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灵是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又是中国文学、艺术的一种美学风格。空灵之美是与充实之美相对应的一种美的形态。"空灵"之"空",就是空寂、空阔。"空灵"之"灵",就是灵活、灵动。空是空寂的本体,灵是活跃的生命。空灵美在文学的各种文体、艺术的各种形式中都有大量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贯休是禅师,是文人,更是豪士,其清高朴质的人格与高超的绘画才能,铸就了其罗汉像的狂逸之美。这种狂逸之美一方面体现于"应梦"写真的创作方式,另一方面表现为阿罗汉古怪野逸、惊世骇俗的人间形象。更重要的是,在其狂逸之美的感性中还激扬着一种"常驻世间,不入涅槃"的阿罗汉精神与创作者明心见性的禅悟工夫。  相似文献   

3.
正有这么一则禅宗公案。某僧人问赵州从稔禅师:"听说你亲自见到了南泉普愿禅师,是吗?"赵州从稔禅师答道:"镇州出大萝卜头。"僧人问赵州禅师是否见到了南泉禅师,自然是想要得知两位佛门前辈会面之状,进而窥见真法。不料赵州禅师竟然顾左右而言他,说起了镇州的特产萝卜头。佛家讲究摒除"人我执"和"法我执"。前者是执著于物质利益和人体感官,后者则是执著于真法与大道。这个僧人作为出家人,大抵能够多少破除人我执,可惜仍然执著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由台湾回大陆定居的临济宗第52代禅人弘川法师,荣膺河北正定临济寺首座职,于1987年11月14日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周绍良居士陪送到寺驻锡。正定临济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540),是临济宗创始人、唐代高僧义玄禅师开法传宗之地,为临济宗祖庭,在海内外禅人中享有盛名。该寺自1984年以来,修茸了义玄禅师的“澄灵塔”,重建  相似文献   

5.
闲时看花去     
正唐代有位从谂禅师,主导过一桩有名的公案——吃茶去。据说,当时有两个和尚不远千里跑来见他,请教何为禅道。从谂禅师问其中一个和尚:"你以前可有来过这里?"和尚回答:"未曾。"从谂禅师说:"吃茶去。"回头他又问另一个和尚:"那你呢?"和尚回答:"我曾有幸到过这里。"从谂禅师道:"如此甚好,吃茶去。"这一通操作,别说这两个和尚,连寺院  相似文献   

6.
放下     
唐代,严阳尊者问赵州禅师:"我在禅修的道路上抛弃了一切,下一步还应该怎么做?"赵州禅师回答:"放下吧。"他又问:"我已经两手空空,还有什么可放下呢?"赵州禅师又回答:"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可放下的了,那就拿起来。"他听后,突然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7.
灵性     
正有一次,有人问雪峰禅师:"鸟雀有灵性吗?"禅师答道:"有啊。"又问:"那它怎么还在佛头上拉屎?"禅师反问道:"那它为什么不在鹞子头上拉屎呢?"问者欣然而笑。禅师的一句反问,点破了万物皆有灵性的谜底,问者的欣然而笑,是因为他在顿然间悟透了"灵性"二字的内涵。那么,灵性究竟为何物呢?灵性是一种悟力,是大自然  相似文献   

8.
赵朴初对赵州禅师非常佩服,尤其喜欢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对之屡致赞叹,时常形诸吟咏之中。作为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以来最为重要的领袖人物,赵朴初巡游各地,时常会想起这里曾经是赵州禅师的云游之地。赵州禅师非常善于从运水搬材等日常生活中指示参学者体悟"平常心",这种禅风就充分体现在"吃茶去"这则公案之中,赵朴初对此深有体会,因而也很擅长在寻常茶饭、人际交往与著作题词等琐事中参悟赵州禅法的宗旨。赵朴初作为享誉海内外的佛教领袖,经常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他便以此为契机,大力向社会各界推广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希望藉此给人们带来些许佛法的清凉。赵朴初所撰写的这些关于"吃茶去"的诗词,无论是在唤醒历史记忆上,还是在推广宣传禅学上,都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形体"是雕塑艺术最基本的语言,雕塑艺术也正是籍"形体"向欣赏者表达色感、触感、质感以及情感.虽然"形体"人人可以看到,但却不是人人都能欣赏得到"形体美".很多人习惯于欣赏平面之美,而体会不到立体的美,亨利·摩尔称之为"形盲".  相似文献   

10.
2003年9月笔者赴越南学习一年,其间,为撰写关于越南寺庙文化方面的博士论文,对越南50多个寺庙进行了田野调查,河内李国师寺是其中的一个。河内李国师寺位于河内市还剑郡李国师街50号,原名李国师祠或仙市祠,属寿昌县仙足总仙市村。祠原建于越南李朝(1010-1225),奉祀李朝国师明空禅师,故名。据越南正史《大越史记全书》、佛教史籍《禅苑集英》及其它史料记载,明空禅师姓阮,名至诚,法号明空,1066年生于长安府大黄县谭舍社(今宁平省华闾县赖池社),长大后与徐道行、阮觉海二禅师一同修行佛法,交往甚密。1131年,李神宗延请明空禅师到京城升龙(今河…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日本禅师对禅的曲解特别是将禅的本质等同于"空"与"无"和对禅的慈悲维度的遮蔽导致了日本禅的内在局限。本文从中国禅的视域出发,提出了超越日本禅的进路。  相似文献   

12.
佛言祖語     
《法音》1991,(1)
高庵(禅师)闻(法)成枯木(禅师)住(持)金山(寺),受用侈靡,叹息久之曰:比丘之法,所贵清俭,岂宜如此,徒与后生辈习轻肥者,增无厌之求,得不愧古人乎! 高庵(禅师)曰:住持大体,以丛林为家,区别得宜,付授当器,举措系安危之理,得失关教化之源,为人模范,安可容易!未  相似文献   

13.
日本博多栉田神社的祗园山笠祭是日本国三大祗园祭之一.在日本,"山笠"一词的使用始于博多祗园山笠祭.在中国,"山笠"一词意为禅师的法器"笠".本文通过对博多祗园山笠祭起源说的考证,指出中国禅宗"山笠"对日本神道"山笠祭"的影响,阐明日本神道"山笠"源于中国禅宗"山笠",是由留学南宋"禅院五山"之首径山寺的日本禅师圆尔辩圆(圣一国师)借用到博多祗园山笠祭中.  相似文献   

14.
正云龙禅师和徒弟在路上行走,经过一片由出家人守护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人在舒适地栖居,马儿在欢快地奔跑,狗在尽情蹦跳,连水盆里的鱼儿也在悠然摇动着尾巴。云龙禅师发现这是个启迪徒弟的机会,便走上前去问:"你这里有多少个人"出家人答:"七百多吧。"云龙禪师又问:"有多少匹马?""七百多吧。"云龙禅师又问:"有多少条狗?""七百多吧。"云龙禪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0,(9):42-47
<正>4、析禅师"拨净土"疑(1)一番问答①难宗师拨净土【论文】问:禅宗诸师,多拨净土,此又何说?此论假藉"上座"师之口,将佛教界中存在的诸问题,一一揭示出来,进行析疑。  相似文献   

16.
袁宏 《周易研究》2007,(5):91-96
周敦颐引《易》立论开创了理学,其所言"太极"既是天地万物化生的源泉,又是天地万物存在的基础,同时又为"人极"确立了哲学依据.周敦颐的"太极"观描绘出了一幅生机盎然、有序可循、富有人文色彩的宇宙图景,体现出中国先哲对人生终极境界和高于道德价值(冯友兰语)的执著追求.从这一角度讲,这幅宇宙图景又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本文从圆融美、动静美、天地人和谐美对周敦颐的"太极"之美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地域·自然·心象——中国山水画"地域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域化特色,构成了中国山水画着眼于人文传统的角度,来研究"地域性"的品格、色彩与精神."地域性"的美学基点对于不同画家影响的稳定性,体现出了地域性自然之美对山水画创作的有效性与可能性.以此为基础,将形成一种山水画艺术地域性自然之美与山水艺术心灵双向互证的格局.  相似文献   

18.
王维诗二首     
王维的许多抒发隐居情调的诗歌都写于他的辋川别墅。他的诗歌同禅宗的意境相关也是人所共识的事。王维是神会的朋友,应神会之约,他曾经为六祖慧能写过《六祖能禅师碑铭》。这里谨介绍他的两首小诗及英译。英译者为BurtonWatson,出自The Columbia Book of ChinesePoetry:From Early Times to the ThirteenthCentury.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9.
释佛心 《法音》2014,(6):53-57
正前言千岩禅师[1],俗姓董,浙江萧山人,乃是天目中峰明本禅师之法嗣,属临济宗虎丘派。7岁入私塾,所学诸书,过目成诵,行为举止,循规蹈矩。年稍长,即入寺院,从授经师学习《法华经》,19岁时于灵芝寺落发受戒。朝廷三度派遣重臣,降香褒扬,赐予"普应妙智弘辩禅师"及"佛慧圆鉴大元普济大禅师"之尊号,并赐金襕法衣。千岩禅师圆寂于大元至正丁酉年(1357),春秋74岁,临终有辞世偈云:"平生饶舌,今日败阙;一句轰天,正法眼灭。"本文主要依据千岩禅师所撰《示众》文为主线,从短短近200  相似文献   

20.
谁是知音     
宋州(今湖北襄樊)广德周禅师,承继青原行思法系,是广德延禅师的法嗣弟子。一天,一位年轻的禅僧前来向他询问:"请问老师,如果听到对方谈法论道,自己却不能领会其意,该怎么办呢?"广德周禅师淡淡地说:"法界之中,没有听不到声音的聋子,不然两个耳朵是做什么用的呢?"这位僧人又问:"那么,如何才算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