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其实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呼召,是人在神面前的事奉. 保罗说: "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要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 (帖后3:10-12)保罗的意思就是叫基督徒要亲手做正经事业.他指出教会中有些懒惰人,专管闲事,搬弄是非.保罗认为对于这等人不可救济帮助,要劝戒这样的人安静工作,吃自己的饭.圣经虽然鼓励基督徒彼此相爱.帮助缺乏的人.但不主张帮助懒惰不肯做工的人.游手好闲.绝不是神要信徒过的生活.我们常说的"信心生活",不是懒惰依赖人的生活.基督徒应当抓住机遇.作正经事,安分守己,自力更生.不要做专管闲事、苟且偷安、得过且过的懒情人.关于工作问题.我想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2.
凡人哲语     
山高,总在攀登者的脚下;路险,一再被开拓者跨越。不上高山,体会不到一览众山小的乐趣;不下大海,享受不到战胜风浪的自豪。穷,定要富有精神;富,不能穷了精神。宁为塞上马,驰骋疆场;不做梦中蝶,悠游花间。得意、失意,切莫在意;顺境、逆境,切莫止境。勤奋者把机遇译成奋斗,懒惰者把机遇写成等待。写好一个“人”,只需两笔,做好一个人,却要一生。微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细小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峰。读书,读好书,论什么古今中外;做事,做善事,何必分春夏秋冬。做事不贪大舍小;为人莫媚上欺下。鹰翱翔空中,是为了俯视大地;人探…  相似文献   

3.
1记住,这个世界,没有一种痛是单为你准备的。因此,不要认为你是孤独的疼痛者。也不要认为,自己经历着最疼的疼痛。尘世的屋檐下,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事,就有多少痛,就有多少断肠人。活着,就是要痛一痛的。有声有色地活过,其实就是有滋有味地痛  相似文献   

4.
享受孤独     
孤独不是热烈。 人们大约总不爱孤独。 那,万一真的遭遇了孤独,怎么办? 想想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吧!书中那个名叫桑提亚哥的捕鱼老人就是个孤独者,当他独身一人闯海归来,他又梦到了狮子! 孤独的老人梦到了孤独的狮子,对于读者,这  相似文献   

5.
似非而是     
维纳斯没有手的不完整,没有造成欣赏的困难, 反而显示了一种艺术的完整。光环加足了,再平凡的人也可能成为上帝;上帝去了光环也会发现他与凡人没什么两样。人和珠宝一样,不论怎样完美,都是有缺点的。赝品的最大纰漏,就是假得太完美。流泪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还有人值得你为他流泪。被攻击、被妒忌也是一种幸福,因为你有值得妒忌和攻击的地方。幸运是成功的机遇,但也是成功的羁绊。因为幸运容易产生骄傲,助长懒惰,使人懈怠。人类是世界上唯一蓄意谋杀自己,又积极抢救自己的动物。  相似文献   

6.
梁朴 《天风》2013,(5):12-15
你得救了吗?这个尖锐的问题可以更细致地表述为:当我们敞开心门接受耶稣,接受他为我们所成就的伟大救恩,我们能否肯定主已经确实进来?他的救法是否已经应用在我们身上,使我们知道我们有永生?我们能否确知,当我们接受他时,他是否也接受了我们?你得救了吗?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人坚持说我们现在不会知道,得救是一个未知数,只能作为美好的盼望。另有人会警告说,宣称自己知道是犯了骄傲和放肆的罪。以上这些错误的思想来自撒但,我们并非不知道他的诡计。他指着"罪"对我们说:"不一定死。"又指着"恩"对我们说:"不一定活。  相似文献   

7.
吴兵 《天风》2009,(8):19-21
毋庸置疑,人类在二十一世纪最大的特点就是进入了网络时代。在这样一个一“网”打尽天下的时代,因着网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开始缩短;因着网络,社会的信息和资源得到有效地共享;因着网络,教会得以拓展她福音和牧养的空间。但同时网络也带来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低俗、色情内容的泛滥,不负责任的虚假信息的传播,使人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而在现实社会中却备感孤独……网络对于教会牧养事工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可以说,今天任何一个肩负着牧养使命的教会,都不能不正视网络存在的现实。一个不懂得如何面对网络和使用网络的教会,是一个固步自封、落伍于时代的教会。  相似文献   

8.
写人。最难的是让人物活起来。“活”者,神彩飞动,跃跃欲出之谓也。有些文章中的人物,只见其形体,而不觉其神韵,这样的人只能算做“偶人”,不能算作“活人”。但是,人非幽灵,人总是要以其形体显示自己的现实存在的。人物的“活”气,即神韵,必须通过“形”才能表现出来。作者描绘人物,也万不能离开“形”。这就是明人唐志契《绘事微言》中所说的“传神者必以形”。“神”因“形”而得传,传神之“形”系指人物的独特之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特点,而显示其神韵。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  相似文献   

9.
第一端在天主的眼里,我们修德成圣不在于做很多的事情,《福音经》上记述的玛尔大就曾犯过这个错误,吾主耶稣责斥过她。修德成圣也不在于做大事业。有些大圣人并没有做什么伟大出奇的事业,他们在世时,地位卑微、默默无闻,没有什么辉煌显著的业绩。他们所以伟大是由于他们的圣德,他们的圣德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微小的事情上。天主看见他们忠于小事,便赏赐他们很多宠恩。他们之所以伟大,是由于他们谦逊。他们总拣卑微的工作做,把光荣让给别人,自己谦逊地承认不配享有光荣的地位。我们修德成圣不在于做超凡的、奇特的、卓越的工作。奇特的工作是比较少的;修德成圣是我们应当持继不断,时刻关心的事情。为此可以说,天主号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修德成圣。所谓日常生活,就是天主上智安排我的本职工作,因此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妄想  相似文献   

10.
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标志着新托马斯主义的彻底终结。同时,这次大会又为当代天主教哲学提出了“现代化”的总方针和具体措施。近二、三十年来,天主教哲学界出现了一些新现象。除了个别依然坚持传统的托马斯学说外,大多数人则一改过去唯我正确的态度,迎合时代潮流,注意当前社会各种问题,抓住科学文化新成就,进行各种分析和研究。当前,天主教哲学在现代化的设计中,有些天主教哲学家首先肯定同现代各种文化结合的可能性。对于这种吸收和同化的结合,天主教哲学工作者几乎进行着全方位的工作。他们的口号是“天主教从来不限于某一社会制度”,“天主教的舆论宣传者不为任何特殊文化或经济社会体系所束缚”。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各式各样的误会常会发生,有些本是小事一桩,时间一长也就忘记了。可也有一些误会,若不加以说明,会使人牢记在心,如鲠在喉。对于这类误会,是要设法加以消除的。否则,不仅会影响人际关系,而且对人的身心健康,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造成人际交往误会的原因尽管很多,但究其要者,不外乎以下几条:%1)错误的归因:错误归因的表现形式颇多。例如,有时候我们会把别人一些无特定含义的行为当成寓意深长的行为,以致生出种种误会,这就是所谓目的性归因和反应性归因上的失误。人们之所以发生这种归因失误,往往是由于主观心理上的“投射机制”,即把…  相似文献   

12.
我在北京学习时,看了徐水县建立人民公社的影片,心里想:公社比合作社的好处更多,不论在生产和生活的安排方面,优越性更大,什么时候我的家乡也象徐水那样建立起公社就好了。学习后,回到家里一看,人民公社已经建立起来了。社員们告訴我:吃飯不要钱,还有零錢花。我真是高兴的不得了。几千年来,农民愁吃愁穿,有些阿洪也不例外。就拿我这个阿洪来說吧,过去为了一家九口人的吃穿,整天愁眉苦脸。一旦家里人来寺里找我,甭对方說話我就知道,不是来要吃的就是要穿的。我回家去也总是問问粮食还有多少,够吃多少时候的?整天想誰家来请我?能进多少錢、粮?——整天想着剝削别人。解放后,政府救济我家,生活有了改善,但脑子里也还照样想来想去,不是想誰家来請我,让我好剝  相似文献   

13.
自从党和政府提出了向科学進軍和百家爭鳴的学術方針以后,馬上得到全國学術界人士的热烈拥护,科学研究的空气空前高漲,这是一种極可喜的現象。但是由于个别人士对于向科学進军和百家爭鳴的意义作了片面或形而上学的理解,形成了某些思想混乱。例如最近在大家討論百家爭鳴这一問题时,有的人提出在学术研究中要不要以馬克思列寧主义为指導思想的問題;有的人提出科學規划(在科学規划中也是明确規定了要以馬克思列寧主义的观点、方法为指導的)是否会束縛研究自由的間题。根据我的体会这就是一种思想混乱的表现。关于第一个問題,歷史学家范文澜等已有說明;关于第二个問題,中國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副主任潘梓年也对記者發表了意见。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文化是物质之实体系统,重于实存的解剖分析;中国文化是心性之功能系统,重于德性仁心之虚灵性。中西文化之异辙异途,皆源于根系之大别,与流向之不同。欲厘定中西文化形态之异,必须沉落到其深层源头发生之处,看其如何在求生活动中,怎样处理种种求生关系。人在世界中只有三种关系: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身。在一个民族或社会中,三种关系不能齐头并进,只能据一而兼二(这是由社会性质决定的),显示了首出者之必然与神圣。据于物者,其兼性必本乎物(西方:化事为物);据于人者,其兼性必本乎人(中土:化物为事)。前者,属物之实体性文化,主于"买—卖"关系,遵奉因果律,严依数学·逻辑之精密计算与推演,达乎逻辑体系,成就了西方之科学、哲学与艺术,故有宇宙论、本体论等等之揽物弃性之诸多名目术语出场;后者,属心性道德功能性文化,主于中和关系,遵奉仁义道德律,严依"天人合一"中心性聚汇的生命空间之功能去组织、言说心性世界的活动与程序(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达乎纲目之网状形态,成就了中土文化的道德与艺术,故只有乾坤(阴阳)说、仁义说、纲目说、体用说等等之统摄心性而弃物性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只讲一个大道理的术语之产生。以上二者即是中西文化之本色本义。中西于文化的巅峰领域里,各有其突创性的成就与杰出的开拓者。故在研究《太极图说》中,有人说,中国的周敦颐,就是西方之康德,康德以先验理性超乎经验理性之上,成为西方哲学的巅峰;周敦颐以"无极而太极"之无极功能性(阴阳恒转)超乎一切粘上感性—物性的拖累、沉滞概念,成为儒道合璧的高峰。本文侧重于追溯、论述中国文化在发生源头上之特征,其"入头处",即是"天人合一"中之生命聚汇空间及其虚灵之体用论,而贯串其间的运转主轴即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心性功能虚灵性(阴阳之道)及其纲目形态。为了更清晰地看清以上特征,必须以西方文化作为参照系,否则,不是"坐井观天",便是"黑夜里看黑牛"的理论,一片茫然而已。  相似文献   

15.
赫拍特·费格尔(Herbert Feigl)是逻辑实证主义这一流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但是,他却宣称:他自己一直是一个实在主义者,他一直在一些问题上同该派的其他成员有“分歧”。在这篇文章中,费格尔从实在主义的观点讨论了下面几个维也纳学派的问题: (1)他认为,维也纳学派除了承认认识的意义之外,还承认了感情的意义。维也纳学派所强调的,只是不要把认识的意义同感情的意义混同起来,也不要把形式的逻辑的意义同事实的意义混同起来。 (2)他认为,把命题的意义限制在命题的证实性上是错误的。按照维也纳学派的说法,全称命题是不能完全证实的,而特称命题是不能完全否证的,那么,既包含全称量词又包含存在量词的命题就是既不能完全证实的又不能完全否证的,因而就是无意义的。但是,既包括全称量词又包含存在量词的命题在科学中却是很多的。还有,如果把命题的意义等同于命题的证实方法,就必须把关于过去历史的命题如“西塞罗作过公开演说”,看作关于现在或将来的命题;这是荒谬的。费格尔认为:在石里克的著作中,的确有命题的意义就是它的证实方法这样的话;但是,石里克所说的证实,既包括直接的证实,也包括不完全的证实。费格尔认为,英国的逻辑实证主义者艾耶尔在《语言、真理与逻辑》中所提出的可证实性理论是错误的。 (3)维也纳学派接受了巴克莱、休谟的传统,把一切存在都限制在直接的经验。费格尔认为,这是错误的。他认为,这就不能承认事物的独立存在和旁人的存在,这就要走到唯我论。他认为,关于事物与旁人的存在的命题,是可以通过类似推理得到的,是几率性的真命题。 (4)他认为,维也纳的哲学家三十五年来已逐渐改变了他们的观点,有些人现在已经接受了实在主义的观点。费格尔在批评维也纳学派的同时,却也提出了一些不正确的看法;例如,他甚至认为,彻头彻尾的宗教上关于神的论断也是有事实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孟子对"四端"之心的思考,是为德性与人性的成就寻求一个最终的理据性支持。孟子言性是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努力将原本表示与生俱来之禀赋的"性",转化为抽象的对于人之应是的回答,此回答呈现在一个动态成长的过程中而不表现为某种预先确定的"本质"。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并规定了人性发展方向的,就是被视为良知良能的"四端"之心。从后果角度可被评价为善的心之"四端",只是德性养成的潜能或"才",而如果希望真正实现有德性的人格,则还需要"扩而充之"的修养工夫。与康德的理性主义相反,孟子所谓"四端"之心是德性的非规范性依据,其构造更接近亚里士多德和休谟的传统。而围绕心所可能建立起来的所谓本体论问题,实际上出现在更为广阔的儒家"为己之学"问题域内部。  相似文献   

17.
启蒙运动时代虽有种种成就,可是它的人生观很快就成了掩饰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外衣。人道主义者莱辛、歌德和席勒虽然把光辉的人类理想灌注到生活当中,可是却不能动摇社会生活的基础。康德、费希特和谢林虽然希望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却始终看不到行动的出发点。黑格尔前进了一步,看到了劳动是使人类成为人类的力量,并看到了无限的发展,但这里缺少有改造作用的继续发展。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尼采的疯狂精神,一别否定人生,一则毁灭自我。存在主义也不能对社会的改造发生影响。克服劳动异化是改造社会的中心问题。马克思为全人类寻求摆脱人类自我异化的道路。这就是解放斗争。马克思认为宗教就是人届的鸦片烟,对于解放斗争没有任何意义。冯克思主义者在过去和现在所发现的教会恰好是对于现存事物的片面辩护。这是把宗教的退化和宗教的本质混淆了。其实,宗教能给予人类生活以绝大力量和未来远景,并且是一种进步的力量。马克思主义和基督教都反对“自我异化”,都号召人们进行社会改造,基督教徒的使命在于对罪恶进行斗争,冯克思主义者的使命则在于解放人类。基督教如果不为社会革新进行斗争,它的希望就失掉现实性。因此,基督徒必须响应马克思主义革新社会的号召。今天世界上有不少势力在努力避免武装斗争,并通过谈判解决世界政治问题,基督徒应当支持这些力量,而避免使用暴力。  相似文献   

18.
邻国的黄禹锡事件,也引起国人的关注。对于把科教兴国作为战略来推行的我国来说,它有警示作用,有借鉴价值,有助于我们反思。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科学要发展,发展要创新。把实事求是的态度同创新的精神结合起来,推动科学的长足发展,是当代中国人的普遍愿望。黄禹锡是希望创新的,他在创新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世人注目的成就。但当他继续创新难以如期实现时,他就采取了反科学的态度:作伪造假。请注意:黄禹锡事件的本质是作伪造假,而不是科学实验过程的失败,不是对实验结果的误判,也不是他提出的假说经不住实践检验。一部科学史说明,科学是艰苦探索的事业,从幻想、想象到提出假说, 以及假说的被实践所检验为原理、公理、规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已成定论的东西,甚至或者又被新发现、新实践所修正,所推翻,这都是正常的事。在科学探索的崎岖小路上,如果不允许犯错误,受挫折,那只好取消科学。但作伪造假的性质与此迥然不同。作伪造假是道德学风上出了问题,是科学良心出了问题。对这种行为的唯一社会评价,是他在骗,骗他人,骗国人,不管他出于什么动机,骗的行为是一样的——当然,这是就事论事,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其人的全部,包括他已经取得和未来可能取得的成就。黄禹锡事件爆发后,有两件事令人印象至深,一是其本国,从学界到政府,对事件进行的严肃认真的调查和处理,并不因为他是国宝级的科学家,就为其袒护遮瞒,封舆论界的口;一是其本人,面向媒体大众,坦诚其作假的事实,向其国人深深道歉,令人对之是又一类的肃然起敬。这样的政府,这样的科学家,在科学的发展上,必定是前途无量的。我们需要反思些什么?这里只提两点:一是“人体科学”,我们是否需要反思?二是反对“伪科学”,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近两年来,与“反科学主义”同行的是为“伪科学”辩护,而走在反伪科学前列的学者,则被冠以“科学警察”的恶称,大批小批,似乎是反伪科学妨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成了中国科学的罪人。我们提请这些伪科学的捍卫家们,看看近邻的榜样吧。所谓“伪科学”,就是作伪造假,作任何其他解释,都是遮羞。  相似文献   

19.
作者(R.W.Sellars,1880年一)是批判实在论代表之一,美国密支根大学教授,《哲学与现象学研究》杂志的编委,著有《批判实在论》、《进化的自然主义》等书。本文原载《哲学与现象学研究》1965年3月号,译时作了删节。作者说他主张“进化的唯物主义”,“拥护渐进论”,“同萨特尔的存在主义有许多共同点”。作者认为,英美经验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存在主义是现代哲学斗争中的三个主要竞争者。他反对各派哲学之间的斗争,要人们放弃对自己哲学的信仰,彼此“相互滋养”,并且要减少“哲学上的文化隔阂”,创立和追求一种既不属于这三派哲学但又把它们的特点融合起来的哲学。在谈到辩证唯物主义时,他对现代修正主义者歪曲利用马克思早期著作颇感兴趣。他一方面诽谤和歪曲辩证唯物主义是“科学唯物主义同黑格尔辩证法的混合”,是按照黑格尔的正一反一合思考问题,并且“难以适应自然科学的发展”;另方面企图模糊、取消辩证法同庸俗进化论的界线,辩证唯物主义同存在主义和新实在论的界线,寻求什么它们之间的“共同点”,甚至胡说什么“列宁寻求建立一种实在论”。作者说,存在主义在欧洲已成了流行品,它“作为第三哲学势力起作用”。他认为,存在主义的着重点就是人的状况问题。作者把萨特尔当作存在主义的代表,认为他对于研究这三派哲学“最有用”。他说萨特尔的观点是自然主义的和人道主义的。然而,他却无意中给萨特尔帮了倒忙,道破了萨特尔伪装赞成马克思主义的真面目,认为他既想避开唯物主义又想避开唯心主义,力求用妥协的办法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走中间道路。色勒士的观点反映了在帝国主义竭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文化渗透”时,一些资产阶级哲学家企图在哲学上使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反动哲学彼此调和、互相融合,并且同现代修正主义者“修正”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呼应。  相似文献   

20.
意識和实在的关系問題所以暧昧不明,是由于基本前提沒有弄清楚。作者从两个最簡单的前提出发,即絕对有效性(假定陈述有正确与否的不同)和經驗公理(除了基于邏輯演繹的知識以外的一切知識,我只能通过我的感觉而得到)。由于前后一貫地采用了經驗公理,必然建立起一个唯我主义的世界。这个世界也可以完全符合于常識。这里所謂存在,首先意味着我用我的感觉感知到某一事物。除了通过純粹观察,我們也从操作上、从因果上給某物的存在下定义。一群現象如果总是在某一固定联系中出現,我們就說某物“存在”,如熵、电磁場等概念。因此理論物理学中存在的标准是不同的,可以有存在与非存在的中間状态。爱因斯坦的同时性定义表明,我只能认識在我的空间和时間的立足点上所加之于我的世界。它也說明,要給一个物理量下定义,必須說明这概念所根据的經驗。但是,爱因斯坦又假定自然定律对于各个不同的坐标系都是等同的,因此我也能够运用我从別人那里得求的意象。我的意識也象其他生物体一样,只是“外在世界”的一部分。自然定律对于我自己或其他生物都是对称的。这样,我对世界的描述只能以“游覽手册”的形式开始。 現在已推翻了唯我主义的世界,假定确有一个同我与其他有意識的生物都对称的世界。这就是絕对对称的形而上学公設。在这里,虽然世界不再依賴于单独一个人而存在,但是要給任何概念下定义,仍然必須把它們建立在感觉經驗之上,仍是自我中心的,仍有唯我主义的痕迹。因此,实在主义者所能够建造的世界,唯我主义者也能够建造。反过来就不一定。而絕对对称公設却受到两重限制:实在主义者对之深信不疑,不能放弃;把自我同社会中的任何个人等同起来,就混同了部分与整体。由此实在主义者面临一系列困难,例如:存在有不同的水平,感觉材料的存在同“熵”之类概念的存在相差很远;不同人的感觉材料不一致;我們的大脑也不完备;等等。不解决这个困难,就会导致誖論。我們假定知識只能通过感性知觉而得到。如果承认“絕对知識”,就会发生一个人的认識不一定为其他人知道的困难。出路只能是由实驗来决定。总之,如果一切綜合知識仅来自感性經驗,就有了符合于实在世界的每一定律的定律;实在主义者的对称公設有困难:认識論研究中可以运用实驗心理学或其他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