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艺术自律的基本含义,"自我立法"在对象和研究方法中都预设着多维指向。西方现代美学中艺术自律的思想资源分别是从心理学、形式论、价值论和社会学四大维度展开的。运用影响维度倒推到康德美学本身这一开放性思路,可以挖掘康德审美自律思想的多重内涵。这一研究既是对自律观念单一性规定的突破,又可以在错综复杂的理论谱系中展现西方现代美学和艺术批评中的多彩图景,也必将启迪当代中国美学多维度理论形态的创生。  相似文献   

2.
走向21世纪的中国美学--反思历史,指向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振斌 《学海》2001,4(1):35-41
在20世纪,古代中国关于艺术及寄托在艺术中的文人情怀的谈论获得了"美学"的名称,这个学科的问题和提问方式、取向和方法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西方美学理论的影响和中国传统美学的更新集中表现为功利主义和非功利主义美学理论的构建与论争,两者互补又竞争.新的世纪里,中国美学有待创新.这种创新将更多地与西方美学及文化展开对话;也将在创新中重建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相似文献   

3.
西方美学以及从西方美学概括出来的所谓“美学原理”,它们与中国美学的关系是特殊与特殊的关系,而不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它们对于研究中国美学只有参考意义而没有指导意义。中国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奥妙只能从中国文化中去寻找;而中国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人文文化,人是什么,怎样做人,做个什么样的人,是其核心问题,因此我走了结合人学去研究美学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复旦大学中文系蒋孔阳为本系学生讲授西方美学史课程,并即将出版专著《德国古典美学》以及有关西方近代美学流派评述方面的译著,并计划今后以更多的时间进行中国美学史方面的研究。施东昌出版了《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和《“美”的探索》两书,最近又写成了《汉代美学思想述评》 (初稿)。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已在筹备出版一部中国美学论文集。外文系伍蠡甫一直潜心于研究西方文论,主编出版了《西方文  相似文献   

5.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学术领域内 ,现代性问题已成为人文学科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拟梳理美学与现代性问题的研究现状 ,并进而探讨审美现代性问题的发展前景。一、美学与现代性研究关注的基本内容与问题是什么国内学术界目前的研究大致有两大特点。一是探讨和阐释美学现代性所呈现的基本涵义及特征 ,二是梳理与反思中国美学现代性的发展及问题。1 美学现代性的内涵及特征的探讨  ( 1 )一种观点认为 ,随着反本质主义思潮的全面崛起 ,美学的本体论时代宣告结束。对这一思潮与现代美学的知识形态的关系作出清理 ,乃是审美现代性反思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和”是古代中国美学思想史上一个基本并很早就出现的音乐审美范畴,从先秦的《左传》、《国语》到魏晋的《声无哀乐论》,各个时期的美学史料都对“和”的美学内涵有多种辩论,它是民族音乐美学核心范畴之一。先秦齐地是诸子百家学术活动频繁的地区,诸子将“和”作为重要音乐美学观层层论述,管子、晏子等人在“和”的音乐观基础上,树立“五声为和”、“心平德和”的美学观,总结出齐乐论之“音声之和”、“乐与人和”的至纯境界,为后世学者各抒己见、百花齐放开拓一片广阔的天空。  相似文献   

7.
该著从中国传统美学的生命诉求与境域缘在构成、中国美学思想之境域缘在构成论与原点范畴、“致虚”“守静”思想与审美缘在构成论、“有无相生”说与缘在构成域之开放性、“阴阳”观与缘在构成思想、“万物化生”构成思想与审美境域缘在构成说、“与‘道’合一”说与缘在构成论、“诚”范畴与审美缘在构成论、审美缘在构成论的文化思想渊源、缘在构成域之审美精神等方面,对“中国美学的审美境域缘在构成论”进行了深入、全面的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美国实用主义美学家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传入中国,为我国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身体美学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和新兴领域。它提倡我们关注身体和身心的和谐统一,这也为理论研究与实证主义的结合以及跨学科的交互研究打开了一扇窗。以身体美学理论指导着演奏艺术实践,可让演奏者更好地理解"身"、"心"、"琴"三位一体的契合,做到"身随心动,乐随身生",不断提高演奏水平,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要想成为一名高水准的演奏家,"身心如一"、"人琴合一"则是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许多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者提出,中国美学不象西方美学那样侧重对美与艺术进行本体伦的研究,也不注重对审美对象做冷静的、科学的分析,而是着重于探求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探求外在的感性形式如何与人们内在的伦理道德要求和谐地统一起来。因此,中国美学范畴有其独特的内涵。现将近年来中国美学范畴的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美学史是美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它已形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对各种美学思想、美学理论、美学流派、美学思潮发展演变的历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按照地域范围的不同,美学史既包括对世界美学思想历史发展的研究,也包括对各国美学思想历史发展的研究.所谓"西方美学史",是相对于东方美学史、中国美学史而言的,也是一种地域性的区分,一般包括欧洲各国、美国以及俄国美学思想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20 0 0年 1 1月 1 1~ 1 5日 ,由中华美学学会、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国美学与民族艺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 ,近百名学者与会。会议就 2 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审美教育、民族艺术与美学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恰逢中华美学学会成立 2 0周年 ,同时又是 2 0世纪的最后一次全国性的美学研讨会 ,与会代表不仅就一些学术问题畅抒己见 ,也对下一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方向做出展望。一、美学学科建设与审美文化问题关于美学学科建设问题 ,陈望衡认为 ,2 1世纪当是中国美学大放光彩的时代 ,美学追求的和谐是人…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美学"在中国美学界长期被忽视,这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中国美学界西方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二分天下格局的制约。事实上,少数民族美学可以从理论形态的美学思想和事实形态的美学事象两方面,赋予中国美学——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美学——应有的鲜明的内在丰富性、本土特质和多元智慧。  相似文献   

13.
“生成”(Becoming)是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它将存在(Being)与非存在(Nonbeing)都纳入了思之领域。中国美学对“非存在”的关注由于深受佛教的催生和激励而愈加深化和内化。表现在艺术形态上,中国各门艺术都以显现“非存在之中的存在”为基本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至乐无乐”观点从道家到道教的转化、道教的生死“五苦”的宗教美感论、“乐—怒”的对立转化等三个方面,集中讨论了道教美感论的主要范畴,研究了道教以“苦”为“乐”的宗教、文化、美学根据,认为道教美感论有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主流的特点,发扬了传统美学注重精神世界、强调内在美的特色,同时又留下了审美无标准论和美学神秘主义的尾巴  相似文献   

15.
2013年是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诞辰90周年。不久前,全国各地很多学者聚集上海复旦大学,纪念蒋先生并重温蒋孔阳先生的学术思想。学界一致公认,蒋孔阳先生对中国当代美学界做出了可与朱光潜、宗白华相媲美的杰出贡献。他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一、实践论审美理论的哲学思考;二、创造论文艺美学的精微探索;三、西方美学译介与西方美学史研究;四、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研究;五、美学研究的现实关怀和文艺批评实践;六、美学研究新领域的拓展;七、美学学术史研究、美学文献学的资料整理和学术刊物的创办;八、美学人才的培养和复旦美学学派的溉沃;九、美学的践履:散文创作、美学的人生化与人生的美学化;十、一代大师,泽被整个中国美学学界。蒋孔阳先生的美学研究兼收并蓄、自出机杼、文风清新,达到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境界,值得我国美学后人认真钻研和学习。  相似文献   

16.
生命美学与中国美学的伟大精神──评《周易美学》邹元江新近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周易美学》,是刘纲纪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美学思想研究的一部新著,它是继著者撰写的在海内外颇具影响力的《中国美学史》第一、二卷之后,更深入阐发中国美学思想精髓的又一力作。在论...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的紧密结合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学思想是先辈们多年积累并传承至今的文化瑰宝与精神财富,其涉及的艺术领域极其广泛,影响深远。而今,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关注着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并将其精华部分合理运用到设计中去。文章以日本园林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思想对其设计手法及文化内涵的影响,并以"枯山水""茶庭"为例进一步分析论证中国美学思想在园林设计中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舒斯特曼由分析美学转向实用主义美学的宗旨就在于,让关学发挥对日常生活的指导价值,让身体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中心。因此,实用主义美学关注身体的目的在于(1)是身体而非理性与语言是我们通达源初世界的途径,通过改善和提高身体意识达到对世界的本真性了解;(2)纠正人们在对待身体现象上偏向外在表面的矫饰行为,而主张建立身心合一的新身体观;(3)反对把身心分离为手段一工具的二元论思想,而主张建立手段与目的相互依寓的身心一体的身体观,重视身体在人类行为中的基础性价值;(4)反对身体的禁欲主义主张,从身体出发对于身体合理性欲望予以充分肯定。舒斯特曼建立身体美学的目的就在于,恢复鲍姆嘉登遗漏的“身体”,重置了“身体”作为美学学科的本体性地位。此外,本文勘比了这一身体关学思想与中国古典身体美学异同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9.
焦勇勤 《哲学动态》2001,(12):36-38
自 1 90 4年王国维借用叔本华美学观念写成《〈红楼梦〉评论》 ,开启中国现代美学以来 ,2 0世纪中国美学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从寂寥到喧嚣再归于平静的学术发展历程。其中不仅呈现了现代中国美学家独特的理论追问精神 ,也浓缩了整个中国人文学术在现代发展之路上的选择与重建努力。在世纪交替的今天 ,对 2 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历程进行认真的梳理和反思 ,通过反思性地寻求中国美学的学科建设规律 ,在历史的深入分析中寻求学术发展的创造性根据 ,从而构造新世纪中国美学的学术前景 ,显得尤为必要且意义深远。近年来 ,美学界的有识之士已经初步…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价值论研究及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在中国美学的研究领域内,一种系统总结传统美学的人文智慧,深入思考传统美学的现代意识,努力发掘传统美学的当代价值的研究态势已日益引人注目,“回到中国美学”,似乎已成为许多研究者的共识。因而,有进行新的价值评估,发掘其现代意味的必要。一、关于中国传统美学价值内涵的探讨以哲学价值论为视角,努力发掘传统美学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智慧和整体的价值特征,是9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美学研究的新特点。在对传统美学人文智慧的探讨中,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人学思想,由此也形成传统美学丰富的“·人·学·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