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合安 《天风》2005,(5):10-11
"福"是每个人的向往和追求,但不同的人对福的理解不同。有人说健康是福,有人说平安是福,有人说悠闲是福,有人说有钱是福,有人说有个美满的家庭是福……到底什么人有福?在旧约圣经写到:"藐视邻舍的,这人有罪;怜悯贫穷的,这人有福。"(箴14:21)在新约四福音书中,主耶稣讲过许多关于有福的真理,如:在登山宝训中就连续讲了八种人有福,而"施比受更为有福"是唯一在四福音之外主  相似文献   

2.
遵他而行     
杨友文 《天风》2006,(5):2-4
我们基督徒的行事为人,不仅考虑自己是否有益,还必须考虑别人是否有益,更重要的是考虑我们所信的上帝,是否有益?他的圣名是否得荣耀?这就是遵主而行了。“就当遵他而行”是什么意思?现代中文译本圣经译为:“你们的生活必须以他为中心”。我们接受了耶稣基督为我们的主,就必须以主耶稣为中心,而不再以自我为中心。  相似文献   

3.
主耶稣必要再来,此乃基督徒的基本信仰和荣耀盼望.故此,基督徒毫无例外地在用心灵诚实迎接主再来.这不是对地上多灾多难的恐惧,也不是对人生困境的逃避,而是作为"新妇"的教会对"新郎"迎接的必然预备. 有个别信徒一听到主再来的信息就很兴奋,可是他不知道应当如何迎接主再来.于是乎闹出不少为了迎主再来而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那么究竟如何迎接主再来?有没有榜样供我们效法呢?  相似文献   

4.
基督徒的信仰与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会内部,我们有时会听到这样的议论:“信主的和不信主的不相干”,“基督徒和其他人不相配,不能同负一轭”……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问:“基督徒可以跟不信教的人结合吗?”再推而广之,我们又会问:“基督徒能否跟不信主的人交朋友?或者说,能不能跟不信主的人交往?”我们认为,每个基督徒都是人类社会群体里的一分子,不可能超越社会不与外界交往和接触,不与持不同信仰(或者没有信仰)的人来往,自我封闭、自我隔离。事实上,我们有着广泛的社会人际交往(包括国际友好往来)。中国的基督徒和不信教的广大群众一直长期生活在一起并结下了深厚…  相似文献   

5.
施与受     
《天风》2016,(4)
正保罗在米利都与以弗所众长老的临别之言中,勉励长老们不但要忠心侍奉,更要提防"凶恶的豺狼"混入教会,故当要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在勉励的最后,保罗讲了一句闻名于教内外的名言:"施比受更为有福。"他的原话是:"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  相似文献   

6.
叶子 《天风》2004,(8):6-7
马太福音5章13-16节是主耶稣关于基督徒应对这个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的教导。我们都很清楚,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会被周围的人和环境影响,同时也会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上面的经文中主耶稣要让我们明确地知道,作为一个基督徒,你应该对这个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与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应有怎样的关系呢?在这里主耶稣清楚地告诉我们,我们是世上的盐,我们是世上光。既然主耶稣说我们是世上的盐和光,那么我们就要对盐和光的特点和作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林志华 《天风》2005,(7):10-11
约13:34-35 基督徒对“彼此相爱”这个词再熟悉不过了。我们常常勉励同工、弟兄姐妹要彼此相爱,因为这是主耶稣的一条新命令。既是命令,它应该是严肃的,要绝对服从,不容讨价还价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明自己是主的门徒呢?用彼此相爱。我们若能与人彼此相爱,就证明我们是主的门徒了。  相似文献   

8.
婚姻的神圣 基督徒应首先在自己家里要照出光来,因为家庭是社会最小的单位,如果家庭不健全,就会影响神的荣耀,奉主耶稣为主,就是让主耶稣来管教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圣经中关于婚姻和家庭有许多教导,要我们明白主的旨意 主耶稣教导我们说:“但从起初创造的时候,上帝造人是造男造女。因此,人离开父  相似文献   

9.
我们基督徒在世界上生活,离不开钱财,我们该怎样对待钱财方面的问题呢?今根据圣经的教导,把自己的读经心得简述于下。一、要爱主、要奉献给主 每一个被主耶稣十字架上宝血救赎回来的神的儿女,因为主救我们脱离了极大的死亡,使我们能因信耶稣而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在主这样大爱的激励下,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有一个强烈爱主的愿望。“无论是住在身内,离开身外,我们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林后5:9)。这是每一个重生得救的信徒共同的  相似文献   

10.
单渭祥 《天风》2013,(4):11-13
"主耶稣的复活不仅记在圣经里,也写在春天每一片叶子上。"——题记基督教"空坟墓"的信仰,是基督徒信心的重要根基,也是基督教有别于其他宗教的标志之一。每每有人十分重视圣诞节的热闹,却时常轻视复活节的纪念。其实,假如没有复活,圣诞的意义也就失去了大半,我们所传所信的便是枉然(参林前15:14—15)。没有复活,便没有十字架的荣耀和救恩;没有复活,也就没有今日的教会及其"主日崇拜"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