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丁龙何许人?一位普普通通的美国华工。他原籍广东,文盲,清朝末年随乡人一道漂洋过海远赴美国谋生。他后来成为美国人卡本蒂尔的仆人。卡本蒂尔生于纽约,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毕业后,他远赴加州开创自己的生活。他先做律师,后创办银行,又在一片处女地上建造学校,筑造码头和防波堤,奠定了奥克兰市的雏形,在奥克兰建市后又担任市长。后来,他将许多土  相似文献   

2.
余江 《天风》2017,(9):6-7
他就设立十二个人,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们去传道,并给他们权柄赶鬼。经文:可3:13-15今天,华东神学院在上海鸿恩堂隆重举行毕业典礼,有本科和专科两个班级的学生,经过圣经、神学以及各类文化知识的造就,如今终于毕业了。毕业,意味着身份的转变——从神学生的身份,转变成基督仆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3.
这是你的船     
我在江苏老家工作的时候,对面住家有个小伙子叫敏强。他们家刚从农村搬过来不过两年。他初中毕业后上了职校,学的是信息通讯。毕业后,应聘到县电视台当临工。  相似文献   

4.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大专班学生毕业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九一级大专班学生毕业,并已各赴工作岗位。7月1日上午,经学院举行毕业典礼,中国伊协领导莅会并讲了话。常务副院长杨宗山主持典礼,他代表经学院向圆满完成三年学业、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表示祝贺。他说,本...  相似文献   

5.
莱斯·布郎和他的双胞胎兄弟出生在迈阿密附近的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他们出生后不久就被一个帮厨女工梅米·布郎收养了。由于莱斯非常好动,而且又喜欢不停地说话,尽管他说话含含糊糊,口齿不清,因此,他被送进了当地小学中一个专门为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开设的特教班里学习,直到高中毕业。毕业以后,他成了一位在迈阿密海滩工作的城市环卫工人。但是,他却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一名电台的音乐节目主持人。每天晚上,他都要把他的晶体管收音机抱到床上,专心致志地收听本地电台的音乐节目主持人在谈论爵士乐。就在他那间狭小的、铺着…  相似文献   

6.
你到底是谁     
剑桥大学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在又一批学生临近毕业时,他忽然患了眼疾,自称失明了。非常敬仰他的学生们纷纷前来看望他。他问每一个来看望他的学生:“你是谁?告诉我你究竟是谁,从什么地方来?学什么专业?小时候幻想干什么?毕业后准备到什么地方去?将来准备做什么?”  相似文献   

7.
他是一名山区农村的孩子,家境贫寒。父母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他们知道知识的重要。为此节衣缩食把三个孩子都送进了学堂。他学习很用功,成绩也不俗。尤其是朗诵方面,从小学就表现出良好的禀赋,初中语文课上他常常领读,被师生们称为小播音员。其实他心底最大的愿望就是长大能成为一名播音员。初中毕业,他实在不忍再看到父母为供他们姐弟上学所付出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放弃了上高中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他自幼就喜欢读书,各种故事、童话、小说等书籍,在他小学还未毕业就已经看过许多,这大大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他也渴望能有一本自己的书。于是,从十几岁开始,他动笔写一部科幻小说,讲述主人公穿越时空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医疗证明     
“我是二本毕业生,花了家里几万块钱,读完大学,却发现人才市场上大学生满世界都是,部怨我们这一代人的命不好,一毕业就面临如此激烈的竞争。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达是一位求职遇挫者面对职业指导老师说的话。指导老师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带他去参观他朋友开的培训公司。  相似文献   

10.
背后的眼睛     
这个故事是朋友峰告诉我的。峰说,这事发生在他们毕业实习的时候,这件事让他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也改变了他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
吴永兵 《天风》2007,(22):45
他是一名很平凡的神学毕业生。从圣经学校毕业后.他被市级教会组织安排在山村一所很不起眼的教会作传道工作。他对信徒很亲切.信徒对他也很爱护。几年的侍奉过去了,教会里的信徒他几乎都认识.而且能够叫出他们的名字.还知道他们住在哪个村庄哪个小组。在众多信徒中,有一位很特殊的信徒.是一名五保户老人。他(神学生)和他(五保户老人)之间的一些故事.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十多年前,他从一所普通大学的办公自动化专业毕业来到北京找工作。他居然找到了中关村,居然走到了一家名声很响的电脑程序设计公司的招聘台前。应聘桌前,强手如林的场面可想而知,他的许多对手毕业于名校的对口专业,每一个人都在求职简历上表达了  相似文献   

13.
2011年6月,又到了毕业的时节。哈佛大学的校园里彩旗招展,满眼的肥红瘦绿。工商管理学院里一幅巨大的横条,迎风摆动,拨撩着每个人的视线:做个合格的经济人!一间阶梯教室里,2008级MBA硕士毕业生在上他们的最后一节课。给他们上课的是曼昆教授,一个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家。最后一节课他会讲些什么呢?这些未来的精英们在心里暗自揣度。未来的经济走向?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每个人都在期待  相似文献   

14.
一个初中毕业的泥瓦工会有出息吗?让他来告诉你吧。 由于家境贫困,他初中毕业就回家种地,后来当上了一名泥瓦工。能吃苦,是他成功的基础。他所在的建筑公司经常有出国务工的机会。一次去坦桑尼亚承建水坝工程,很多人觉得太苦,  相似文献   

15.
<正>记得在少年时,常听长辈们说海里凡毕业时要举行隆重的"穿衣挂幛"仪式,远近各坊清真寺的乡老及将要毕业学生的亲朋好友都要前来祝贺。经此仪式后,他就要离开师傅和同学,独自到一个坊上去负责教务了。时间久了,"穿衣挂幛"就成为经堂教育中海里凡毕业仪式的专业术语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贯彻落实,清真寺又重新招收了学生。经过数年的学习,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原一带的海里凡穿衣仪式都相当隆重,除师傅要赠送学生一套长袍外,亲朋好友要送上缎子被  相似文献   

16.
小宇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大公司实习,能留在这家公司上班是他最大的愿望,可是他却被安排到了公司文印室工作,整天不是做表格就是复印资料。没干一个星期,小宇就烦恼透顶。本想着名校毕业的大学生进公司能分在一个重要的岗位上,既可锻炼自己又能体现个人价值,可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17.
心灵的露珠     
十多年前,他从一所普通大学的办公自动化专业毕业来到北京找工作。他居然找到了中关村,居然走到了一家名声很响的电脑程序设计公司的招聘台前。应聘桌前,强手如林的场面可想而知,他的许多对手毕业于名校的对口专业,每一个人都在求职简历上表达了一个意思:“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还公司一个惊喜。”  相似文献   

18.
感恩的天空     
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年轻教师。每到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他总会为那些新生在黑板上写上这样一句话:"让我们学会感恩!"然后,他就会跟新生们讨论"感恩"这个话题。在学生们的眼里,他们对"感恩"这个词语,既熟悉又陌生。他们大都认为,感恩最终的表达方式,就是以物质报  相似文献   

19.
利未 《天风》2014,(2):I0001-I0001
曾经有人问一位大学生:“你为什么这样用功?”“不用功,怎能毕业?”他回答说。但那人又问:“毕业以后,要怎样呢?”“毕业时可戴方帽子:人生如意事,岂非‘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那人非常哆嗦.又问:“戴了方帽子,以后又怎样?”“当然是结婚,以后有了子女,就要教育他们。”  相似文献   

20.
文幼章博士的逝世,使我国人民失去了一位极亲密的国际老朋友。 文博士的国籍是加拿大。他生在中国四川,能讲一口四川话。父亲是在华传教士,他自己也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从一位传统的也是正统的拥护蒋介石的传教士,转变而为一位同情中国人民的斗争,最终站到中国人民一边的传教士。他突破传统和正统的束缚,同我国青年学生交朋友,接受他们的思想影响。他同我国基督教领袖吴耀宗先生等建立了友谊,在思想上、行动上和他们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