教的革命运动”。其旨在通过禅的修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南怀瑾先生说:  相似文献   

5.
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而禅法的流行,据佛经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灵山会上。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拈花示众,众皆茫然,惟大迦叶以会心的微笑获得了佛祖的禅法真传,这就是佛教禅宗史上“拈花微笑”公案。佛教传入中国后,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与融合,禅宗在中国形成了“一花开五叶”的盛况,其间,宗师辈出,禅法多样。禅宗一度成为中国佛教界最具生机和影响的宗派,禅文化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代佛学大师太虚法师曾说过:“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然而,明清以降,禅宗日趋颓废。如何在当下将古老的禅文化发扬光大,如何借鉴和继…  相似文献   

6.
姚卫群 《法音》2008,(12):6-12
奥义书是印度古代宗教哲学圣典.是印度出现系统哲学思想的开端。它对印度后世的宗教哲学派别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不仅是婆罗门教或印度教思想的理论源头,而且与佛教许多思想的提出也有关联。本文侧重对奥义书中与印度大乘佛教思想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考察.就其中一些有重要意义的理论进行比较分析。这类理论不少,此处仅探讨其中的三个。  相似文献   

7.
作为佛学中国化之一的禅宗,由菩提达摩东来首倡,中经慧能等历代祖师之弘扬,终致实现了所谓“一花开五叶”之结果,至此,禅宗已臻登峰造极之势。而作为“五叶”之一的云门禅,以其险峻、明快的禅法和修行宗旨而独树一帜,同其他“四叶”(沩仰、临济、曹洞和法眼)一起,为中国佛教(禅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如果说没有禅宗的佛教不可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中国佛教的话,那么,缺少了云门禅的中国禅宗无疑也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8.
《法音》1994,(6)
(德法师在1993年9月出版的九华山佛学院院刊撰文指出,近几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不少所谓“禅法”,如练气修身禅、少年禅功、达摩禅功、科学禅等种种光怪陆离现象。在这些怪现象中,虽有的也沾上一点佛教的名相,但其中有佛教与外道的明显差异,佛教徒当可分辨。究其原因,由于社会上有些人出于个人私欲,应景产生“发财梦”,乃假借佛法名义,鱼目混珠,自吹自擂或请人撰文歌颂,号称其禅法气功能强身治病,延年益寿。使出种种招式,以假舌[真,传授所谓禅法气功,迷惑群众,诈骗钱财。结果,使不少人上当受骗,以致入魔而不知,身体反而受…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首先探讨人间佛教的思想渊源,直接追溯到太虚大师提倡的“人生佛教”。继而说到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其对人间佛教主旨的讨论,引向了整个佛教对人类和生态的关怀。这种关怀,体现在净土思想的终极关怀上,从“庄严净土”流衍出“人菩萨行”的理论。太虚和印顺的人间行菩萨道,也在大陆佛教界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和真禅法师这样一些佛教大师都对于“人间佛教”作出了思想内容和实践方面的发展。真禅法师对太虚大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和“人间净土”思想有其独到的体悟,并进行了诠释。具体而言,可以从几个方面得到说明:首先,真禅法师解释“人间佛教”的思想内容说是“一个人觉悟了佛法原理,把佛教作为思想信仰的中心,并以此为出发点,去实行救世救人,建设人类的新道德和新秩序,从而使国家富强,人民安乐”(《论人间净土》)其次,“人间佛教”与“人间净土”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一个佛教徒,不应厌弃现实世界,而是要用自己的一片清净之心,去改造和建设现实世界,使之变成净土世界。”(《论人间净土》)第三,真禅法师以禅学思想和华严思想丰富了人间佛教的内容,认为禅法“存在于人间,而且要利益人间。如果离开了人间,就不会有禅法,也就谈不上修禅。”(《禅学思想就是人间佛教思想》)禅的可贵就在于其实践精神,真实的修持。再者,真禅法师认为,学禅,除了真实修持以外,也要学习佛教经典,即注重佛学思想研究,把它看成是禅学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出家的佛教僧人的修行不能仅限于自了自利,更要发扬利他精神,对于“利他”,真禅法师不仅用禅法来概括,还用普贤精神来发扬。由于利他,资生福利的事业也就自然成为了人间佛教思想实践的具体产物。真禅法师反复强调“资生福利事业,不仅直接利乐众生,而且有助于道德的提高和完善。我们佛教徒救济伤残、衰老、孤儿、寡母等不幸者的义举,不仅是佛教慈悲情怀的流露,也体现出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舍己为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展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尊严。所以,资生福利事业,是内益于己,外益于人,生益于时,死益于后的伟大事业。它既体现了佛法的根本精神,也适应了新时代的道德要求。因为,通过这一利生实践,有助于形成有难共当、有苦共担的社会风尚,有助于创造和乐共处、相亲相爱的社会氛围,可以引导人们向善、向上,从而使整个社会变得更文明、更美好。”(《佛法与人生》)真禅法师对人间佛教的诠释和实践,对当代佛教具有相当的影响也直接批量导着今天玉佛寺佛教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印度禅修理论上,现代学者多从印度主流禅修对佛教禅修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四禅理论出自佛教之前的主流禅修。本文认为,虽然佛教禅修思想是在古印度主流禅修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某些术语及含义也借鉴了主流禅修理论,但佛教禅修理论形成后也对主流禅修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四禅结构的形成是佛教自身的创造,唯佛教独有,四无色定可能是从外面借来的。这二者的影响不仅是主流禅修对非主流佛教禅修的单向影响关系,而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印度佛教中,在佛教初入东土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禅原本只是一种限于内在的主观意识范围中的修行方法。从在全部佛教理论中处于附属地位的禅法转化为独立化的宗派———禅宗,其间有两个内在的逻辑要求:向内必须确立和阐释“心”的本体意义,向外必须说明禅修和现实生活的关系。禅宗的根本特征也正是从这两方面体现出来的。本文通过分析达摩、道信、惠能的禅学思想,详细探讨了这两个逻辑要求的逐步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2.
邱晶 《美与时代》2014,(3):24-24
禅宗,又称宗门,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始于菩提达摩,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禅宗佛教在1192年从印度经中国传到日本,僧人荣西在日本建起了第一座禅寺,禅宗佛教吸引了武士阶层,并迅速渗入到日本人的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13.
黄俊威 《世界哲学》2010,(3):138-150
所谓的“自我的四位说”(atmasya caturpada vatda)一词,主要是指:每一个自我本身,是可以分为四种层次。而所谓的“自我”(atman),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个永恒不朽的灵魂。同时,这一个永恒不朽的灵魂,可分为:1.“形躯我”(sarire atman;身体我,肉体我,佛教称“色蕴”);2.“梦中我”(svapne atman;情意我,经验我,佛教称“受、想、行、识”的四蕴);3.“无梦我”(asvapne atman);4.“最高我”(paramatman)。由于我们对于自我的探究,必须要层层突破,才到达最后这一个“最高我”的解脱境界。因此,一般研究佛教的学者,都会普遍地认为:佛教的无我论,其实就是在全盘否定《唱赞奥义书》中四个层次的所有自我。然而,倘若我们针对代表原始佛教的《杂阿含经》或者是《相应部》,去做仔细的学术分析或研究的话,就会慢慢地发现:原始佛教时期(B.c.550—B.C.300)所能破除的“自我”,其实顶多只有前面的两个层次而已。至于第三个层次的“无梦我”,则应该是产生于部派佛教时代(B.C.300—A.D.100),当时,就曾经引起了佛教对于“轮回主体”和“涅篥主体”的讨论,从而更产生了犊子部的非即蕴非离蕴的“补特伽罗说”(pudgalavada)。因此,本论文的写作,就是透过比较哲学和思想史的研究方法,把原始佛教破我的范围去做一个初步的思想锁定,才不会使得原始佛教的“无我论”,草率地沦为一种凡我必破的独断论。  相似文献   

14.
菩提达摩的禅法将证入最高真理的方法分为理入和行入两种,而根据达摩的禅法精神,理体和事行、理入和行入其实本来是不可分的,分而为二只是由于侧重点不同,只是为了修学和说明的方便而已。在达摩二入四行的禅法中,无论是理入还是行入都分别同样地并且相得益彰地表达了达摩禅法的理行并重而重行的即行即解即证的顿悟的精神原则,而达摩禅的这种在实际生命、实际事行的当下直接证入最高真理的即行即解即证的精神原则也确实奠定了后来中国禅宗顿悟禅的基本特征。达摩的禅法也符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尚简易直截、重实践和实证的精神特点。达摩二入四行的禅法以简括的文字概括了佛教大小乘的所有的基本义理和实践,这表明达摩禅具有极大的涵括性和融摄性的精神特点,具有向多种层面解释和发挥的可能性,后来的南宗禅和北宗禅、看话禅和默照禅等都可以说是对达摩禅法精神在不同层面的发挥和发展。达摩禅奠定了后来中国禅宗的基本精神,道信是试图将达磨禅奠定的基本的精神原则予以通俗化、普及化、大众化的开拓者,而慧能则是将达摩禅通俗化、普及化、大众化的真正完成者,是六祖慧能将达摩禅奠定的精神原则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一、原始的空有理论(Sunyata、Astitva)印度大乘佛教哲学从它产生、发展到鼎盛阶段,始终划分为两大学派──中观论学派(Madhyamikas空宗)和瑜伽行学派(Yogacaras有宗)。当它传播到中国后,又发展为许多具有中国佛教特色的哲学流派,其中主要的有:净土宗、贤首宗、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禅宗等。中国大乘佛教哲学虽然流派繁多,但就它们的基本原理而言,不是谈空,便是讲有,这就是说,中国大乘佛教哲学各派的理论体系,不是建立在“空”的基础上,便是建立在“有”的基础上。讲到空有,有必要说明一下这两个概念的来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以创新、改革著称的禅宗,以适应由古代佛教向现代转变的时代发展的需要,率先开始了以“人间佛教”为核心的革新运动。寄禅、太虚、印顺都是中国佛教时代精神和理论创建的杰出代表,构成了鼎力于佛教改革的三个时代。从佛教的出世到入世,到“人生佛教”的提出,进而“人间佛教”理论的完善和实践,是禅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又一次创新,而且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现代佛教的社会化发展,在客观上起到了振兴佛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2)定学定学即指佛教中所说禅定而言。但禅定在梵文,亦有多名:一、禅那Dhyana(或称禅驮演那那)—一此云静虑(或译定、弃恶、功德丛林、思惟修);二、三昧Samadhi(或称三摩、三摩提、三摩地)—一此云等持(或择定、正定、正受、等念、现法乐住);三、三摩咽多Samahita—一此云等引(等持通走散,唯是有心定;等引唯定心,通有无心);四、质多留迹阿揭罗多Cittaekaarata—一此云心一境性(即等待之异名);五、三摩钵底Samapatti(或称三摩钵提)—一此云等至(跃入定时之名);六、王摩半那Samapanna—一华言未洋(正在定中之…  相似文献   

18.
汪斌 《中国宗教》2022,(4):66-67
源于古代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音乐,抛弃古代印度佛教音乐相关理论,更多地运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借鉴中国音乐理论技术,形成了梵音、华音、梵华相融等多元的音乐文化现象,彰显了中国特色。具体而言,从“源”上说,抛弃了古代印度佛教音乐相关理论;从“流”上而言,将“悉昙”或“声明”改为“梵呗”。  相似文献   

19.
日本古代的汉译大藏经[日]浦晋在佛灭以后经过数次结集而成的佛教经典,包括宣说佛的教法的“经费”,宣说教戒的“律藏”,论释教法的“论藏”,并称为“三藏”,是佛教的根本经典。发源于印度的佛教逐渐向国外传播,也传到中国,2世纪后半叶在中国正式开始译经。印度...  相似文献   

20.
金素芳 《法音》2020,(3):52-55
佛教于西汉末年开始从古代印度传到中国,随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融合,逐渐成为对中国思想、文化、习俗乃至民族精神产生深刻影响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宗教。[1]长期以来,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双向互动、相互影响的关系,并最终融合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